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湘 伴 導 讀

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回想今年上半年湖南人一起共同經歷的那些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難忘日子,湘伴君和很多伴粉一樣,依然會熱淚盈眶。


疫情衝擊之下,儘快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塑公共衛生安全成為至關重要的命題。


湖南一直在行動。


歷經長達9個月的醞釀、起草、修改、完善,一份重磅文件正式出臺——《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簡稱《方案》)。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方案》明確提出,湖南將全力推進“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即疾病預防控制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醫療物資儲備基地)建設。力爭通過三年努力,使湖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方案》乾貨多多,湘伴君馬上奉上解讀。


突出問題導向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委印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


湘伴君注意到,落實國家部署,湖南是最快起草、出臺相關行動方案的省份之一,這也是湖南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


通讀《方案》,湘伴君一個最大感受是,務實。


《方案》突出問題導向,著重解決醫療資源佈局不合理、疾病防控體系不完備、應急救治基礎不紮實等突出問題,著重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通過“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重點提升4大能力、全面建立起4大體系:


重點提升——

疾病防控的快速反應能力;

集中收治的兜底救治能力;

醫療物資的應急保障能力;

科學技術的強大支撐能力。


全面建立——

覆蓋到位、響應迅速、處置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分層分級、平戰結合、系統聯動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體系;

緊盯前沿、協同創新、綜合配套的科技人才支撐體系;

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為一體的應急醫療物資保障體系。


通過三年努力,使湖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人民群眾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6月15日,湖南抗疫先鋒紀實展在長沙啟幕。湖南日報記者 田超 攝


建設“一網三中心一基地”


一網,即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


通過建設國內一流的區域性疾控中心,實施市縣疾控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基層公共衛生和監測預警能力,建成省市縣鄉一體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建設國內一流的區域性疾控中心方面,湘伴君瞭解到,省疾控中心擇址新建項目已於今年7月在長沙市開福區開工,預計在 2022 年上半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湖南省疾控中心擇址新建項目效果圖。


此外,採用省市共建模式,以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為基礎,還將建設湖南省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承擔全省艾滋病、寄生蟲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等患者的集中收治、隔離救治、診斷治療及指導援助。

三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到2023年,全省傳染病床位達到15500張;重症監護病區床位達到11900張;應急救治設施配置完備;感染、呼吸、重症等專科排名進入全國前十,滿足全省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醫療救治需要。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國家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以中南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為依託,統籌在長沙市的醫療資源,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要輻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婁底市等地。


到2023年,建成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重點病種診療水平與北京、上海等地差距大幅縮小,建成中部領先、輻射全國的醫療“高地”。


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依託南華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整合衡陽市市屬醫療資源,建設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服務衡陽市、郴州市、邵陽市、永州市等地,輻射湘贛粵邊地區。


到2023年,建成大湘南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心血管、神經、內分泌與代謝等3個學科獲得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或國家級學科平臺(排名全國50強),實現大湘南地區重點病種患者區域內診療比例達到95%以上。


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依託湖南醫藥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整合懷化市市屬醫療資源,建設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服務懷化市、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等地,輻射湘黔桂邊地區。


到2023年,建成大湘西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綜合、感染、重症、創傷、呼吸等5個學科獲得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或國家級重點平臺(排名全國50強),實現大湘西重點病種患者區域內診療比例達到95%以上。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抗疫期間,湖南一大批醫藥流通企業“變身”口罩廠助力抗疫。徐行 劉彥達 攝


一基地,即建設區域級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基地。


依託省疾控中心建設區域性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基地10000平方米,衡陽、懷化2個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各5000平方米,其餘11個市級醫療物資儲備基地各3000平方米,配套建設智能化的倉儲、調配、物流等系統,儲備藥品、疫苗、試劑盒和醫療防護用品等應急醫療物資及設備,配套建設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儲備基地,可滿足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需要。


此外,《方案》還提出,建設平戰兩用應急設施系統。


統籌建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5個移動救援救治中心,建設長沙、衡陽、懷化等3個空中救援中心。


新建或改建大型體育場館、展覽館(會展中心)等公共設施時,充分考慮應急需求,完善場地設置、通風系統、後勤保障設計,預留管道、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間,使其具備快速轉化為救治和隔離場所(方艙醫院)的基本條件。


同時,大力引進先進科技和高端人才,整合省內科技和人才資源,推進公共衛生“產、學、研、用”一體化,構建新型傳染病防治模式。


根據《方案》,未來4年,湖南將投入300多億元,實施200多個重點項目,實打實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


滿滿的安全感和保障感,有木有?


最後,湘伴君還要友情提醒小夥伴們,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防控仍不可掉以輕心。

3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湖南將投入超300億元提升這一重大能力


(湘伴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