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疙瘩現代詩」苦瓜

幾千年

幾萬年

一苦到底

從不改變品質

你認準了

苦即是香的真諦

「解疙瘩現代詩」苦瓜


一席之地

是你用苦味兒掙來的

風格獨特魅力無窮

儘管你不太受歡迎

你是百味聖品

渾身長滿了詩意


你是孤傲的詩人

不做侍候俗人的奴隸

「解疙瘩現代詩」苦瓜


【附】苦瓜小知識:

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為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

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說:”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醃。┅┅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 即是說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末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為補之。其實吃苦瓜以色青末黃熟時才好吃,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為蔬。夏秋間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覺可口,不覺其苦。中國粵人以苦瓜切片,曬乾貯存,作藥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粵人又喚做涼瓜。苦瓜形如瘤狀突起,又稱癩瓜;瓜面起皺紋,似荔枝,遂又稱錦荔枝。

「解疙瘩現代詩」苦瓜

注:本詩由四為堂主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