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唐玄宗天寶年間,大唐處於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開元盛世仍在持續。在李隆基統治下,唐朝的國力達到了頂點,多次對外用兵。天寶九年(750年),唐玄宗以西域藩國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征討,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捋走男丁,盡殺老人、婦女和兒童,搜取財物,俘虜石國國王。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中亞一個叫怛羅斯的地方與大食軍隊遭遇。

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雙方部隊的指揮也都是有自信、有才能,身經百戰的將領,一場世界大戰難以避免。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戰鬥非常激烈,大唐軍隊憑著精銳的裝備、優秀的單兵素質,剛開始獲得了優勢。到了第五天,葛邏祿援軍在戰鬥中突然投降,2萬前方作戰的唐軍將士腹背受敵,頓時大亂,有1萬多士兵戰死或被俘。兵敗如山倒,高仙芝殺出一條血路撤軍,回到了安西大本營。阿拉伯軍隊見識到唐軍驚人的戰鬥力,也停止追擊而撤軍。怛羅斯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這場戰爭的規模其實不是很大,但在世界歷史上的影響卻很深遠。首先是怛羅斯之戰失敗了,標誌著大唐王朝的領土擴張結束。高仙芝雖然損兵折將,不過大唐在西域都護府的軍隊仍有幾萬人。高仙芝還有再次作戰的資本,可惜不久就爆發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史思明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楊國忠。安史之亂緊接著是藩鎮割據,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相繼敗亡,河西失守。吐蕃乘虛叛變入侵唐朝,封鎖道路,並屢屢進攻西川乃至長安,唐王朝在西域的駐軍陷入半隔離狀態。西域成了唐朝的飛地。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之後又過了三十多年,之前繞道西行的回鶻道又被吐蕃切斷,“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唐朝徹底失去整個西域。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疆域

唐朝失去了西域,大唐天子也就失去了“天可汗”的國際地位。換言之,以唐朝為首的國際公約組織,隨著唐朝失去西域而瓦解,再無制衡各個部族之間的力量。之後,一些部族進行瘋狂的掠奪壯大,給宋朝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宋朝缺馬其實就是失去西域的惡果,僅僅靠雙腿的宋軍是很難打敗以騎兵為主的契丹的,哪怕裝備人數都佔上風。燕雲十六州也成了空想,這也導致了中原從此少了天然的屏障。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從此宋朝也是一直對外處於守勢,敗多勝少。再無力主動進攻,畢竟平原從來都是騎兵的天下。後續的連鎖間接反應導致宋朝一直在與外患鬥爭,最終亡於蒙元。

大明覆國後,雖然極力去韃化,依舊不能徹底,第二次亡國更是加劇了災難和韃化。

歷史的轉折,這場戰爭失敗影響中國至今日,罪魁禍首竟成為英雄。

而這千年的衰敗,轉折點竟然在一場看似不起眼的怛羅斯之戰,高仙芝的敗戰直接導致了後續結果。

遊牧民族的崛起都因恆羅斯之戰的失敗,導致中原王朝從此失去了對西域的統治,也難怪唐代的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對這場因高仙芝貪財而引發的錯誤戰爭氣憤至極,大罵高仙芝:噉狗腸高麗奴!噉狗屎高麗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