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以色列和伊朗不但沒有舊仇,而且還有不太新但也不太舊的恩惠,至於後來的勢如水火只能說是造化弄人,形勢比人強啊。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世界上既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從這句話去看待解釋發生在世界上乃至身邊的每一件事。而讓很多人好奇的是:以色列和伊朗在地理上並不接壤,歷史上兩個民族也沒有仇怨,為什麼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就成了水火不容的敵人呢?

其實猶太人和伊朗人歷史上互有恩惠,一度成了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

——“巴比倫之囚”的伊朗恩惠

因為在2000多年前,猶太民族和波斯民族之間其實有著很深的淵源。 從人種上來講,猶太人屬於閃米特人,而伊朗人就是曾經的波斯人,屬於雅利安人。 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猶大王國被巴比倫王國打敗,猶太人成了奴隸備受欺凌壓迫。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征服巴比倫,被奴役的猶太人才得以成為自由之身重返家園,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事件。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意大利畫家弗朗西斯科·海斯的《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

當時的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除了給與猶太人自由外,還做了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就是把當年巴比倫王國從耶倫撒冷搶走的5400多件金銀器皿,都完璧歸趙交還給了猶太人。如此說來,曾經的波斯帝國不僅不敵視猶太人,而且正直寬宏,以至於居魯士大帝被很多猶太人看作是耶和華派遣給他們的“救世主”、解放者。

—— 伊朗巴列維時代和以色列的熱戀

早在巴列維王朝(1925——1979年)時期,以色列和伊朗雖然有些宗教因素上的矛盾,但是出於共同防禦阿拉伯國家和蘇聯滲透的原因,兩國早已結成“外圍同盟”。這個同盟不光在政治、軍事、外交上互相報團取暖,而且在經貿領域互通有無搞得風生水起。這個時候的以色列向伊朗出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技術,還向伊朗出口經貿產品7000多萬美元。而伊朗則不顧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的封鎖圍堵,雪中送炭向以色列出口石油和各種戰略資源。

——就是在兩伊戰爭時,以色列也是破冰堅持大力援助伊朗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使伊朗和以色列的關係一夜跌入冰窟,然而兩伊戰爭則把以色列和伊朗又緊緊地拉在一起。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就在兩伊戰爭伊拉克入侵伊朗之後的短短不長時間內,一份神秘的情報來到了伊朗軍政高官的案頭。裡面不僅詳細標註了伊拉克軍隊的部署情況,還包括了許多建議伊朗空軍立刻實施打擊的伊拉克目標(其中就包括伊拉克的核設施)。根據這份情報,伊朗空軍迅速行動,搶佔了戰爭的先機,避免了重大的損失。 而這份神秘的情報,就來自於世界大名鼎鼎的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這個時候的以色列、伊朗領導層,表現出了面對突發情況的高度理性和認同。以色列領導層堅定地認為:“相比於霍梅尼,薩達姆要危險十倍。” 於是以色列繼續不斷的給伊朗傳遞情報,並提供武器和零配件。本來強硬的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宣稱:伊朗與穆斯林的敵人打交道是為了伊斯蘭事業的長久利益。為了維護和擴大伊斯蘭的世界,伊朗可以不擇手段。 就這樣,兩伊戰爭開始的頭兩年,以色列就通過荷蘭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了兩億美元的武器和彈藥。在蘇聯沒有介入之前,伊朗有80%的武器裝備補充都要靠以色列。以色列軍事顧問還頻繁出入伊朗,為軍事決策和武器裝備建言獻策。 總計整個兩伊戰爭期間,伊朗通過第三方共向以色列購買了約25億美元的武器,伊朗軍隊的美式武器主要就是靠著以色列提供的零配件在維持。

那麼,以色列和伊朗的仇恨是怎麼堆積起來的?

首先,宗教的上的嚴重分歧讓以色列和伊朗無法調和。公元651年,阿拉伯軍隊徹底打敗了波斯的薩珊王朝,伊斯蘭教就成了國教到處推廣。 到了公元12世紀,波斯境內已是伊斯蘭教的天下,信徒廣泛,教派林立。 大家都知道的是,猶太人和穆斯林在宗教上是對立的,兩者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樣到了現在,伊朗糾集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初步構成了“伊斯蘭什葉派之弧”,圍堵以色列意味明顯,因此遭到了以色列方面的不遺餘力打擊、空襲。當然伊朗的雄心壯志也是沙特等遜尼派國家頗為忌憚的狀況,因此近年來這些國家有靠近以色列的趨勢。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其次,以色列的世俗化治國理政和伊朗的政教合一水火不容。以色列立國以後,儘管很重視猶太教,但它推行的卻是世俗化路線,國家發展走的是美歐式的資本主義道路。而伊朗境內一反巴列維的“白色革命”,代之而起的是重新嚴格執行的伊斯蘭教法,特別是新上臺的伊斯蘭教領袖霍梅尼極端仇視猶太人,提出了“必須要毀滅以色列”的口號。

再次,中東地緣政治的爭奪讓伊朗對以色列恨之入骨。除了宗教立場不同之外,以色列還佔據著伊斯蘭教徒心目中的聖城耶路撒冷,這是霍梅尼絕對不能容忍的。而後來美國的扶持以色列則加劇了伊朗的仇恨。多年來,伊朗認為美國偏袒以色列是導致中東亂局的根源,當然伊朗要不遺餘力拔除以色列這個代表美國利益的釘子。伊朗人的邏輯是這樣的:雖然我打不過美國,但是我能打以色列。只要美國欺負我,我就去欺負以色列,誰讓他是美國的鐵桿小跟班呢? 所以伊朗在軍事和外交上一直仇視以色列,對以色列的存在藐視加謾罵,甚至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多次表示”要將以色列從世界地圖上抹去“。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另外,伊朗為了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必須把以色列樹為“共同敵人”的標靶。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雖然都和伊朗一樣信奉伊斯蘭教,但是派別卻有所不同。 伊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什葉派大國,其他國家大多屬於遜尼派。宗教之間的派別紛爭很多,往往會引發巨大的矛盾。為了使自己不被阿拉伯國家孤立,伊朗必須納上一張“投名狀”。 因之,以伊斯蘭宗教大義相號召,代之以波斯人與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差異就成為伊朗的最佳選擇。而以色列這個共同敵人確實兇悍善戰,成了阿拉伯人屢敗屢戰打不死的“小強”,伊朗正好接過大旗替天行道,可謂善之善者也。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最後,伊朗作為中東地區舉足輕重的大國,稱雄中東的好事往往被以色列壞掉,伊朗必欲除之而後快。而對於以色列而言,信奉伊斯蘭教的伊朗也會對以色列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尤其是近年來伊朗日思夜想企圖一舉擁核,更成了以色列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目前看來,伊以安則中東安,中東安則天下安

這麼看來,中東問題實則大多是以色列和伊朗的問題。

本來呢中東問題是阿以問題,圍繞阿以問題的是巴勒斯坦地位和建國問題。只可惜近年來中東大國各懷心思,伊朗一心要爭當中東霸主,醉心於打造“伊斯蘭什葉派之弧”;土耳其野心更大,不光要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而且更要復興奧斯曼帝國榮光,因此出兵敘利亞,染指利比亞內戰東進西出,不惜兩線作戰;沙特、埃及、阿聯酋等與以色列漸漸有媾和之勢……只剩下巴勒斯坦人形單影隻徒喚奈何。

何以伊朗和以色列往日無冤,如今卻勢如水火?

這個時候跟以色列對戰的似乎也只剩下伊朗人,敘利亞戰場、伊拉克國內、黎巴嫩、巴勒斯坦到處都有伊朗人的身影……

冤家宜解不宜結。中東問題剪不斷,理還亂,然而美國的霸道蠻橫又亂上添亂。特朗普上任後一連串的中東政策宣佈,諸如遷館耶路撒冷、承認戈林高地是以色列領土,特別剛剛披露的“中東世紀計劃”,又把中東問題的火藥桶點燃了。以色列和伊朗爭鬥方酣,連土耳其又加入進來,真是“亂紛紛唱罷又登場”,亂花漸欲迷人眼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