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下的思考

文 |耕多

茅盾文學獎下的思考

茅盾文學獎十屆共四十八部(包括第三屆兩部榮譽獎)作品,我沒有全部讀完,僅十多部而已,但是每一屆的獲獎作品都有涉及。我的感受是:如今的茅盾文學獎縮水很嚴重。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時,我恰好在書店閒轉,得此消息,三兩步便至我熟悉的文學區,最終選了本梁曉聲先生的《人世間》。之所以選梁先生的書,是因為高中時曾讀過其作品《雪地上的足跡》,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躍然紙上,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母親慈祥的面孔至今仍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可是此書卻讓我越“啃”越不對味兒,我鼓勵自己:可能是“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邊”吧!於是便堅持讀下去。讀了將近二百頁時,我暫時放棄。

與此同時,我產生了一個很狂傲的想法——如果此書都能獲獎,那中國有半數從事文學寫作的人都可以獲獎!靜了一會兒我收起了我的狂傲,可能只是此書無法引起我的共鳴而已。況且我沒有讀完全書,因此也無法窺其全貌,如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所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遺憾的是,即便如此也沒有讓我停止寫下自己對此書(一百多頁)的評價:文字粗糙不細膩,語言拖沓不緊湊,邏輯紊亂,對同一個人物的描寫在短短一百多頁的篇幅之下就出現了偏差。看似鴻篇鉅製,媒體也不吝其言誇之,實則遠不能與早期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相提並論,屬“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細觀近來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好像以“長篇鉅製”(動輒就是兩三本一兩百萬字)居多,且作品背景“一如既往”。我不禁感嘆,茅盾文學獎從何時起竟然要以字數多寡取勝?茅盾先生的期望在哪裡?文學的進步在哪裡?時代的文學作品在哪裡?會出自時代青年之手嗎?

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讀完全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茅盾文學獎下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