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見面、零跑腿、零成本”,一站式打通數據共享高速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零見面、零跑腿、零成本”成為全國疫情防控最基本要求。截至2020年6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7.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1.4%,佔網民整體的82.2%。

聯合國數據顯示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為0.7948,排名從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歷史新高,達到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非常高”的水平。一方面,各地區政府相繼推進跨區域“一網通辦”。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已經開始部署推進跨區域“一網通辦”,圍繞企業投資審批、企業開辦社保、公積金等服務事項開展先期試點。跨區域“一網通辦”將區域間的聯動政策體系與新技術應用有機結合,通過區域間營商環境的優化更好地促進跨區域合作,加快推動市場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將服務範圍“橫到邊”。

另一方面,“覆蓋城鄉、上下聯動、層級清晰”的五級網上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國近七成省份實現省、市、縣、鄉、村服務五級覆蓋,政務服務“村村通”覆蓋範圍持續擴大,政務服務均等化和普惠化基本實現,政府部門網上政務服務的有效供給與企業群眾需求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得到一定緩解,將普惠民生服務“縱到深”。

“零見面、零跑腿、零成本”,一站式打通數據共享高速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研發全國通用“健康碼”,保障億萬群眾 “一碼通行”。為解決各地區“健康碼”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缺乏互認機制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會同有關方面,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通過匯聚衛生健康、出入境、民航、鐵路等方面數據,關聯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健康碼”信息,上線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迅速完成與各地“健康碼”對接,支撐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實現“一碼通行”,有效緩解了各類疫情防控碼“層層加碼”、數據重複採集等問題。截至2020年6月,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累計訪問達61.55億餘次,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打通數據共享高速通道,激活大數據抗疫巨大潛能。平臺與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密切溝通協調,建立數據共享機制,依託平臺向地方部門共享密切接觸人員、入境人員等各類疫情防控相關數據。截至2020年6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共享受理服務系統發佈疫情相關數據資源983條,服務接口累計被11個國務院部門和32個地方使用,全國累計調用133.08億餘次 。

文章部分素材源自:《第46次CNNIC報告》第四章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