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應該以普及為主,理應提倡共性,而不是個性。

書法也需要充分的個性發展,然而有個性並不代表可以肆意揮灑。

書法傳承千年,如今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書法?如何來對待中國書協?最近人大教授陳傳席先生關於撤銷書協的言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他認為:撤銷書協百利而無一害!這樣的極端觀點引人深思。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亂象橫生,書協存亡成問題

如今的書法圈子的確是亂象橫生,而且十分的病態扭曲。尤其一些稍有知名度的書法大師,動不動就打著創新書法的旗號,結果只是譁眾取寵而已,強勢地向大眾推崇一種以醜為美的書風,在書法界颳起一股不正之風,實在是令人髮指。

這些書法家們非但沒有認真研究臨摹前人的書法,反倒口出狂言,認為王羲之等人的書法已經過時,終會被淘汰。這些現象,著實令人唏噓。

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他們每一位的書風都是別有意味的,通過臨摹古代各種書法大家的經典書法,去了解他們的筆法章法,掌握各種技巧,無論何時,他們的引領作用一直都在。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書協未能履行好傳承文化,發展中國書法的義務,使中國書法文化停滯不前。因此陳傳席教授認為,撤銷中國書法協會,才是對中國書法最好的尊重

撤銷書協的好處太多,書法人可以認真研習書法、研究學問。書協不存在了,不必花全身心精力去鑽營入書協,不必爭奪官銜名利,書法界的風氣或有好轉。

文化藝術之所以能不斷傳承,就是其獨具色彩,書法的規則彈性的確很大,也需要充分的個性發展,然而有個性並不代表可以肆意揮灑。

如今書協界某些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們,肆意踐踏書法的原創法則,打著創新書法的名號,不過是做作而已,故意為之,尋求異類,筆法隨意,龍飛鳳舞,完全顛覆中國傳統文字的構造法則,也脫離了書法的美學範疇,被人們稱為"醜書"。

書法無需過度追求個性,每個人本身就是一種個性,真正的書法,不應該脫離一定的法度規則,不應自作聰明去試圖構造全新的規則,如果偏離了大眾的審美,已經背離了書法的靈魂。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書協內部不察,風評不良

在書協成立之前,書法人都是認真研習書法、投入作品,推崇傳統書法,沒有腐敗也沒有勾心鬥角,現今書法界的大家們越來越猖狂,出口狂言,不僅對古代大家不敬,還在書法界宣揚風格各異、毫無章法的"醜書",然而中國書協卻對此坐視不理。

書協一直放任"醜書"代表們的行徑,甚至,大多數寫"醜書"創作者就是書協裡的理事或會員,已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現在的書協不是為了書法發展,全是個人利益糾纏其中,製造各種輿論炒作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個學術機構的作用,更類似於錢權的交易所,書協的存在價值值得質疑,撤銷書協或許可以讓書法界的風氣有所改觀,讓書法人之間的關係融洽,而其背後更深層的問題卻無法規避,並不是百利無一害的舉措。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中國書協會員劉佑局自炒魷魚,對書法界的不良現象進行過批評。花費鉅額舉辦全國性書法展,以及想入會和參加作品展還有"潛規則",存在的很多黑幕,協會官方化,恰恰被一些投機鑽營的人所利用。

現在書法界很多人不擇手段去獵取名利爭奪書協的光環,借用媒體輿論炒作自己,向大眾高價售其作品,致使群眾被其表象所矇蔽。

當墨香被銅臭所汙染,當中國傳統文化被官場俗世所踩踏。美,便不再是美;名譽,也成了一個無用的憑證。我們時常感嘆:這是個劣幣逐良幣的社會和時代。然而,所有的行當與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整改,迴歸其本質或許是好的解決之道

書協成立之初旨在於提供平臺讓更多專研書法的有識之士聚集在一起,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交流、學習和提高,它作為一種社會團體存在本身沒什麼問題的,當協會官方化,便漸漸偏離了它的初心。

它開始有了行政權力,開始遍佈官僚主義,致使一些人蠢蠢欲動,各種醜事層出不窮,開始有了人們所詬病的不透明、不公平、暗箱操作等等現象。

個人認為書協不應該撤,而是應該改革,也就是去行政化去官僚,迴歸民間團體,恢復它原來的面目,這也是很多有識之士的共識。

人大教授:“撤銷中國書協百利而無一害”,談談我的看法

書協界現今亂象橫生,"醜書"盛行,無疑是對書法的破壞,對文化的褻瀆。其中反映出的問題就需要加快整改,如果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由眾多專業書法家組成的機構團體都無法解決好這些問題,為人民大眾的藝術審美帶去清流,傳統文化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揚,那書協的存在價值就確實值得商榷了。

書協內部的各種問題阻礙了中國書法的發展進程,中國書協不應該為了這些原因就徹底被撤銷,否則又會有因噎廢食之嫌。

書法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它必須是從傳統文化中發展的,如果脫離傳統文化的根源,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書法藝術。真正要想發展好書法,還應專注於研究書法,應該承擔保護傳承我國書法藝術的責任,要想名留青史,還應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撤銷中國書協只是治標不治本,並非是百利無一害的措施,還需要多方考慮。

希望未來的書協能夠保持初心,承擔起保護、發展傳統文化的責任,迴歸於研習書法本身,讓傳統書法不斷髮揚光大,讓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喜歡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