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中讀懂穀雨: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七言詩》清·鄭板橋。

賞析:每年的清明和穀雨,公曆是在4月5號到4月20號之間,這個時候天氣晴和,雖然有雨水,往往滋生著植物噌噌的漲,也是春天最酣然的時候。比如傾國傾城的牡丹花,就是這個時節開放。穀雨時分,將春天推往又一個高潮,此時櫻桃成熟,新茶上市,漫山遍野的綠色。

這個時候不風不雨的天氣,正好翠竹亭亭好抽節,傍晚有點微涼的時候客人到了,於是鄭板橋泡了新的松蘿茶。攤開宣紙,畫上蕭蕭竹子。鄭板橋和友人邊喝著茶,便彷彿自己是坐在山邊竹叢裡。

穀雨前後,大好春茶上市,詩人和朋友品嚐香茗,看看“不風不雨”的好天氣,院子裡的亭亭翠竹,興致來了畫幾筆山水竹枝,這才是人生的樂趣啊!

在古詩詞中讀懂穀雨: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今天4月19日穀雨,這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穀雨的天氣最主要的特點多雨,有利於穀物生長。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氣溫升高較快。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泡水飲。

在古詩詞中讀懂穀雨: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鄭板橋(1693-1765),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談到鄭板橋,就繞不開一個“竹”。鄭板橋的畫,鄭板橋的字,鄭板橋的詩,都離不開“竹”。就連寫穀雨,也要扯上心愛的“竹”,才好下筆。

竹子,是鄭板橋一輩子的摯愛。它賦予鄭板橋藝術上的靈感,培養正直清高的性格,擺正對待生活的態度,形成蔑視權貴,桀驁不馴的文人品格。

在古詩詞中讀懂穀雨: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個詩的題目比較長,題目叫《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鄭板橋在山東濰縣擔任知縣的時候所寫的。​

釋義:在衙門裡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裡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其實,這些並不只是對自己說的,乃至天下所有的父母官。詩人是在呼籲同仁,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時刻放在心頭。末句一語雙關,既照應了題畫的主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

這首詩的背後,彰顯著濃濃的民本思想,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的體現。當今時代,需要的正是鄭板橋這樣一心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好官。

在古詩詞中讀懂穀雨: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揚州廉政廣場

鄭板橋的家鄉揚州,有一個以廉政文化為題材的永久性市民廣場。它以清代廉吏張伯行、“揚州八怪”鄭板橋為素材,揚州出土的古銅鏡為藍本,通過春風亭、板橋石、古銅鏡——“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三組景觀建成。

板橋石:廣場上還聳立著一塊巨石,南面有鄭板橋石刻像,東面刻著鄭板橋生平簡介,北面是鄭板橋著名的愛民詩篇:“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揚州廉政廣場緊扣古城歷史文化背景,精心選擇揚州歷史上最具廉政教育意義的人物和故事,賦予廉政主題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美觀大方,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獨具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