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動靜觀

太極拳的動靜觀

本文作者薛金銀拳照

王宗嶽的《太極拳論》雲:“靜如山嶽,動若江河”。

近代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提出,“動中求靜,動靜合一”,“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

上述說法對嗎?太極拳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平衡統一,如何做到呢?

首先,我們應該將太極拳的動靜觀與哲學的動靜觀區分開來,不必也沒有意義從易經、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張載的《正蒙》,朱熹的《語類》等文章中追根溯源,這是因為,第一,太極拳只是借了古典哲學的名詞,其靈魂還是拳術本身,中國傳統哲學和思想可以指導武術的理念,通過武術動作可以表現哲學思想,如矛盾、對立、陰陽、剛柔等,但是哲學思想和觀點無法替代武術動作,整天談拳理而不練動作是練不好太極拳的,即便稱太極拳為哲拳,其核心是拳,而不是哲;第二,在現代化的今天,物理、化學理論已經充分發達,過去對世界的解釋,已經被現代天體物理替代了,整個宇宙都是運動的,靜止是相對的,這是現代人的共識。

其次,太極拳的動靜觀,是通過身體的外形表現的,是演練者可表現出來,旁觀者可看到和感受到的,不是無法捉摸的玄學。如果動靜無法察覺,無法驗證和復現,在武術上就沒有意義。

有人說,太極拳的動靜是通過開合體現的,“開中有合”。那麼,一個開(如靠)的動作如何包含合,一個合(如下沉掌)的動作如何包含開?開就是開,合就是合,開是發力,合是蓄力,發力的時候應該是蠻力使到盡,為什麼要保留?實戰中放長擊遠都有可能因為別人的躲閃而打不到對方,這合字從何談起?合的時候應該是周身一體,為什麼要露出破綻或者散勁?通過開合表現動靜,從人體動作表現形式上就說不通。

張氏太極拳的動靜觀,是在動的時候,儘量保持身體和四肢的勻稱和緩慢變化,要求“動如山嶽”,在腳步和腰跨動作的時候,上身儘量保持不動,這就是“動中有靜”。在運動中保持周身中正,能體現太極拳的威風,又不失行雲流水的從容。

在靜(起勢、下按等動作,主要是指腳步在原地)的時候,要內氣鼓盪,通過身形的變化,表現演練者的生機勃勃。主要的方法是,在靜止和緩慢的動作中,通過丹田、腳踝、膝蓋、肩、肘、胯的纏勁,將身形和氣息結合,表現身體雖然靜止但是暗流湧動的勢能。張氏太極拳的慢動作,表面上看起來近乎靜止,實際上通過小轉(腳踝、手指、手腕)等的微動,以及丹田的纏(旋轉、纏繞)帶動肩膀和身法的轉換。這時候,小的“動”被衣服或者大關節的“靜”遮掩了,這種靜是一種相對的“靜”,實際還是在緩慢的動。這是張氏太極拳的“靜中有動”的演練方法。

總之,動中有靜是通過固定身形(主要是上半身)實現的,靜中有動是通過小動實現的。太極拳諺雲:“大轉不如小轉,大動不如小動”,就是這個意思。如此演練,快的時候身形有移山之勢,靜的時候肩、跨的轉換有起浪之勢,通過身法的變化將太極拳的矛盾和對立統一表現出來。

張勝利認為,生生不息是中國哲學的核心訴求,武術是通過動作體現這一訴求的載體之一,因此,對太極拳來說,“氣韻生動”才是太極拳表現力的核心,“行雲流水”是隻有外形而缺乏內涵的。靜中有動是體現氣韻生動的主要手段之一。

張氏太極拳的要訣是:“掤捋擠按,踢打摔拿”,這和陳式、楊式都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演練時的快慢相間和發力時追求突然性和寸勁。快慢相間是體現太極拳陰陽平衡、剛柔相濟的特點。快、打是陽,慢、收是陰,陽則出拳迅疾如風,追求勢大力沉,陰則回收舒緩,立身中正。快就是打,是發,要求冷脆勁和寸勁。在演練的過程中,如果一直舒緩自然,沒有快慢變化,則最多隻有行雲流水,沒有松活彈抖,更談不上氣韻生動。而在舒緩的過程中突然發力,所謂的“驚乍打人”,一方面可體現武術的“武”,即出其不意的技擊特點,另一方面使得武術表演更有藝術性,現代體操比賽追求騰空後的穩穩落地,冰上旋轉後得到乍然停止,就是通過強烈的動靜對比表現動作的驚險和藝術性。如果太極拳表演一直是緩慢的“摸魚”而沒有驚乍的冷脆勁,沒有動靜的變化,沒有節奏的對比,則難以激起觀眾的興趣,也失去“武”的本意。

本文於2019年10月30日同步首發於“武藝縱橫”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

回應本文前面的引用論點,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名揚天下,但是“靜如山嶽,動若江河”的描述卻是不恰當的,楊澄甫的“動中求靜,動靜合一”是可以做到的。這說明,再高明的理論,沒有親身的體會,描述依然是霧裡看花,終隔一層,武術只有親自練習,才會有真實的感受和體驗。

太極拳的動靜觀

張氏太極拳創始人張勝利拳照

作者簡介:薛金銀,北京大學博士,研究員,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北京市地方標準近10項,獲得中美歐日等國發明專利30多項,發表國內外科技論文10多篇。跟隨張勝利師傅學習張氏八卦掌、張氏形意拳、張氏太極拳,發表武術文章上百篇。張氏內家拳第二代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