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美國大選仍未塵埃落定,拜登宣佈勝選,特朗普困獸猶鬥,到底花落誰家,依然未塵埃落定。然而,全世界都好像洋溢在拜登當選的“喜慶”氛圍中,這種氛圍甚至也綿延到了中國,也因此一些人開始對中美關係抱有一些新的想法,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中美關係的新轉折點,為此不惜去刻意打扮起拜登來了,各種美化拜登的段子見諸網絡,真的是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對此,佔豪認為有必要進行一些探討,供大家商榷。


基於這個探討的主題,佔豪想列出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大家來一起商榷一下:


一、拜登政府未來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政府是否會有區別?


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到底是由誰來決定的?是拜登或特朗普本人嗎?答案不言而喻,美國是全球霸權國家,其對外權力主要被白宮和國會分享,而白宮和國會的決策主要源於其背後的智囊體系、幕僚的共識或當權者的及其幕僚的意見。


所以,美國對華關係本質上並非某個領導人決定,而是由其背後的整體政治力量決定,或者說是由美國政府、美國國會、美國背後的智囊體系乃至整個社會共同決定的,其過程是從包括學界、政軍商界、智囊團、美國社會輿論等逐漸形成大討論演繹出來的。


那麼,美國現在是怎樣看待中國的?在包括《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等多份涉及美國國家戰略的重要文件中都明確把中國定位為“國家戰略競爭對手”,而且是第一戰略競爭對手,是美國認為危及到他們霸權的戰略競爭對手,是老大與老二之爭。這個定位,才是中美關係的實質。


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基於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定位,那麼拜登和特朗普誰當總統還有本質區別嗎?在佔豪看來,兩者不會有任何本質區別,他們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打壓、遏制、圍堵中國,把中國壓制住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因此,美國無論誰當政,都必然會走打壓、遏制和圍堵中國的路線。


想當初,奧巴馬搞亞太再平衡、在南海針對中國打壓、搞TPP和印太戰略不都是對中國的打壓和圍堵嗎?換了特朗普,他的智囊團更加極端,選擇的方式也更加直接,他廢了TPP和亞太再平衡,發起了對華貿易戰、科技戰,最初冷落奧巴馬的印太戰略,但後來發現貿易戰、科技戰效果不大,又重新撿起了被自己冷落了兩年多的印太戰略。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奧巴馬還是特朗普,其打壓、遏制和圍堵中國的戰略都是不變的,特朗普對華政策之所以那麼極端,原因有兩個:


一是在特朗普上臺後,在美國重要的官方文件中確立了對華戰略定位,那就是第一戰略競爭對手,這一定位決定了特朗普對華態度比奧巴馬更加惡劣,對華打壓更加歇斯底里。


二是特朗普及其智囊團的意識形態及行為方式更加極端,譬如蓬佩奧、班農、納瓦羅等都是思想行為非常極端的人,而且都是從意識形態上反華、仇華,他們所採取的政策當然也都更加極端。


綜上我們應該明白,特朗普對華政策不是戰略問題,而是戰術問題,無論誰當美國總統,對華戰略都是不會改變的;特朗普對華政策不是方向問題,而是手段選擇問題。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拜登的對華戰略和特朗普的對華戰略,本質上是一樣的,美國總統不會因為換了拜登就對華更加友好,中美關係也不會因為拜登上臺就發生質變。


那麼,我們也可以認為,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戰略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他們不同的是政策手段選擇不同,僅此而已。


二、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那麼,未來如果拜登上任,他的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在佔豪看來,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在對華策略上至少有三大區別:


一是拜登政府不會像特朗普那樣走極端單邊政策。特朗普在對華政策上更加極端和無所不用其極,譬如對華髮起的貿易戰瘋狂對中國輸美商品加關稅,直到美國經濟自己不堪重負為止;再譬如為了對中國的科技發展進行打壓,不惜以國家之力、以莫須有的罪名非法跨國拘捕中國科技企業高管孟晚舟。


正常情況下,拜登政府應該不會像特朗普政府那樣走如此極端的政策路線,因此在與拜登政府溝通時應該有更多的探討空間。


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二是拜登政府在政策選擇上會更加考慮後果。特朗普政府在政策選擇時,經常是不顧及後果的,他所在意的就是眼前的利益,對於將來長遠利益完全不考慮。在這方面,拜登政府會更加成熟。


譬如,特朗普政府為了達到目的,對盟友都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拜登政府會更加在意盟友的感受。所以,可以預見,拜登政府將會採取更多手段聯合盟友對付中國而非單打獨鬥。


三是拜登政府更傾向於“漁翁得利”而非“親力親為”。特朗普政府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更加願意採取親自上陣的直接對抗,譬如美國對華政策非常赤裸裸。拜登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會繼承一些奧巴馬政府的風格,他更加傾向於利用其它國家的資源實現“漁翁得利”。


針對這一點,佔豪認為,中國應該做好對沖準備,基於拜登政府這樣的特點,接下來可能會有一些國家為了討好拜登政府而挑釁中國。


三、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誰更難對付?


在佔豪看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不講規則、沒有底線,短期內特朗普會帶來更大的壓力。但是,特朗普政府所採取的政策對美國自身傷害更大,尤其對美國的國家信譽和國際影響力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短期看特朗普政府更難對付,但一旦中國挺過去,特朗普政府的愚蠢政策有助於中國國家影響力的彰顯,對中國中長期是非常有利的。特朗普4年任期,對美國衰落的加速作用要遠超奧巴馬執政的8年時間。


拜登政府呢?由於特朗普政府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拜登如果上臺,必有一系列爛尾事要收拾。而且,以民主黨政府的一貫風格而言,拜登會花大力氣修復與盟友的關係,爾後再去採取系列行動。


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在這種情況下,佔豪認為,短期看中美可能會有一個關係緩衝區,甚至之前特朗普強加給中國的一些錯誤政策都可能被取消掉。但是,我們務必要明白,一旦拜登政府穩住之後,中國就是其最大的目標,他必然會發起對華的持續攻擊。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是一個弱政府,國會將會掌握更多權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能將不得不面對更多洛佩西、盧比奧這樣的反華議員,他們將會對拜登有更大的影響力,從而影響美國對華政策。


那麼,中國又該如何對付拜登政府呢?佔豪認為應該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最壞打算


自美國2010年重返亞太針對中國之後,中美博弈已有10年,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如何了?毫無疑問,此消彼長,中國與美國的實力差距更近了,全球的影響力差距更小了。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中國做好了自己的事。中國做好了自己的事,發展得好,與美國的實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小,這是趨勢。所以,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在2020年的當下,相比過去單純“做好自己的事”外,佔豪認為還需要加一個“做好最壞打算”。


為什麼說要“做好最壞打算”?


因為,無論是特朗普執政或拜登執政,美國打壓遏制中國、把中國視為對手和敵人已是美國的國家戰略,而且美國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國隨時可能狗急跳牆。


基於這樣的背景,中國只有做好“最壞打算”才不會措手不及,才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才能從容應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只要中國做好了最壞打算,中國面對美國就能從容不迫地應對。


二是底線清楚,鬥則奉陪到底,談則大門敞開


與美國打交道,中國需要徹底奉行“底線清楚,鬥則奉陪到底,談則大門敞開”的策略,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至於被動。


底線清楚,即只要美國突破底線,中國就能有針對性反制;鬥則奉陪到底與談則大門敞開,則是向美國展示實力的同時也展示底線,要讓美國明白與中國斗的代價。中國有了這樣的基本原則,在與美國打交道的時候心理上就不會吃虧,博弈上就能淡定從容,也就能和美國打起持久戰。


在這個基礎上,考慮到拜登政府接下來的政策傾向,佔豪認為中國可以與拜登政府溝通,解除特朗普政府對華的不合理政策,譬如所加的關稅等。畢竟,這些政策也在傷害美國。當然,對於解除政策,我們需要防範再被美國拿來訛詐中國,這是美國的一貫思維邏輯。如果美國一定要挺著不解除,那就挺著好了。


拜登上臺後,會怎麼對待中國?


三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美國是全球霸權國家,雖然中國的綜合實力與美國正在接近,但與美國依然有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與美國政府博弈,中國必須遵循毛主席的智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客觀上說,只要中國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時間就在中國這邊。由於中國的戰略站位更高,中國的發展更加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中國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推進,美國根本遏制不住中國。


堅持好原則,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擋不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這一切都是假設拜登順利上任的分析。但是,在佔豪看來,考慮到美國內部政治撕裂的情況及各方利益的博弈,特朗普現在並未真正敗選,不到最後一刻,我們都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拜登就一定可以順利上任總統。現在,特朗普正在走法律程序,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也沒有宣佈拜登獲勝,在法律程序走完之前,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拜登一定就是未來的美國總統。


一切皆有可能,我們繼續吃瓜看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