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探索之旅從這裡開始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是英國作家奧利弗·詹姆斯的作品。為什麼你會成長為現在這樣的人?你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原因嗎?知道原因的你是不是很想擺脫從父母那裡繼承而來的不好的性格特徵呢?也許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思路。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探索之旅從這裡開始

我們的一生都在追求更好的生存環境,從我們呱呱墜地就開始了我們的旅程。

孩子努力獲取父母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這是最理性的求生策略。匪一旦與人質產生情感上的聯繫,並將人質視作與他們一樣的活生生的人類,他們撕票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人質也更有可能活下來。

照料過年幼兒童的人都會明白,這項工作不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讓人筋疲力盡。你會睡眠不足、喪失自主,甚至會感覺自己逐漸過時,與文明社會脫節。由於當今社會過度分化,很多母親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會感覺分裂孤立、與世隔絕,以及自己不是社會的一員。這樣看來,她們普遍患上抑鬱症或表現得怒氣衝衝也就不足為奇了。家庭動力結構,也就是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模式,對我們的成長影響巨大。

通過觀察我們的行為,孩子們明白凡事總有例外,規則也可以被打破,如果說身教是一種模仿,那麼身份認同就是孩子通過代入父母的角色來體驗他們的某些方面。孩子將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並將其當作自己本身的一面。愛可能是身份認同的根源所在,但是並非唯一的原因。

我長大後,很快就會察覺出父母的言傳身教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因此自主選擇是否停止。想要擺脫與父母的身份認同當然要難一些,因為這早已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然而,最困難的卻是克服幼年時遭受虐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如果我們曾遭受虐待,就會產生嚴重的悲觀情緒,而這會決定我們感受整個世界的方式。它們會頑固地留在我們身體內部,變成我們的一部分——因為孩子們對抗這種悲觀情緒的方式就是將這種情緒在與其他人的相處中進行重演,包括幼年時與兄弟姐妹和其他同齡人相處,以及長大後與戀人、同事或是朋友相處。

對於這種將自己厭惡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現象,我把它稱為“我很好,而你不是”機制。在潛意識中,你明白當他們看到郵件時,一定會詛咒一句,會因為這種突如其來的額外壓力而感到焦慮。你明白他們打開文件後,會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眉頭緊皺,而這會讓你在按下發送鍵的那刻覺得有一些舒緩。你的整個身體都會感到一絲放鬆,還能夠使自己在消極的情緒中得到一絲小小的暫時解脫。

對他們發洩不良情緒對我來說更容易。用數不清的家庭瑣事來一點一點地折磨他們 慢慢地,這會變成一種親密的家庭恐怖主義,這種情況下我只要隨口提一句話或是做出某種動作,他們就能夠收到信號:虐待模式開始啟動對於父母來說,這種模式產生的根源通常是他們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得到過同樣的對待,實質上,他是與那個房客產生了一種身份認同,就好像現在的房客就是童年時的自己,然後通過折磨別人來重演母親折磨他的情景。

將自己代入母親的角色,他就可以避開自己當年受的苦。我們通常會以這種方式重演過去,期盼能夠獲得不同的結果。我們要麼選擇主動折磨別人,要麼尋找受折磨的情景或是讓別人折磨自己。然而,這些完全沒有作用,這種“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情緒之所以能夠完美隱藏,是因為它早已成為我們內部情緒的固有組成部分。

受到循環不停的傷害,希望通過重複過去的經歷,在下次得到不同的結果。由於受到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影響,我們所有人都會為父母辯護,極不情願批判他們的所作所為。曾經那個脆弱的孩子還住在我們內心深處,害怕自己的反抗會招致惡果。

受虐兒童在為父母辯護時不遺餘力。

精神疾病的最新觀點認為,上述現象的主要成因在於虐待而非基因。由臨床心理學家約翰·裡德建立的創傷後遺症模型(Traumagenic Model)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人們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做出了嚴格界定:脫離人類控制,大腦突然迸發入侵式的想法或記憶,有時甚至包括幻覺;對親密關係和困難問題進行逃避;無緣無故的消極情緒和想法;突發或輕易被激怒、反應過激及過度敏感等所有受虐待的兒童都會同時遭受多種精神疾病的折磨:焦慮症、抑鬱症、情緒失調及妄想症。

所有精神疾病的核心都是過去的事件在現今重演。概括一下我的觀點——我們與父母相像的關鍵因素就是: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也就是說子女如同人質一樣竭盡全力地通過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徵,同父母也就是“綁匪”建立感情聯繫並獲得他們的喜愛。他們通過言傳、身教、身份認同等方面的學習來實現這種目的。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探索之旅從這裡開始

父母虐待或關愛子女造成的直接影響是,抑鬱的父母會讓孩子變得抑鬱消沉。同樣,父母的關愛也會讓孩子感受到愛和關心。想要得到什麼就要播種什麼。播種的是愛得到也是愛。將“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實際上,葆拉自己在幼年也受過虐待,這一點十分符合創傷代際傳遞規律。葆拉曾寫道:“我不斷思考自己童年的不幸,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倖免於此。理智上明白與感情上理解完全是兩碼事。要想在人生的路口識別紅燈並及時剎車,你必須明白過去的經歷對現在的影響。

如果孩子因為父母的行為受到傷害,那麼這種傷害會成為孩子的一部分。反之同理:如果父母冷靜、精神健康,那麼這些積極因素也會傳遞給孩子。研究表明,負面童年經歷的數量是人格障礙的主要成因,比如自戀;反過來說,這些負面童年經歷在追名逐利者以及名人中更為常見

早期的虐待及逆境會增加子女遭遇不可逆轉的痛苦的概率。實質上是自己在嘗試重複過去的創傷,希望這次的結果會不同。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許多其他的辦法從痛苦中轉移出來,比如寄情工作或痴迷某種愛好。

只有瞭解問題的童年根源,我們才能擺脫自我毀滅的模式

儘管自助書籍以及認知把戲能夠為我們帶來暫時的解脫,潛藏的問題早晚會捲土重來。重複無用的方法不能起到任何效果——我們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然而,我們必須牢記自己是成年人,不要利用孩子們的脆弱來傷害他們。

在我們悲傷、憤怒或是心情低落時,儘量不要讓孩子們感覺自己要應付我們的負面情緒。我們要照顧他們,而非讓他們照顧我們。如果出現問題,父母根本無法將消極情緒徹底掩藏起來。我們所有人都會發脾氣,然而我們可以向孩子解釋事情的真相,讓他們明白自己不必感到必須對父母的情緒負責。我們要盡全力為自己的“人質”帶來一個安全又充滿愛的“關押”環境。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探索之旅從這裡開始

你不是天生如此這一事實可以證明:“豐富多樣的人類心理並非先天基因帶來的固有產物。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告訴孩子他的數學的能力是能夠改變的,那麼他的數學能力得以提高的可能性就更大。特別是,孩子在最初越是相信自己能力不足的說法,那麼當他們得知自己的能力可以改變時,他們提高的幅度就越大。

某些情況下,僅僅相信一些事並非基因決定而且是可以改變的,人就能產生改變。然而在很多其他情況下,僅僅這樣是不夠的。不論原因如何,世界末日都尚未來臨,我還能忍耐著好好活下去。充分了解自己能夠讓我們明白什麼事是無法改變的,我們也因此能夠專注改變那些可以被改變的心理特徵。

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人很難集中注意力,他們的思維會快速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上,同時行動速度也會加快。自那麼他在成年後就會發育停滯——一旦遭遇挫折就會突然變得“孩子氣”,輕易變得暴躁易怒、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問題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產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並非基因遺傳疾病,產前影響才是兒童患病的重要原因,這一事實已經非常明確了。產前問題還會導致其他問題。

如果母親在孕期精神焦慮、抑鬱或抽菸喝酒,那麼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情況下,他們的孩子在十一二歲時患有人格障礙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他們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關注自己,無法考慮他人;情緒波動過大,同時無法遵守正常社會規則。提前多日早產的新生兒在童年晚期患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概率比足月出生的嬰兒高2.5~4倍。早產兒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概率也大得多,這種風險也極可能持續到他們的成年早期。

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堪稱20世紀後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他曾說,對嬰幼兒的成長來說,愛如同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無數研究表明,幼年時期受到的照料不足才是人的脆弱性甚至極端精神病的罪魁禍首,基因並非原因。產後早期的虐待會增加孩子隨後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探索之旅從這裡開始

通常會表現為我-我-我的自我關注、狂妄自大、情緒嚴重波動以及不穩定的戀愛關係。由於缺乏單獨照料,這些孩子傾向於發展“無差別的友誼”。對於任何能夠提供照顧或培養的人,他們都會與之親近,並想成為每個人的朋友。進入青春期後,女孩很可能會用自己的適婚性作為吸引男性的方式,並願意通過性來換取愛。失敗後,則將這種方式轉為獲取金錢——對於那些被長期忽視的孩子來說,無區別的友誼會使他們對他人的魅力和友善性不加區別,並逐漸陷入一系列精神錯亂的關係之中——以一種冷酷、算計、無情的方式利用他人,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能真正地滿足自己的需要。精神變態的根源是幼年時受到的虐待而非基因。

根據精神疾病的創傷後遺症模型以及對以往研究的回顧,我們可以發現,無回應式照料會引起皮質醇含量過高這會對大腦的發育造成損害,而且造成腦電波類型異常,如果一個孩子早期受到無回應照料,他在15個月大時就很可能會變得缺乏安全感,表現為大腦左額葉活動減少

兒童如果在兩歲之前接受無回應式照料,就可能患上解離症(感到心不在焉或迷茫不安)以及人格障礙。3歲之前,兒童需要親近的成年人對他進行有回應的照料,而且照料者不會換人,也不會因為需要照料其他孩子而分心。

如果父母不和,孩子更可能出現所謂的“外在化”的問題,比如尖叫、大喊、爭鬥、違抗以及少年犯罪。兒童的苦惱程度以及具體表現形式已經被研究證實與皮質醇系統功能相關。因為我們的大腦一直處於發育中,因此,受虐待開始的時間越早,造成的傷害就越嚴重。一個人是否擁有復原能力,要看他能否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感受到他人的愛和安全感。

我們每個人並不是天生如此,你現在的樣子藏著父母的影子和他們撫育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