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這個鎮的貧困戶家門口當“上班族”!

春日暖意融融,在劉集鎮金桔子製衣廠,工人們佩戴著口罩,有的在加工衣服,有的在整理打包,車間內呈現出一派生產繁忙的景象。

3月17日,劉集鎮單坡村貧困戶周改枝早早地來到離家不遠的金桔子製衣廠,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當天起,金桔子製衣廠開始復工生產。


棒!這個鎮的貧困戶家門口當“上班族”!

金桔子製衣廠位於劉集鎮單坡村,創辦於2012年,車間負責人張紅傑以前在廣州製衣廠做高管,精通製衣方面的技術,在劉集鎮政府的扶持下,投資60餘萬元成立了金桔子製衣廠。車間面積800餘平方米,加工機器100餘臺,車間現有復工工人20人左右,主要從事迷彩服加工生產,產品大多出口外銷,年產值100餘萬元。該製衣廠是“劉集鎮巧媳婦帶貧工程示範基地”,目前已有2戶貧困群眾在扶貧車間務工,年增收在2萬元左右。

今年46歲的周改枝是劉集鎮單坡村王趙坡組貧困戶,9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里兩個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周改枝的肩上,平時的經濟收入主要靠家裡種的4畝多地,2017年她家被評為單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金桔子廠在該村開辦以來,周改枝一直在此務工。

“剛開始進廠時很艱難,我從小活幹起,慢慢地學習蹬電機。現在我技術熟練了很多,每天計件生產的衣服數量還不少。”周改枝說,“前段時間因疫情不能上班,待在家裡沒有任何收入,我覺得日子沒有希望了。”


棒!這個鎮的貧困戶家門口當“上班族”!

3月15日,劉集鎮扶貧辦幫扶責任人鄭紅偉找到周改枝,為她辦理了健康證,讓她早日到製衣廠來複工上班。“金桔子帶貧車間離我家300米,工作之餘我可以照顧老人小孩,農忙時還能請假回家做農活,現在又上班了,讓我覺得日子又有盼頭了。”

在家門口就業的還有杜營村59歲的貧困戶餘全力,他每天早早來到位於離家500米遠的成林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蔬菜大棚內為新栽的西紅柿除草、或為黃瓜苗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成林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22個蔬菜大棚,農忙時間吸納當地貧困群眾6名在此務工。正在大棚裡剷土平溝的貧困戶莊少傑說:“現在家門口做事,一天能賺幾十塊錢,還能照顧到家。”

受疫情影響,貧困戶在家無法務工,沒有收入來源心裡著急,而企業復工生產又出現勞動力短缺。“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就近就業。防控疫情、春耕生產、脫貧攻堅工作都不能少。”劉集鎮扶貧辦負責人說。

杜營村貧困戶杜建銀每天也按時上班,他在杜營村部通往劉集鎮的馬路上打掃衛生,把村裡的垃圾收集轉運到劉集鎮的垃圾收集站,是他每天的工作,每個月可以掙到1000多元,為他家脫貧致富添上了“重彩筆”。


棒!這個鎮的貧困戶家門口當“上班族”!

記者瞭解到,劉集鎮採取多種舉措幫助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復工就業,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不誤打工掙錢,促使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劉集鎮緊抓帶貧車間的復工和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工作,村幹部進村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為農業合作社和帶貧車間推薦合適的務工人選,解決合作社用工緊張,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解決滯留在家的貧困戶在帶貧車間或種養殖企業就業;引導培訓幫助企業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和完善復工手續,給企業協調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護物資;同時,要求小微企業嚴格按照標準化操作流程進行生產,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目前,該鎮已有5家扶貧“微工廠”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陸續組織復工復產,10餘名貧困群眾就近到農業產業合作社帶貧車間務工就業,成為家門口的“上班族”。

“連日來,我們幫助企業制定了防疫預案,督促企業或合作社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措施,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復工,為貧困群眾辦理健康證,解決後顧之憂。”劉集鎮黨委書記鄧濤說,“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我鎮積極為貧困群眾強勁助力,爭取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