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漢中之戰217年開始,219年5月結束,樊城之戰219年7月開始−12月關羽身死。從時間上還有史書各種記載來看(關羽跟龐德對話就可以確定劉備8月份時尚在漢中),以古代交通,襄樊之戰的消息從荊州到漢中要先入成都再由成都發往漢中,沒個把月到不了。

以時間推算,劉備收到襄樊之戰消息時,估計要到219年9月份,可能是9月底。兩個多月要劉備整軍從漢中奔赴荊州不大可能,而且關羽被圍後各大交通要塞均被東吳佔據,消息很難傳出送達劉備處。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劉備並未對整體薄弱的荊州防線去調整,不是因為劉備看不懂,而是漢中之戰後劉備過於膨脹了。首要任務是考慮選擇合適的點稱帝,以及稱帝后的新老交替問題。漢中之戰後張趙馬黃都不被重用,否則及時派趙雲輔助關羽,根本不會有呂蒙的偷襲和麋芳的致命投降;關羽由於鎮守荊州多年才沒有馬上替換,所以關羽襄樊之戰與其說是為了劉備還不如說是為了自己,無論勝負襄樊之戰也都將是關羽的最後一戰。

戰役本來就充滿著悲壯色彩,所以關羽在水淹七軍後沒有選擇全身而退,就是想讓這最後一戰能完美到極致。所以無論成敗,關羽都是英雄。孫權始終是鼠輩,比較有諷刺的是,孫權派陳紹去佔領襄陽,想坐收關羽的成果,結果位置都沒有坐穩,就被徐晃的突襲戰打得潰敗,襄陽自此以後一直被曹魏牢牢把控,孫權北方的直接威脅始終沒有解除。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即使東吳不偷襲荊州,關羽北伐也不可能成功。歷史上北伐成功,只有朱元璋成功過。朱元璋時期的南北力量對比和三國時期的南北力量對比就不一樣,三國時期是北強而南弱,朱元璋時期是南強而北弱,劃分點是衣冠南渡後一代人左右。拿朱元璋先統一南方,然後北伐江北的例子,去思考三國的情形是不對的。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1、元末時北方紅巾軍已經打了很多年,消耗了元廷的很多力量,對南方的這三個起義軍集團,元廷的力量已經鞭長莫及,一個例子就是朱元璋佔據南京後,元廷沒有什麼大的軍事動作來攻擊南京。2、元末時,南方是經濟人口重地,北方多年混戰,元廷苛捐雜稅,已經民不聊生,經濟實力遠不如南方。南方雖然也有混戰,但是三個起起事集團各自經營多年,經濟實力是大大超過北方的。所以,朱元璋的策略是對的,但是到三國就完全有問題了。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三國時北方一統,即使有威脅那也不在中原核心區域,北方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直接壓迫南方。此外,三國時北方仍然是人口和經濟重地。所以,趁曹魏和蜀漢在西北和襄陽對殺,向北攻擊是最為有利的。此外就是考慮到蜀漢佔據襄陽後攻擊孫吳的問題:1、孫劉在背襲荊州之前是同盟關係,即使有齷齟但是表面並沒有撕破臉。蜀漢政權的核心追求就是收復漢室,北擊曹操,佔有大義,並不想攻擊孫吳。如果蜀漢不顧北方曹操曹魏而直接攻擊孫吳,那麼道德大義名分就不在了,蜀漢內部團結的信仰就有了問題,蜀漢不攻自破。所以,孫吳不應該擔心蜀漢佔據襄陽後就順流直下攻擊孫吳,而攻擊同盟就是自毀長城。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2、蜀漢如果順流直下攻擊孫吳,孫吳自可聯絡曹魏夾擊蜀漢,蜀漢以荊益二地對抗天下自取滅亡。3、最為核心的是,三國的三分天下,但是曹魏最強。最優的策略是慢慢互相較量和蠶食,而不是試圖一口吞掉某一方,更何況是一口吞掉弱勢的一方,徹底打破這種平衡結構。豈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向弱者揮刀就只能迎來更強者的屠刀。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東吳背刺的這一招,不算什麼妙招,單從利益角度來看,東吳認為崛起的季漢比魏國還危險,當時搞背刺這一招也是時機未到。如果他在關羽重創魏國之後再搞這一出,既藉著季漢之手搞了魏國,也打壓了季漢的實力,坐收漁利的就是東吳。可事實是,東吳的確是搞垮了季漢,但也救了魏國。後期孫劉鐵定開戰,魏國一邊看戲,一邊恢復自己的實力,坐收漁利的不就是魏國了嗎?本來背刺這種招數就是劍走偏鋒,再把握不好,那還不如不幹呢。

看過三國時期地圖,與魏的連接點,每長一點,都意味著要要多出一員大將和數千精兵(不算補給運輸的民兵這個一般是3-5倍)的支出,戰線過長就意味力量薄弱,而吳國能搶來的全是前線,搶來會大幅度增加損耗,但是蜀國如果拿到襄陽,則意味蜀國對北方的力量支出要多1/3,孫權就可以減少防備蜀國這方面的支出,投入其他方面,而如果荊州孫權拿了,這部分支出就要他出了,所以荊州(部分)留在蜀國手裡,對吳國戰略意義上更大。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關羽還是失敗於性格問題,他看到漢中大捷也是著急發動戰爭自己搞點功勞。如果緩一年和劉備漢中同時出兵的話,結局肯定不一樣。也是由於漢中大捷,劉備一時勝利衝昏頭腦,覺得曹操搞不贏關羽,也沒有提前幫他做好退路,也因為漢中大捷關羽想搞點成績才江陵出兵打魏。東吳政權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把持,就連軍隊也是如此。

孫權襲荊州殺關羽自毀長城,難道僅是私人恩怨?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孫策周瑜死得早,孫權一直在平衡世家利益,所以東吳的所以決定都是為了世家利益,上下本就不是一條心,打合肥受挫就不再打了,攻荊州,就算是吳國亡了和這些人何關,只是換一個人輔佐罷了。孫權一直很想奪回荊州,關羽打曹操是孫權奪荊州最好的時機,以後可能都不會有這種機會了,孫權為什麼不趁這機會也來捅曹操一刀,感覺是一是孫權對劉備的私怨,在荊州問題上咽不下這口氣,其實孫權有更大野心,那就是割據長江而魏吳兩國分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