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原標題:觀展|日本蒙克大展,那一聲來自山川湖海、穿透人心的尖叫

六十餘幅油畫,佔據了位於上野公園內東京都美術館的整整三層空間。早於去年(2018年)秋日開幕的“蒙克展——靈魂《吶喊》”雖然已經結束,但綿延的隊伍,讓人難以忘記。畢竟,這是一場值得“朝聖”的特展。展覽展出了多幅蒙克各個時期的自畫像,其中也可窺探其藝術風格的形成,當然,明星展品《吶喊》在井然有序、安靜異常的日本展廳中,更帶著一種穿越人心的躁動。

這一展覽的主要作品2019年還將移師中國,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將與挪威蒙克美術館合作於2019年夏到2020年春,先後在北京、上海舉辦蒙克藝術展。此後,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還將聯合在挪威奧斯陸舉辦中國藝術展。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上野公園內東京都美術館內“蒙克展——靈魂《吶喊》的共鳴”海報

挪威國寶級畫家、20世紀表現主義先驅愛德華·蒙克(Edward Munch)無疑是一位“流量大咖”,他對愛與嫉、生與死、青春與衰老的探討拓寬了現代藝術的邊界,也直指人心。蒙克銜接了19世紀象徵主義精神,但往前跨了一大步。代表作《吶喊》中這一聲吶喊,喊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風格——表現主義;從此,繪畫終於可以不再描摹外在世界,而是將內心情緒準確表達出來;把那心靈的美與醜一併展現給世人。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油畫,1882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地獄自畫像》,油畫,1903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有時鐘的自畫像》,油畫,1940-1943

因此,在蒙克的筆下,即便是最濃烈的紅,依舊是熾熱得彷彿灼傷雙眼的劇烈——這便是筆者看完整場展覽的感受,即便是爆棚的人氣、暖氣十足的室內,依舊能感受到一股陰冷,就像南方緊緊裹住身體每一個毛孔的溼冷。特別在看完隔壁上野之森美術館內連牛奶都閃著溫暖甜美光芒的維米爾之後,再看蒙克,狂暴、陰鬱、不安、噩夢、分裂……紅與黑、愛與死亡,一切都如《吶喊》中那躁動的山川湖海和一聲犀利尖叫。特別需要提到的是,尤其日本人特有的公眾場合表現出的禮貌與剋制,整場排著長龍進場卻非常井然有序、安靜異常,試想,在這樣的氣氛下看蒙克,是不是更有感覺?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春之死》,1893

東京都這場展覽也是誠意十足,六十餘幅油畫可以說是把挪威奧斯陸國家美術館的箱底幾乎全部搬來,涵蓋了蒙克各個時期的經典代表作,也不枉全世界藝術愛好者特為此慕名而來。雖然六十幅作品對蒙克來說只是冰山一角。蒙克往往同一主題的畫往往要畫好幾稿,有時候甚至還要拿不同材質畫:比如畫了油畫還要版畫、鉛紙都來一遍。他從十七歲立志從事藝術創作,到1944年八十歲高齡去世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創作了兩千多幅油畫作品、大量的素描和速寫,以及八百件不同主題、不同種類的版畫。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等待入場的人群

其中的明星展品無疑當屬《吶喊》了。為了看這一幅畫,是要特地排隊且無法在畫前停留片刻;當然如果要反覆定睛欣賞就站在流動隊伍的外圍,透過移動的人頭間隙欣賞(是的,除非你夠高),這節奏倒是很應景。因為畫裡畫外都在“動”,孕育著一股勃發的動能。《吶喊》前聚集的人群久久不願離去……

是的,百說不厭的《吶喊》,為何如此迷人?

先說畫面,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烏雲壓境,騷動不安。似人非人,血紅的夕陽,粗重的筆觸和輪廓,彷彿一切都在融化。

這或許就是噩夢中世界末日的場景。

那麼,創作的背景是?

據說,遠景中的火山的原型是1883年噴發的印尼喀拉喀托火山。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吶喊》,油畫,1910

文筆也是一流的蒙克,曾就這幅畫的創作靈感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我的下方是峽灣。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一邊眺望——太陽正在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像血一樣。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彷彿可以聽到這一尖叫的聲音。我畫下了這幅畫——像血一樣的雲,那些色彩在尖叫。”

仔細看蒙克筆下同樣是鮮豔的紅色和檸檬黃,和維米爾們、莫奈們完全不同,因為不管是紅色黃色還是藍色,在蒙克的筆下,都被黑色包裹著。當然,這也不僅和蒙克自身的人生經歷有關,也是時代背景的影響。如今,時代已然不復500年前優雅智慧的微笑,人類獲取知識然後自我意識覺醒,最終導向自我慾望膨脹。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絕望》,油畫,1894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吶喊》到底有幾個版本?

目前有據可考,蒙克先後共創作了四幅《吶喊》,年代最早的是1893年坦培拉油畫,現藏於挪威奧斯陸國家美術館,也是這次來的版本。1895年紙板粉彩畫是唯一在私人手裡流通的版本。另外兩幅1893年的蠟筆畫版本和1910年的蛋彩畫都更像是草稿,完成度顯然不如前兩幅高。

近日得知大英博物館也將在4月舉行“蒙克:愛與恐懼”特展,其中特別提到《吶喊》的石版畫即將亮相——注意注意,這裡的《吶喊》是石版畫,而不是上面提到的四個版本之一(畢竟,版畫這東西可以無限複製啊……)

而且,據說從1895年開始,蒙克就把《吶喊》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開創了大眾對圖像印刷的認識。他也很懂得經營自己。寫日記也是出於這種意識。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名震天下如《吶喊》,還是同場展出的其他同樣精彩的作品,我們會發現蒙克的筆觸非常簡單,有時候甚至如孩童的塗鴉。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 紅色弗吉尼亞爬山虎》,油畫,1898-1900

沒有任何炫技。就像《吶喊》,無非就是橋、岸、河和天空,三個人。剝離內容寓意和表現的情感,技法上確實出乎意料地簡單,甚至沒什麼形式的東西。蒙克只是用最簡潔的形式卻渲染出了最飽滿的情感。就像他自己說的,一切都在尖叫;橙色、藍色、紅色、黃色,都在燃燒。

這是一種恐懼不安的真實情緒。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愛與痛苦》(《吸血鬼》),油畫,1916-1918

同樣傳遞如此真實不安的是《愛與痛苦》(love and pain),而且難得的是這次展覽一下子把所有的《愛與痛苦》版本都帶來了。有意思的是,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幅畫一直被誤名為《吸血鬼》(Vampire),而且!東京都美術館依然在展簽寫著《吸血鬼》,其中原因也許可以另做研究和探討……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美術館商店出售的《愛與痛苦》(《吸血鬼》)另一個版本的明信片

比起《吶喊》那種尖銳的衝擊力,我更愛這幅含蓄但同樣飽含力量的作品,而且是表達了蒙克的苦澀的愛情觀。《愛與痛苦》中情侶相擁的姿勢構成永恆的金字塔式構圖,以至於畫面傳遞出一種聖潔而哀傷的魅力,一種飽含著愛之力量的痛苦與希望,掙扎而又義無反顧,一如畫家的人生。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明月夜,湖畔接吻》,油畫,1914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接吻》,1895

《病中的孩子》也是一幅令人動容的作品,這是蒙克對心愛的姐姐索菲亞的紀念之作。索菲亞是蒙克幼年喪母之後最親近的家人,卻年紀輕輕被病魔奪去生命,對蒙克的打擊可想而知,並隨後持續了一生。蒙克也畫過很多索菲亞的病容,直至最終《病房裡的死亡》。後者這幅雖沒有來展出,卻值得在此舉例,因為此作據說被蒙克在日後不斷修改,畫中在場的人物也並非索菲亞去世時的年齡,而是蒙克之後作畫時的相貌與狀態,也就是畫家希望傳達出的信息是:索菲亞之死一直影響著其一家人的生活。於是,堆疊而扭曲的線條似乎是在述說:痛苦綿綿不絕,愛亦是綿綿不盡。再聯想到前文所提的《愛與痛苦》時,是否能體會?那紅色之發正如黑暗之中的微光,是痛苦中的希望,是冰釋後的暖意;這樣的拙樸又真摯、濃烈又隱忍的情感,也是蒙克藝術之所以持久打動人心的力量所在。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病中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我始終願意分享這段話——蒙克說:“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見底的懸崖邊緣行走,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有時我想離開我狹窄的小徑加入暈眩的生活的主流,卻總被冷酷無情地拖回懸崖邊緣,走到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掉入那深淵。從我開始記事時,我就受到這種深刻的焦慮感的折磨,我一直設法用我的藝術來表現這種感覺。”藝術家個人的不幸,卻是藝術史的大幸,這真是諷刺。當然,也是藝術,拯救了蒙克。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太陽》,油畫,1910-1913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蒙克展文創

更多展覽作品: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1895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夏夜的美人魚》,油畫,1893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生命的舞蹈》,油畫,1925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奔馬》,油畫,1910-1912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兩個人的孤獨》,油畫,1933-1935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河畔的兩人》,木版,1898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神秘的河畔》,木版,1897

“環遊世界”的愛德華·蒙克

《河畔的兩人》,油畫,1933-19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