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魏明帝曹叡臨終前選曹爽、司馬懿為託孤大臣。

曹爽的父親曹真和曹丕一起長大“太祖哀真少孤,收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曹爽又和曹叡是青少年時期的玩伴,“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謹重,明帝在東宮,甚親愛之 。”父一輩子一輩的交情,身為曹魏宗室且和皇帝關係親密,曹爽當然受信任。曹爽出生年份不詳,但應該和曹叡的年齡相仿,託孤之年最多不超過四十歲,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正當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之時。已經六十一歲的三朝元老司馬懿經驗豐富,無論軍政還是外交都處理的恰到好處,並且司馬懿功勳卓著,對曹魏朝堂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曹叡還是信任司馬懿的


曹爽和司馬懿各有千秋,如果兩個人能夠通力合作輔佐少主曹芳,何愁曹氏江山不欣欣向榮,事實上他們也有過一段蜜月期,“初,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爽以宣王名重,亦引身卑下,當時稱焉。”可是好景不長,託孤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兩個利益集團或幾個利益集團之間的事,如果皇帝沒有能力平衡,託孤大臣們分裂是早晚的事,這不僅僅是曹爽和司馬懿的問題。參見同時代蜀漢託孤大臣諸葛亮和李嚴,東吳託孤大臣諸葛恪、孫弘、騰胤、呂據、孫峻等人。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即使是諸葛亮也容不下李嚴


權力誘惑本來就大,更不要說大權獨攬的魅力了,曹爽開始了架空司馬懿的步伐,先給人家變太尉為太傅明升實降,又極力打造自己的班底,弟弟們控制內外禁軍,親信們掌握朝堂信息。曹羲、曹訓、曹彥、夏侯玄、何宴、鄧颺、李勝、丁謐、畢軌這些人都是公開的曹爽一黨,他們自我感覺在權力、人才方面都超過了司馬懿,只是差了一些“威名”,“威名”的問題好解決,不就打一場仗的事兒嗎。“颺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勸使伐蜀。”所謂的這一場仗就是駱谷之役。


駱谷之役簡介。

時間:244年3月到5月。地點:長安通往漢中的駱穀道。參戰方將領:魏國曹爽、夏侯玄等,蜀漢費禕、王平等。參戰方兵力:魏國近十萬人,蜀漢三萬人。結果:蜀漢大勝。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伐蜀各條線路簡圖

子午穀道、斜谷道、駱穀道三條可進漢中的必經之路,曹爽選擇了距離最短的駱穀道,急於求成的他還加快了行軍速度,前鋒太快導致後勤給養跟不上,“關中及氐、羌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關於這場仗打還是不打?曹爽內部都爭議不斷,參軍楊偉和鄧颺在陣前竟然吵了起來,都想致對方於死地,大家各自為政。提前被曹爽一黨定性為必勝而且能“立威”的戰役卻在各方面都沒有準備好。


蜀漢名將王平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採用“因山為固”的措施,阻擋了敵軍的進程,減弱了曹魏的銳氣,一直堅持到費禕援軍的到來,蜀漢軍隊上下一心保家衛國,不僅防守還主動出擊,“費禕進兵三嶺以截爽。”要不是曹爽命大,恐怕他都難以回到洛陽。最終,駱谷之役成了三國以少勝多的非著名戰例。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戰爭不是遊戲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露出來了。曹爽不只敗了而且敗的非常慘,“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羌、胡怨嘆,而關右悉虛耗矣。”機關算盡勞民傷財換來了一場大敗。魏國前後一共進行了三次伐蜀戰爭,230年曹真伐蜀,因為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雨,棧道斷絕無法行軍,被迫撤退。

263年秋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大軍伐蜀,同年劉禪出城投降,蜀漢滅亡。244年曹爽主導的魏伐蜀是唯一的一次失敗。對手蜀漢也多次進行北伐,無論諸葛亮“出祁山”,還是姜維“伐中原”,他們最多算是威脅了魏國的西線邊防,並沒有撈到多少實惠。在魏蜀兩國邊境的拉鋸戰中,總的來說,蜀漢想勝不易,北魏想敗很難,曹爽在“很難”中卻結結實實的大敗了一次。


曹爽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駱谷之敗的影響。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曹爽本來拿著一手好牌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法則尤其適用於笨人,何況曹爽還不只是笨。老老實實在洛陽做他的大將軍多好,非要帶兵伐蜀,紈絝子弟以為消滅敵人就像做遊戲那麼簡單,曹爽一開始就沒想過會敗,所以他選擇了最短路線而且要急行軍,遇到困難了不知所措,被截擊則慌不擇路,身為大將軍沒有一點策略,沒有策略會用人也行啊,看看曹爽身邊的人,何宴、鄧颺、李勝、丁謐、畢軌都是徒有虛名之輩,“明帝以其浮華,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復進敘,任為腹心。”做領導可以不會做事但必須會用人,參軍楊偉要殺亂出主意的鄧颺,曹爽的表現竟然是不高興,並且沒有做出任何裁決,他既不會做事也不會用人,還帶有“勝驕敗餒”的紈絝勁兒,出征之前意氣風發,敗陣之後垂頭喪氣。駱谷之敗使曹爽個人能力受到極大質疑,同是託孤大臣,人們不禁在心中要拿他和曾經在此地戰鬥過的司馬懿做比較。


時任雍涼都督的夏侯玄是曹爽一黨的核心,“玄以規格局度,世稱其名。”在曹爽的親信中表弟夏侯玄最有才華,並主持了“正始改制”,但經駱谷一役暴露出了夏侯玄軍事指揮上的缺陷,內政天才只會紙上談兵。“玄代濟,故不能止絕人事,及景王之代玄,整頓法令,人莫範者。”夏侯玄能為國家設計藍圖卻不能禁止軍隊中的賄賂之風,駱谷之戰最後還是聽從了司馬懿的建議才不至於全軍覆沒。“與曹爽共興駱谷之役,時人譏之。”連人才中的核心夏侯玄也不過如此,更何況其他所謂的人才呢?曹爽的人才班底都是誇誇其談的名士而已。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曹魏後輩公認的才子夏侯玄

前方將士中的有識之士開始思考久經沙場的郭淮是曹爽的前鋒,他親眼目睹了曹爽指揮上的失誤,駱谷之役回來,郭淮升官了,“還假淮節。”看來他在那場慘敗中立了功,時任幷州刺史的陳泰守住後方,也聽說了前線的情況,在雍涼一線的舊人都有感慨,跟著大將軍曹爽打仗有點憋屈。後來的孫禮也任職幷州刺史,在上任前去看望司馬懿,“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託,下建萬世之勳。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社稷將危,指的是曹爽當政,孫禮憂心國家的未來,希望司馬懿能夠勇挑重擔。


司馬懿本人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同是託孤重臣,司馬懿一步一步遭到打壓,到駱谷之役前基本上到了靠邊站的境地,曾經在西線統帥千軍萬馬禦敵諸葛亮,如今連個不能打的建議都沒人聽,

“颺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勸使伐蜀,爽從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英雄最恨無用武之地,有經驗有能力卻沒有平臺,而且人家時時處處都在防著自己,怎麼辦?既然人家不聽,就不要瞎說實話,自駱谷之役後,出於自保,司馬懿基本上隱退了,但不甘心的隱退其實是暗中觀察,“且止,忍不可忍。”司馬懿回答孫禮問題的同時也告訴自己下一步應該怎們做。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示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駱谷之役還使司馬懿全面認清了曹爽及其團隊的能力,他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一群紈絝子弟把打仗當做兒戲,盲目的自信就是無知。駱谷慘敗卻沒有人受到懲罰,曹爽依然是大將軍,夏侯玄依然是雍涼都督,何宴、鄧颺、李勝、丁謐、畢軌等人該幹什麼幹什麼,甚至還加官進爵,這就更加助長了曹爽一黨的囂張氣焰,不就是打了一次敗仗嗎?無非是威名沒有立成,能逃回來就算成功,值得喝酒慶祝。在外邊立威名哪有在家裡聽音樂快樂,“爽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後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看來曹爽終於想明白了。驕奢淫逸消磨了曹爽的意志,以至於在高平陵之變後,他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駱谷之役後,司馬懿才準備取代曹爽。

假設司馬懿早有取代曹爽之心,駱谷之役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為什麼要等到五年之後的拜謁高平陵呢?而且比較起來好像駱谷之變比高平陵之變更容易。


先把皇帝掌握在自己手裡。曹芳不僅年少而且不是曹叡的親生兒子,沒有什麼外戚背景很容易控制,託孤大臣曹爽不在,另一位託孤大臣司馬懿控制曹芳名正言順。駱谷之變,曹芳和司馬懿在一起,高平陵之變,曹芳和曹爽在一起。皇帝掌握在誰的手裡,誰就有政治上的主動權。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曹芳也不適合做皇帝


軍事力量很重要。駱谷之役的前幾個月司馬懿帶兵進攻東吳,諸葛恪望風而逃,這也是司馬懿在曹爽當政時期的最後一次帶兵,此時他距離兵權還不是很遠,有條件發動駱谷之變。五年之後,已經告病的司馬懿突然從床上坐起來發動高平陵之變,要不是曹爽一黨不得人心且判斷失誤,恐怕司馬懿不會那麼容易得手。


駱谷之役,曹爽及其核心團隊遠在駱穀道上,拜謁高平陵,曹爽及其核心團隊近在洛陽城邊。況且駱谷之役失敗了,曹爽是逃回來的,他只顧著自己的性命,司馬懿有更多的準備空間。拜謁高平陵,曹爽只是去掃明帝的陵墓,什麼時間去什麼時間回?帶上哪些人?家裡要不要留下重要人物?政變之後曹爽會不會反擊?他們是否去許昌?等等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相較而言,高平陵之變的風險更大。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一個不小心,曹爽可能就回不來了

駱谷之役前,即使是曹爽也要給四朝元老司馬懿的面子,為什麼會發生“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這樣的事情呢?因為當時司馬懿的威望確實非常高,他發動駱谷之變,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但後來司馬懿退隱,選擇“忍不可忍”,司馬懿本人和他的親信知道隱忍的必要,可其他人不知道啊,尤其是夾在曹爽和司馬懿之間的派系,將近七十歲的司馬懿不理朝政是因為生病了而且聽說病的一塌糊塗,大家沒了主心骨兒,

到高平陵之變前一定會喪失一部分原本支持司馬懿的人。


駱谷之役的前五年,大把的時間和機會擺在司馬懿面前,可他沒有珍惜,被後輩曹爽逼的節節敗退,駱谷之役的後五年,司馬懿開始積蓄力量,由忍氣吞聲變成了忍辱負重。駱谷之役徹底改變了司馬懿的想法,領尚書事的權力被剝奪了,帶兵打仗的權力被剝奪了,連建議都不被採納,駱谷之役能不能打,難道還有人比他司馬懿更清楚嗎?誰知道既蠢又笨的曹爽還能再做出什麼事情來?為國也好為家也罷,司馬懿準備取代曹爽了。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四朝元老司馬懿把想法埋在了心底


結語。

歷史不能完全用結果推導過程,如果那樣做會忽略人性的複雜。從司馬懿子孫後來的表現來妄加揣測司馬懿當初的動機是不正確的,三馬食槽、狼顧虎視這些都是用結果推導出來的過程,沒有多少可信度。同時期的蜀漢大臣費禕關於高平陵之變寫過一篇《甲乙論》,即使司馬懿勝利了,敵人費禕也沒有明確指出司馬懿的野心,只是甲乙兩種觀點的討論而已,更何況魏朝本國人呢?如果當時大家都認為司馬懿要篡位,淮南三叛就不會一波一波的來。歷任兩朝託孤大臣,明帝臨終前執其手囑以後事,無論軍政還是外交,司馬懿都變現的可圈可點。所以在駱谷之役前,司馬懿沒有想過取代曹爽,他只是想做好自己託孤大臣的事情。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蜀漢大將軍費禕的《甲乙論》更客觀


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條件並不成熟,只不過找到了一個曹爽外出的機會,其中的可變因素太多了,司馬懿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道理,高平陵之變的風險不小。相比之下,如果發動駱谷之變勝算更大,可駱谷之役前的司馬懿還沒有想過要取代曹爽,駱谷之役後當他看到曹爽的表現才下定決心取而代之,他也後悔錯過駱谷之役的大好機會,但後悔沒有用了。司馬懿只有隱忍下來躲在暗處觀察,失敗的曹爽已經回到洛陽,司馬懿就開始像獵人一樣等待,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五年,已過七十歲的司馬懿等不了了。

司馬懿取曹爽而代之的想法始於駱谷之役

萬一曹爽聽了“智囊”的妙計呢


人的心理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很少人會想別人為我做過什麼,很多人會想我為別人做過什麼,想的時間長了心理就會不平衡。沒有人計算司馬懿對魏朝的貢獻,卻有人盯著司馬懿手中的權力,站在司馬懿的角度他會怎麼想?“告訴你們駱谷之役不能打你們偏要打,打了敗仗還不承認錯誤,反倒變本加厲的提防我,我也不容易,我也很鬱悶,索性不和你們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