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最新消息稱,10家歐美頂級銀行遭集體訴訟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受疫情影響,當前全球經濟環境普遍較為低迷,美股、原油期貨等市場也隨之跌宕起伏,而較為穩定的債券市場則成為多數投資者避險的目標市場。不過,即使是較為穩定的債券市場,在一些銀行的操作之下,也可以成為銀行操縱債券市場,收割散戶投資者財富的"韭菜地"。近日,有10家歐美頂級銀行正面臨"東窗事發"的困境。

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10家歐美頂級銀行被集體訴訟

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最新消息稱,10家歐美頂級銀行遭集體訴訟

根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4月21日,在美國的曼哈頓聯邦法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10家歐美地區的頂級銀行遭遇集體訴訟。訴訟名義是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串謀操縱9.6萬億美元公司債市場的價格長達14年時間,致使普通散戶投資者損失數十億美元。美媒指出,銀行一旦敗訴,將面臨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的罰款和賠償。

據瞭解,在美國,機構投資者通常進行的是"整數交易",公司債的單筆交易額超100萬美元;而普通散戶投資者一般進行的是"零股交易",公司債的單筆交易額則在100萬美元以下。

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最新消息稱,10家歐美頂級銀行遭集體訴訟

與我們平常生活中的買東西一樣,買大包甚至是整箱物品的總是要比單單買小包的要實惠的多。對公司債的承銷商也就是投資銀行而言,投資者進行"零股交易"利差收入會高出"整數交易"25%以上,最大化甚至可以達到300%。因此,投資銀行們更願意投資者進行"零股交易"。

於是,大規模拆分自家承銷的公司債券,誘導投資者進行"零股交易",成為這10家面臨訴訟的頂級投行心照不宣之事。在本次的訴訟狀紙中,起訴者更是詳細闡明瞭這10家投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實力、影響力和職能權力,將承銷的90%的美國國旗債券進行拆分,提高散戶的交易成本,獲得更多的利差收入。

截至目前,由於集體訴訟帶頭人只提供了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兩家投行多收交易費用的直接證據,這兩家投行對此也發表態度——將等待公司申明。其餘暫時未有直接證據的8家投行則拒絕置評。

全球資產劇烈波動,中國債券市場成避險地

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最新消息稱,10家歐美頂級銀行遭集體訴訟

儘管10家歐美頂級投行長期"店大欺客",操縱債券市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風險較低的債券產品確實是避險情緒濃厚的全球投資者的新寵。而由於中國全球率先取得抗疫階段性勝利,順利重啟經濟,全球投資者普遍看好中國債券以及中國股市的前景。

我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境外機構淨增持中國債券總規模達到597億元。

至此,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規模2.26萬億元。美媒也指出,中國債券大受全球投資者歡迎,7年中債收益率甚至大跌約7個基點。根據中國2020年一季度的公募基金,債券基金扭虧為盈,實現利潤近700億元。

操縱9.6萬億美元債市?最新消息稱,10家歐美頂級銀行遭集體訴訟

此外,A股市場也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北向資金大幅流入,國際化進程加速。根據全球最大指數公司之一的富時羅素,中國A股納入全球指數的因子由15%攀升至25%。

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指出,因疫情而動盪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中國將成為"資產避險國",並將中國股市評級從"持平大盤"(equal-weight)上調至"超配"(overweight)。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