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12個“雙十一”:消費,可以更多但更要更好

“買它,買它,買它……”。今年“雙十一”來得比以往早。超前預售、直播轟炸,在一片叫賣聲中,各個平臺、商家更早佈局、更快搶跑,一個購物節恨不得“掰”成兩次過。

進入第十二年,從單一平臺的“打折日”到“全民響應”的消費情緒,“雙十一”早已從消費“備選項”蛻變為“必選項”。不斷刷新上揚的銷售數據、不斷拉長變厚的消費清單顯示,似乎沒人願意錯過這場“流量盛宴”。

消費重塑了我們的生活,也為世界創造著財富。從“賣全球”到“買全球”,消費不僅成為推動中國發展的力量,也在不斷刷新認知,成為能夠冠以“世界級”“新紀元”之名的力量。

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好似一塊“超級蛋糕”,吸引著萬千品牌、全球好物紛至沓來。人們不用再擔心能不能買到東西、折扣是不是最優,而是開始焦慮“該買什麼”。

當擴容升級的“中國購物車”足夠裝下天下好物,支持人們消費決策的除了秒殺降價,還有對“嚴選”“優選”的追求。消費行為從“價格敏感型”轉向追求更高性價比、更有內涵的品牌以及更精準、高效的消費體驗,人人都希望買到不後悔的好貨。

相比於“上一輩人”謹慎的消費觀念,時下的年輕人擁有更樂觀的消費態度。但消費不等於浪費,“敢消費”不代表消費無度。“該省的省,該花的花”“不求貴的,只買對的”,不受物慾挾裹、理性消費也是一種消費姿態。更成熟的消費觀念、更自信的生活方式,是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縮影。

在一片未知疆域中,正是有了一個個敬業的“齒輪”維護著龐大消費“機器”的健康運轉,消費者才能毫無顧慮地點下“購買”鍵。同樣,消費追求從更多轉向更好,才能倒逼生產者提升消費品的品質,為高質量發展而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