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基礎設施建設是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也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要致富先修路、要高產修梯田”曾是會寧人民期盼改善基礎條件的樸實訴求。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基礎條件差,一直是會寧發展最大的難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特困地區的所有特徵,在會寧幾乎都能一一找到,大山裡的群眾一直“守著兩畝承包地過著窮日子”。

貧困像一副千斤重擔,壓在會寧人的肩頭,也沉甸甸地壓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心上。

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7577戶16622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8%;剩餘貧困村3個,貧困人口1216戶4007人。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走進漢家岔鎮塔寺岔村,一條條硬化路纏山而過,貫通南北,滿山的杏花競相開放,連片的苜蓿盪漾著春天的氣息。曾經的塔寺岔村由於交通閉塞,當地群眾一直“守著青山餓肚皮”。

塔寺岔村是會寧縣未脫貧的三個貧困村之一。“我們緊盯群眾出行難、農產品下山難、增收致富難的揪心事,通過實施農村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強勢推進貧困村基礎條件改善”,鎮黨委書記祿軍說。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現在硬化道路貫通全村了,自來水全面到戶了,村幼兒園和衛生室改擴建達標了,文化廣場也建好了,老百姓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時村上的養殖產業園也正常運營了,家家戶戶20只基礎母羊的致富產業達標了,滿山的苜蓿能賣個好價錢,老百姓致富有保障了。”村支書劉金寶高興地說。

這僅僅是全縣貧困村基礎條件改善的縮影,面對基礎條件差的現狀,會寧縣“全方位”謀劃項目,以項目建設促進基礎條件改善,以“3+1”衝刺清零鞏固提升行動為抓手,不斷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切實鞏固和提高脫貧成果。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脫貧攻堅以來,全縣教育項目共落實資金11.66億元,新建中小學幼兒園218所,搬遷優化4所,維修改造285所,建設校舍26.52萬平方米,運動場43.79萬平方米。

全縣284個行政村均建有標準化村衛生室,配備村醫329名;28個鄉鎮均建有標準化衛生院,都有1名以上執業醫師和全科醫生,新建的白銀市第三人民醫院已投入使用,醫療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格落實三級管理制度,全縣28個鄉鎮284個行政村2032個村民小組的8.8萬戶常住人口,通過採取“自來水入戶+水窖”“自來水集中供水點+水窖”“自來水鄰里取水+水窖”“家庭水窖安裝淨化設備”等多種方式,徹底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最後一公里”。

全面開展農村危舊房改造,僅2019年完成1619戶改造任務,全縣農村住房全部達標,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會寧: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十三五”期間,全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828戶13467人,全縣所有行政村通動力電覆蓋率達到100%,均已通硬化路或瀝青路,僅2019年全縣實施農村道路“暢返不暢”整治項目90.85公里。

如今的會寧,在扶貧政策的引領下,路通了,自來水到戶了,看到的是更大的房子,聽到的是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戰貧戰困的奮進故事……基礎條件的改善,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趙彥功)

來源:《白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