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家如何提高文獻閱讀效率?

  本文來源:科學網博客 作者:馬臻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疫情發生後,開學延遲,很多導師讓研究生在家讀文獻。有些研究生覺得每天讀文獻很充實,但也有些研究生懷疑這麼做是否有效

  導師讓學生讀文獻有多種原因。首先,做科研之前從事一些文獻調研是必須的。其次,疫情之下,導師讓學生讀一些文獻,這方便導師進行量化的管理(每星期讀了多少篇文獻)。然而,如果研究生用讀文獻來麻痺自己、消磨時間,那就不利於學業進展,也收穫不了讀文獻應有的效果。你要認清讀文獻的目的和方法,而不僅僅是“低頭拉車”。

研究生在家如何提高文獻閱讀效率?

  01、目的明確,讀文獻要有針對性

  從培養“學術大師”的角度來說,你最好能“學富五車”,每天都讀文獻(包括教科書和發表的論文)。但是這只是非常理想化的情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根本就沒法畢業了!這是因為,讀文獻是“輸入”,而你畢業需要的是“輸出”。

  在讀研期間,讀文獻要有明確的目的的,而不是讀著玩玩的。目的很明確,要麼是找選題、找點子,要麼是為了寫畢業論文緒論部分服務,要麼是尋找峰(實驗數據)的歸屬,要麼是找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要麼是為了寫科研論文服務,偶爾還可以學習一下如何寫作。千萬不能“自我麻醉”,以為讀了文獻就是“不教一日閒過”了。當務之急,是確定課題,有針對性地閱讀。


  02、讀綜述和讀原創科研論文相結合

  剛接觸一個課題,可以先看

單篇的實驗論文,比如別人的實驗論文或者自己課題組師生的實驗論文,也可以看綜述。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先看綜述,再看實驗論文。也可以穿插起來,先看綜述再看實驗論文,再看綜述;也可以先看實驗論文,再看綜述,再看實驗論文。

  原創的文獻和綜述結合起來看,就能夠既看到樹木,也看到森林。就是既看到具體的文章,又知道整個領域是怎麼一回事,把具體的文章放在一個上下文中。

  換而言之,你不能只是看具體的文章而不看綜述,也不能只看綜述而不看具體的文章。


  03、精讀和泛讀相結合

  看具體的文章也應該是有詳有略,關係不大的文章跳著看,甚至只看標題和摘要,就放在一邊。一般的文章,瞭解大致意思和主要點子。好的文章、直接相關的文章就要精讀,除了理解具體的意思,還需要搞清楚實驗是怎麼進行的,如何得到一張張的圖,這些圖是怎麼一回事,怎麼從圖到具體的結論,數據是怎麼分析的,這篇文章還有什麼問題。

  這就是我希望學生在研一上學期最好能夠每過10天給我講解一篇文獻的原因。

  研究生(特別是研一學生)現在在家,最好每週選一篇文章製作成PPT,在線上給導師講解,和導師討論,得到導師的指導。這樣,能在製作PPT、講解PPT、閱讀文獻、批判性思維和掌握專業知識等方面取得進步,這比僅僅浮光掠影地閱讀大量文獻強多了。而且,你每週給導師彙報一次,就有了學習的規律性和週期感,彙報時也有儀式感,這就會催著你按照計劃來學習。

  這就像上網課,如果老師只是把錄屏放在網上,讓學生自己去學,這並沒有形成“閉環”。所謂形成“閉環”,就是要有師生討論和檢驗學習效果的過程。學生讀文獻也要形成“閉環”。


  04、輸入和輸出相結合

  讀文獻只是“輸入”,光有“輸入”而沒有“輸出”是沒有用的。關鍵是找到一個“切入點”,就是找到文獻的一個“縫”,一下子鑽進去,找到你可以開展的一個課題(或者實驗點子),然後把時間投入進去。

  讀文獻後,能夠用電腦建模的就在家裡建模,不能建模的就把做這個課題所需的文獻看好,一邊看一邊把“思想的火花”記錄在小本子上,甚至開始寫文獻綜述,可以作為學位論文的緒論部分,也可以作為開題報告。

  通過寫文獻綜述(學位論文的緒論部分),你不但能梳理思路,而且能節約你在畢業那年的2個月時間,等於是把畢業那年的2個月提前到現在。

  問 答

  1. 科研新手在瞭解一個新研究領域的時候,是應該先泛讀多篇文獻建立知識架構,還是先精讀一篇高水平文章呢?

  馬老師: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自己能夠看懂自己手頭的文獻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先後順序。我以前做學生時,一開始讀不懂高水平的文章,就看英文的4頁會議論文,再把會議論文和這位作者發的長文章結合起來讀,就更進入狀態,能夠讀懂。

  初學者可以把原始的科研論文(實驗論文)和這個領域的通俗的綜述結合起來讀,無論哪個先讀、哪個後讀,也可以交錯讀(就是讀一些原創文章,再讀幾篇綜述,再讀新的原創文章),這樣能進入狀態。還有,把精讀和泛讀相結合。把讀文獻和組會報告相結合。

  2.有時候組會彙報的某篇參考文獻內容特別多,如何選取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應該選取這篇文獻中的哪些部分作為組會彙報的重點?

  馬老師:抓住主幹線索——別人用什麼方法,做了什麼,得到什麼結果。在這主幹部分之前,加上“研究背景”,即別人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在主幹部分之後,簡短說出本文的意義(或者對你的啟發)、你認為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今後可以做什麼。這樣,你既講出了別人的東西,又展示了自己的思考。

  講的時候,要注意有詳有略,特別是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比如你講別人證明了什麼,你只需要適當詳細講1-2個證據,然後說:“他們還做了什麼”,把PPT快速翻過就行了。如果聽眾有疑問,自然會叫停或者在討論時提問的。

  3. 在看文獻的時候,會遇到自己之前並沒接觸過的表徵手段,請問對於這一部分內容,應該花多少時間對待呢?怎麼快速弄懂表徵背後的意義?

  馬老師:

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這種表徵的原理和這種圖代表的意思,那麼以後就會明白了。當然,你也可以被動地接受作者說的結論、對數據的解讀。過一段時間,看熟了,就明白了。

  4. 開展一項新的研究方向,前期文獻調研之後,英文文獻看不懂,在看文獻的初期可以藉助翻譯助手嗎?這樣會不會不利於提高英文水平?

  馬老師:查閱單詞還行,但通篇翻譯成中文就不好了。讀博士、讀碩士,就是需要你能夠看懂英文的文獻的啊。循序漸進、多看幾篇,自然能適應了。

  5. 我現在一年級,在調研新課題時對某個方向需要解決的問題把握不太好,看綜述時會覺得已經有很多問題在被解決,不知道該從哪個方面入手。具體到某個問題的話思維有些侷限性,也沒有太創新性的想法,請問您對調研新課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馬老師:無從下手時,你應該有些外援“預先的輸入”或者“定調”。也許你的導師和師兄對這個課題的大方向更加清楚,因此你可以尋求他們的幫助。特別是師兄,有一些前期實驗,知道哪條路有黃金,哪條路是火坑。

  而且,做科研一般總是在實驗室現有條件下做的,最好能沿著一定的體系、思路,而不是跳開課題組的範圍另起爐灶。另起爐灶不是不可以,但容易遇到挫折,出現延畢的情況。

  我以前讀碩士期間,不知道科研點子的時候,就翻閱文獻,想到什麼點子,就馬上寫在紙上,積累了七八個點子後,與老師商量後,花少量時間進行初步嘗試,就是先看看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再批量合成樣品,做更系統的測試。哪個效果最好,就先做哪個點子,做到“管飽”(能發出一篇文章)。之後,再嘗試別的點子。

  換而言之,還得找一個岸先把輪船靠上去,而不能一直在文獻的海洋裡遊弋。

研究生在家如何提高文獻閱讀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