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輝村油菜花節

#寶雞頭條#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村油菜花節

、陵輝油菜花

在永利待的實在太久了,徜徉於藍天白雲和永利花海愜意中,忘記了時光。也是因大棚黃瓜口感真不錯,既解飢又解渴,大家吃得興起時,金臺區政協副主席嚴曉霞女士前來催促道:“陵輝那邊已經等不及了,下午還有兩家呢!”我們便匆匆告辭永利村。

大巴車載著我們一路向塬下馳去,彷彿從仙境又回到了人間,沿中山路到西關後,又順著勝利塬坡一路直上,北坡公園短短一二十年的治理,松柏蔚然成林,已經為寶雞市送去了上好的氧氣,行走其間,頓覺心肺暢順,不愧天然氧吧的稱號,也是寶雞市獲得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重要元素之一。

Z字形道路直通道教聖地金臺觀和圍著它打造的太極園,人常說,金臺觀,離天一拃半。可見大家對它的喜愛,其實它渭河南岸秦嶺上的雞峰山高度不能比,可能因離城比較近,上塬就叫上山,它的地位就相當於北京城裡的景山一樣。上得塬來,心曠神怡,寶雞市一覽無遺,市區在下場的穀道裡伸展,渭河穿城而流淌。

勝利塬是最早開發的,因民俗村而帶動了一大片,繼袁家村後最火的一個,西府老街的入駐更讓勝利村名揚幾個省,一場疫情是全國按了暫停鍵,往日裡人聲鼎沸的現象也沒有了。陵輝村就在山樑後邊,山樑這邊埋著大唐秦王李茂貞,陵塬因此陵而得名。繞著寶陵村而上,溝對面永利村依然再向我們招手,一條長壽溝將同一個塬分為兩半,東塬這邊相對經濟發達。車子在七轉八轉當中就到了陵輝村,滿眼的黃已出現在了坡梁之間,因陵輝去年已經搞過一屆油菜花節了,相對於永利村經驗豐富,宣傳上已經走在前面了,它和永利最大的區別就是,這裡是塬的內陸地,溝坡梁地形呈梯臺田,有層次感,小婺源之稱;而永利規模大,塬地呈平展展,不一油菜花為單一項目,季季有花看。

已到飯口,村上帶我們到新建廊亭上,既可賞花又可吃飯,看來今年確實加大力度了,花間和廊亭上吃飯的人不少,人出來不是為了看花,吃飯也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帶動了鄉村經濟。飯菜都是鄉村常見的食材,苜蓿、薺薺菜、香椿、雞蛋,都很新鮮,入口就化,唇齒間留股清香,那鍋盔夾綠辣椒最是喜歡,辣的爽口辣的過癮,吃啥都感覺香,微風吹來,汗珠順脊背淌下來,猶如泡了個桑拿。再咥上兩碗酸辣攪團,咦,人間再沒別的美味了,舒服!嗬,又是一盆臊子面,竄香直往鼻子撲,剛撂下的筷子,禁不住又拿起撈了些長面,吸溜又是一碗,這平常吃飯沒味,今天咋都這麼香!

吃飽喝足,開始轉了,遠山的黑,近處的麥苗的綠、油菜花的黃、天空的藍、雲朵的白,整個一個五彩的世界,我們行走其間,宛若自己就是神仙,夫復何求!一處處,一綹綹,全做足了文化,那木長亭裡,全掛著徵集來的詩歌。美女們心兒早飛了,顧不上聽張書記的介紹,直接去擁抱一朵朵油菜花,如蜂兒、蝶兒。坡坎前有二三十米 的觀景臺,人在其上,萬花在腳下,如臨風就要飛,真是忘憂臺,在圓形八卦柱一樣的榫卯處,是一長長的鐵鏈所繫著輪胎,人兩手抓住兩旁鐵鏈,腳下是鐵鏈上的輪胎,這真的是鍛鍊智力和體力,常年不鍛鍊的我們走起來很費勁,一不小心還會掉下去,既要協調性,又得雙手抓得牢,幾十米幾十人上面晃動的大,確實夠刺激,下了鐵鏈,前面是一被磨盤大的彈簧鐵板,六七人站在上面,越晃動人抱不斤,會隨時掉下來,旁邊緊挨著是一高大的鞦韆,更像是一個吊著的船,上面可同時站七八人,同時用力,非常過癮,耍完這些,馬路對面,主要的是農耕文化園區。

往東看,蟠龍塬和它對峙;往南望,秦嶺就像一道巨型屏障從蟠龍塬和秦嶺之間的豁口看去渭河就像一條巨龍是山谷間行走。

說起農耕文化,寶雞最有資格講,寶雞是炎帝故里,炎帝就在姜水河畔教民萬物,也是農耕立身之本。中國是有著漫長的農耕歲月,而短短几十年工業化進程,已讓我們有些陌生了,今之展現眼前,既是教育,又是回憶,那碾盤那轆轤那井那田,一幕一幕的浮現。

而我又想到了縣功那山,縣功鎮本和金河一衣帶水,同吃金陵河水,同等的地貌,金河的工業發展好,又來反哺農業,更是金臺區區委領導高瞻遠矚,將工農齊頭並進的好決策施在實處。

金河鎮和縣功鎮的最大區別是兩個區,區決策者觀念不同,本來縣功鎮有很好的前途,近兩年錯過了好幾個機會,去年縣功鎮陳家莊花海只是一個個人的行動,區區幾十畝地,還沒有整體規劃,顯現了它的引領價值,五一藍香芥盛開,輻射西北五省及周邊好多城市遊客湧了來,一時縣功花海網絡叫的特別響,政府並沒有注重它的品牌效應,而別處政府及個人取經者絡繹不絕,致使流失,讓人特別惋惜。縣功曾是絲路節點,故吳山縣城,交通尤其重要,也是寶雞市的後花園,可惜沒有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引領,上世紀八十年代上王蘋果曾叫響全國,那個品牌的倒塌,讓多少人嘆惜!縣功的優質資源很多,各自為政,一盤散沙,擰在一塊,聚全區之力打造,不一二年,又是另一番景象!必須壯士斷腕,才能重整旗鼓,騰飛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