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關於七夕,我們大部分人認為它起源於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而來,也是中國現代傳統的“情人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因為在漢代之前,七夕節就已經出現,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接下來我給大家追溯一下七夕起源。

01七夕起源

關於七夕最早的記載來自於東晉葛洪所著《西京雜記》,書中記錄了漢朝過七夕的盛況:“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漢朝的宮女們經常在七月初七這一天,在宮裡進行縫衣服大賽,看看誰縫的針線又快又好,誰就是冠軍。而宮裡風靡之後,民間也紛紛模仿和效仿。

所以說古代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情愛並沒有任何關聯,僅僅是女紅的技能大比拼,這種風俗也叫做“乞巧”,即乞求心靈手巧、蕙質蘭心。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這麼說,七夕跟牛郎織女扯不上任何關係,可為什麼七夕又因為牛郎織女流傳下來呢?這也是有淵源的。

這是因為民間流傳織女最初是織布的,而且姿色出眾、心靈手巧。而牛郎和織女又是在七月七日這一天在鵲橋相會的,所以就七夕就與愛情有了相關性。這是七夕的起源以及民間對於愛情的美好期待與嚮往,所以就有了關於“七夕節”愛情傳說的延伸。

02 細說七夕

古時候歷代七夕雖然經過演變和更迭,但主要內容還是女人與女人之間關於女紅的比拼,而並不是女子和男子約會的節日,理由有三個: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古代的七夕僅限於未婚女性過節,她們各自穿上漂亮衣服和小姐妹聚會,相互切磋女紅技巧,甚至是玩耍;

受儒家思想“男女授受不親”的影響,女性出門都會受到很大的約束,所以更不可能與異性交往;

古代的“七夕”更像是“閨蜜節”或者說是“女光棍節“,因為彼此關聯的都是單身女性。

這麼說來,難道古人就沒有愛情了嗎?其實古人雖然刻板和死板,但也是有談情說愛的節日。比如說:我們現在過的“元宵節”,就是古人的“上元節”,也是古人談情說愛的日子。這是因為:每年的“上元節”,各地都會張燈結綵,歌舞昇平。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晚上都會出門來燈下賞月,也只有這一天大家可以隨便出來賞燈逛街,沒有太多禁忌。

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平時只能呆在家裡二門不邁,唯有“上元節”女性可以隨意出門。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宋代詩人辛棄疾就寫過一首“上元節”夜晚場景的詩詞《生查子·元夕》,裡邊的經典詩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是描寫“上元節”男女幽會,談情說愛的情景。

而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也是在“上元節”這一天晚上遇到她心儀的男子崑崙奴。這也充分說明了“上元節”是男女相會的時間節點。

綜上,“上元節”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元宵節”,它才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起源,而七夕僅僅只是民間逐漸流傳下來的節日,並非七夕起源。

03 古人的婚戀觀演變歷程

古代因為醫學條件不發達和生活條件的侷限,所以古人壽命非常短,從而在14-15歲便選擇結婚,而且在古代,官方對於最晚結婚年齡是有規定的。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據《禮記》記載:“男三十、女二十而無夫家者,皆過時不嫁娶者,媒氏會合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男方到了三十,女方到了二十還未婚配,那麼官方就會強制幫助你成婚,當事人不得抗議,必須服從。

而到了漢朝,官方將女子最晚結婚年齡降低到十五歲,而有意思的是官方規定如果女子到了十五歲沒有嫁人,還要加倍徵稅。

漢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這句話的意思是女子若是十五歲了還未嫁人,要加倍徵稅,一直徵到三十歲。如果三十歲還未嫁出去,那麼官方就“放棄治療”了。

這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古代社會的現實情況。

楊樹達也在《漢代婚喪禮俗考》中記載:漢代普遍的結婚年齡是男子十五到十六歲,而女子結婚年齡通常是十三歲到十四歲。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只不過到了宋朝,不同於唐朝官方規定的男子十五歲以上,女子十三歲以上進行婚配,而是有了新的演變,雖然形勢上依舊延續了唐朝的婚姻規定,但女子實際結婚年齡卻晚了3-5年,據宋朝《墓誌銘》記載:女子平均結婚年齡為17.67歲,大部分在17-19歲之間。

宋代女子普遍晚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宋朝比較繁華,思想相對也開明瞭,除了結婚還有其它事可做;二是因為宋代開始彩禮和嫁妝都已經很昂貴了。這兩點原因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結婚年齡稍微延遲。

從這點來看,宋朝婚戀觀已經向近現代靠攏,畢竟經濟和文化雙重繁榮是可以改變人們的思維和認知,以及意識。換句話說,只要經濟基礎好,只要人們更注重知識的學習、有事業可以追逐,就不會整天盯著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結婚?你怎麼還不結婚?越有事可做,越忙碌,反而這些婚姻大事都會看得淡一些。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明清時代延續了宋朝的婚戀觀,據明朝人黃佐在《泰泉鄉禮》中記載:“凡男女婚嫁以時,男子為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謂之先時。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謂之過時。”這句話也充分說明了明朝男子結婚大都在16-25歲,女子大多在14-20歲。

綜上所述:古人的結婚年齡隨著朝代而變化,朝代越近,結婚越晚。拿青少年學齡階段來形容結婚時期:漢朝女子大部分七年級就結婚了,唐代女子大部分七年級或者八年級就結婚了,而在宋、明、清的女子大部分到了高一以後才結婚。

04 古人婚姻演變的特點

在上古時期,結婚是不難的,無論是群婚制,還是搶婚制,都沒有當代一夫一妻制度要求的專一和明晰。

在儒家思想下,很少有自由戀愛,大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在保守的主流思想下,未婚男女很少有見面的機會,另一方面是古代婚姻大部分都是包辦婚姻,換句話說婚前連面有可能都沒有見過。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而古代人求取婚姻並不需要情侶雙方出面,只需要媒婆和雙方家長就足夠了。媒婆把男女雙方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大概講一下,雙方父母覺得合適,這段婚姻就算成了。所以說古代人結婚提前大部分都是沒碰過面的,全靠媒婆一張嘴的信息傳遞。

那麼古人結婚要不要彩禮和嫁妝呢?當然要啦!不僅要彩禮和嫁妝,而且都送的不少。但彩禮主要有三類:一種是“玄縹”,就是用深紅和淺紅兩種顏色組成的衣物;二是“束帛”也就是送五匹長的帛;三是“儷皮”也就是成雙的鹿皮。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的彩禮幾乎都是實物,都是居家過日子必備用品。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古代社會物資匱乏的表現。

七夕是古人的“情人節”?我們都錯了!七夕的起源是這1個原因

但是到了宋朝,結婚彩禮越來越厚重,很多人都結不起婚了,這也導致男女相對於前邊幾個朝代晚婚的原因之一。比如南宋有個叫鄭慶一的女子出嫁,嫁妝包括五百畝田地,三十間商鋪,還有十萬貫銅錢。折算成當代價值得有上億陪嫁。

那麼古代嫁女為什麼會給這麼多嫁妝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補貼家用,讓女兒能過得舒服一點,陪嫁多,不僅婚後不受氣,財務也會更自由一些;另一方面是因為陪嫁越多,嫁出去的女兒在婆家就會更有地位。

綜上所述,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看來結婚都是需要成本的,同時也說明了女子嫁妝越豐厚,就意味著孃家越顯赫,同時在婚姻關係中也更處於有利和主導地位。

05 總結

通過七夕的起源以及婚戀觀的漸次演變,我們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婚姻形勢還是婚姻制度都是階段性逐漸演變而來的。這種變化除了跟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經濟文化的繁榮有關外,還跟社會的不斷認知有關。

在不斷進步,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世界,認識和開明程度都越來越廣闊,也逐漸打破了一些原本的禁錮,這不僅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人類文明史和社會演變史的必然,是社會晉級到一定程度的客觀規律。

所以說婚變觀的發展史,也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參考資料: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古代人談戀愛》

《古代人的婚姻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