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稟雲水之精靈,毓山川之俊秀。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有一個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寨——龍湖古寨,龍湖古寨坐落在古潮州交通大動脈——韓江的下游西邊,自古是一大碼頭商埠,經濟發達,出了不少商界奇才。一彎韓江水,多情地環繞著這個千年古寨。走在彎彎曲曲的小巷,踩著光滑的青石板,審視著斑駁的牆壁,端詳著一塊塊磚瓦。街邊民居斑駁古舊,歲月留下的印痕烙滿屋牆。這裡沒有喧囂,只有寧靜和時光流逝研磨出的滄桑味道。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在潮州人的記憶中,龍湖古寨是一個有著濃濃書卷味兒的小城,怪在這能商善賈之地,卻無銅臭之味,反而翰香四溢,尚文重教。據說,明代潮州文科狀元林大欽就是在龍湖古寨三街六巷的客巷出生的。古色古香的老宅,遺落著千年前宋代先人的如煙過往。那隨著微風輕輕擺動的千萬條老榕樹的絲絛,越過歲月的浩瀚。漫步在悠長的青石板小巷,曲折婉轉間,不經意的轉身,就是一個千年的穿越。在潮州人的心底裡,龍湖古寨是盤根錯節的故鄉情結,盤繞著那數不清的“酸甜苦辣”往事。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一、酸:無兒無女無家人,客死他鄉一先生

道統何殊梧桐,名山一席,扶風自昔賴先生。

文明肇啟韓水,舊跡千秋,化雨猶及施我輩。

龍湖古寨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古寨,光是書齋就有28處。據《潮州府志》和《海陽縣誌》記載,有據可考的進士、舉人,龍湖古寨就出了69位。著名的有潮州歷史上唯一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姚宏中,明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御倭名將、廣西左布政使劉子興,被譽為潮州前七賢之一的太卿成子學,一門三科甲的夏建中、子夏宏、孫夏懋學,一代名吏肖廷玉等。這一切無不跟龍湖古寨先祖“尊師重教”的精神理念有關。而龍湖寨的侗初師祠和龍湖書院應該是這一精神的集中體現。從龍湖寨的整體建築規劃來看,整座村寨像龍形,以龍湖書院為龍頭,侗初師祠為龍尾,寨前兩棵榕樹為眼,其他民居宗祠商鋪節次鱗比地分佈。

龍湖古寨有56座宗祠,位於古寨北門旁的侗初師祠,是潮州獨一無二的“先生祠”。潮人管醫生叫先生,管堪輿師叫先生。醫生和堪輿師之所以被稱為先生,是因為他們關乎人的生死。近於賢者先知,而教師歷來也被潮人稱為先生。雖然“先生”一詞來自古漢語,但是現代漢語裡“先生”的稱呼卻成了泛稱。侗初師祠的門匾上清晰地寫著“侗初師祠”,然而當地人卻不這麼稱呼它,而是稱“先生祠”,這多多少少有幾分龍湖人對“尊師重教”的尊崇之味。書院在全國各處並不少見,但師祠卻是鳳毛麟角,侗初師祠是潮州的“獨一無二”。王侗初並非潮安當地人,但他的龍湖學生卻在古寨裡為先生建了一座祠堂,世代紀念;而建祠堂的7個人,居然是7個姓氏。“潮安七先賢,尊師立祠堂。美德播四海,儒學天下傳。”這種“奇事”在國內也絕無僅有。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侗初師祠

原來,明萬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年間,王侗初來到龍湖寨。究竟是怎麼過來的,現在誰也說不清楚。據考證,王侗初“自高祖由閩入潮”,他的父親王國俊是明萬曆元年(1573)歲貢,也就是從各府、州、縣學中升入國子監讀書的保送生,後來還當過天河縣的縣令。王侗初老師在龍湖古寨教授過肖世欽、蕭翼乾等學生,學生大都成了當地有名的秀才。王侗初無兒無女,學生們感念老師之恩,為他養老送終。據《王公侗初師祠記》碑刻記載:“先生王侗初,來我鄉執教,授徒八人俱皆成名。先生歿於吾鄉,徒念師無嗣,為之立祠。謝大伯無後,另立神主配祀師祠。”侗初師祠裡供奉著3塊牌位,王侗初先生的,王侗初先生的父親王國俊的,還有一個是8名學生之一謝林的,因為謝林也無後,便一同放在祠堂祭拜。可知侗初師祠是王侗初的其他七個弟子(因謝氏先逝)學業有成之後為紀念先師而立的,這是一種非官方、非宗教的自發行為。

到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初秋,王侗初學生的後裔對祠堂進行修繕,邀請時任潮州知府周碩勳撰文紀念。周知府剛開始沒有答應,認為“王生既非大儒,又無功桑梓與鄉”,設祠祭祀,“不合於禮者也”,這事兒就放下了。後來某一天,王侗初學生的後裔們聽聞周知府要路過龍湖,於是懇請知府大人到侗初師祠看看。看到祠中供奉的三個靈位,周知府深受感動,對後人思念先祖“並及其祖之師,因祖之師而並及其師之父,且使無後之友生亦得附祀於旁,一堂之上父子師弟”這種“尊師重教”代代相傳的美德大為讚賞,終於“樂為之記”,欣然提筆撰寫了《府憲撰給碑記》。

潮州是一座有魂的城市,它的魂就是一縷書香。在宗祠林立的龍湖寨,龍湖人秉承光宗耀祖的傳統思想的同時,也沒忘記這位為龍湖子弟成才而蠟炬成灰的落魄教師,他們非但沒有忘記,還大膽地給這位老師立祠。因為在古代只有聖人、貴族、官僚方能立祠,給一個沒落文人立祠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但尚文重教的龍湖人才不管這些,他們非但要蓋師祠,而且還要“每年春秋二祭,使不絕其食,更置祠田,使歷久不衰”,這一祭就是400多年。由於歷史滄桑,目前侗初師祠已大門緊鎖,謝絕遊客觀賞。唯存有碑刻《王公侗初師祠記》,見證該祠存在的歷史。據祠記載:“…百多年後,後世七姓子孫,於乾隆壬午初秋,呈請潮州府臺,撰給碑文,勒石記事,以隨久遠。”可知該祠建於明末清代乾隆年間重修。距今至少400年。

龍湖寨的先祖們自始至終都把“尚文重教”這一理念貫穿於整個村落的設計,並以此來教育子孫,使“尊師”精神得以傳承。龍湖寨這條巨龍也憑藉這股尚文重教之風,騰雲駕霧,穿越滄桑,歷久長盛,傲視一方。作為一名潮州人,我為400年前先祖們的“尊師”精神感到無比自豪。正是因為這種精神長存,才有四百年長盛不衰的官商重鎮,才有探花姚宏中、布政使劉子興、御史夏懋學、詩人黃衍啟等眾多文人名士。其實,龍湖寨的侗初師祠只是潮人“尊師重教”精神的一個縮影。自古以來,尊師重教就是潮人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務農為生或是經商為業或是達官貴人,都對“先生”充滿敬意。於今來看,讓王侗初老師和龍湖人的祖宗並列於鬧市之中供人景仰膜拜。在我們這個以孝道作為立國立人之本的國度,也只唯有潮州人敢“鋌而走險”把“天地君親師”的孝道精神淋漓盡致地發揚光大!

二、甜:龍湖酥糖甜無粕,入嘴即溶書冊糕

在深深曲曲的龍湖古寨陌巷裡,有一絲清甜的飄香,宛如隨風盪漾的絲綢一般,輕輕劃過每一個到訪客人的鼻尖。聞著越來越濃烈的誘人飄香,漫步在幽幽的石路上。傳承了百年的小吃,噙齒的酥香,傾心的甜味,在我的口中,一點點地融化,一點點打在心房,很甜很甜!在龍湖,人們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市頭龍湖酥糖和燉糕,市尾竹筍風來朵(龍眼),三英做魚臍(魚苗),閣洲出米篩,湖邊做燈籠,沈厝出老爺(木雕神像),鸛巢種柑桔,土頭出毛筆。

龍湖酥糖是潮安區龍湖鎮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歷來以其酥脆香甜無粕而聞名,清香不膩,入口即化,成為居家食用及送禮佳品。龍湖酥糖熬煮融入了香甜惹味的蔥花、豬油、麥芽糖等為原料的糖漿,將火候適中的糖漿倒入盛器進行隔水降溫,至糖漿成糯米餈狀時,帶著5分的溫熱,“8”字形的扭轉迅速上架拉酥,拉酥時須趁熱反覆拉扯,快準狠的手勢搭配柔剛並進的臂力,直至糖漿變得瑩白透亮,黏連而有筋道均勻地裹入烤熟的花生米粒,用擀杖來回地滾動壓平形成一塊精心雕琢的大理石,酥糖方能香脆可口。最後,伴著有節奏的利刀霍霍,酥糖變成了規規矩矩,大小如一的長條和可愛小巧的方粒。這不僅要準確地把握那火候與時間,還要配以熟練的頗有技巧地攪拌,翻轉,隔水降溫。龍湖酥糖每一個製作步驟,都極其講究,傾入了製作者十二分用心在裡面。堅守著世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酥糖手工藝,龍湖人用一雙雙勤勞的手,兢兢業業地傳承和宣揚著這百年小吃。鑲嵌著金黃的花生米,鬆軟而帶著小孔的龍湖酥糖,入口酥鬆脆爽,咬起來咔擦咔擦地響,清甜與醇香在齒間化開。嗯,好好食!其實像酥糖這種植根在每個潮州人記憶裡的美食,它就像是一位熟絡的親人,裝著許許多多潮人的中秋回憶。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龍湖酥糖和龍湖燉糕

而在龍湖,還有另一種中秋記憶,那就是龍湖燉糕,潮州人亦稱“書冊糕”。何謂書冊糕,其實是為紀念抗擊匃奴而得名。元番入住中國後,把漢人當奴隸看待,並沒收漢人利器,三戶互養一兵,月稱體重,輕則罪罰。漢人結婚,花燭之夜應由先行同房,稱為“賞喜”。漢人被迫反抗,趁中秋佳節前夕互送糕點將起義冊子蔵於裡面,燒瓦窯、(即舉火為號)。是夜,全民應約行動,消滅了胡人。因此沿襲至今,家家戶戶中秋拜月娘祭品裡都有書冊糕。正宗的龍湖燉糕以上好糯米和白糖為主料,糯米炒熟碾磨成糕粉。白砂糖加水用中小火煮成糖漿,再加入適量豬油、麥芽糖,用力攪拌。每片薄糕片的厚度不超過2毫米,“入嘴即溶,一點即燃”。

“征夫懷遠路,遊子憶故鄉”!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甜膩食品雖然有所厭倦,但是龍湖酥糖和龍湖燉糕仍然以其獨特的風味受到人們的歡迎。花前月下品茶,促膝談心時,它們成為桌上精美茶點;逢年過節,它們又是人們走親訪友的送禮佳品。海內外鄉親回到故里,心心念念要品嚐的餅點就是它們;而離開時,總忘不了帶幾盒這地道的龍湖小吃讓海外的子孫後輩品嚐。在悠長的時光裡,龍湖酥糖和龍湖燉糕更像是一位龍湖美食與歷史演說家。那一縷縷酥糖香、燉糕香,用一口地道的可口滋味,熱情滿滿地講述著關於龍湖的故事。

三、苦:赤腳姿娘孬入祠,出身低微無牌位

報本之禮,祠祀為大,為之寢廟以安之立之。可是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女性均與祠堂無緣,如同名字不能忝列宗譜一樣,女性祖先在祠堂裡沒有牌位。但在龍湖古寨卻有一座已有二百多年曆史的“阿婆祠”,供奉的便是女性,是中國第一座女性祠堂。

“阿婆祠”是明末清初時期“家資豐盈甲潮州”的員外郎黃作雨為他的生母專建。相傳黃作雨發跡後,捐巨資建造了黃氏宗祠,供奉列祖列宗之神位。但因為他的生母周氏身為妾侍(俗稱“阿婆”),阿婆不是偏房,古代有“三妻四妾”,正房(室)草頭結髮、繼室(偏房)即正妻(房)去世繼娶稱接枝、二、三等稱偏房,阿婆是無房之稱,稱為赤腳或赤腳婆,所以家神牌位無名份,俗稱“赤腳孬入祠”。阿婆有的是買的,有的是陪嫁婢女被納為妾。按封建禮法,阿婆死後是沒有資格入祠受供奉的。黃作雨見自己掏腰包建造的祠堂竟連生母都沒有資格入祠,很不服氣,遂重新擇地建祠,專門供奉其生母神位,故稱“阿婆祠”。黃作雨出於對母親的敬重,毅然斥巨資在其宗族祠堂旁建起了這座寬大、氣派的祠堂。為一名普通的女性立祠在潮汕地區絕無僅有。按黃作雨說法是“男人貧賤能發達可建祠立廟,女人為何不可”,並提出自此以後出身低微的婦女也可入祠。為建母祠,黃作雨還將天后宮也挪了地。關於女祠,全國屈指可數,尤其像龍湖“阿婆祠”這種性質的實屬鳳毛麟角。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阿婆祠

這寬大氣派的祠堂———“阿婆祠”,坐落在龍湖寨直街一側,坐西向東,為潮汕傳統的“四點金”建築格局,佔地500多平方米。門洞極闊,達10餘米,也稱“闊嘴祠”。門匾兩側各有兩個石雕麒麟,造型生動威猛;兩個“加官進爵”石雕惟妙惟肖。後座斗拱採用典型的潮州“三載五木瓜”全木結構,雕刻有雙獅、人物故事、花草等,線條流暢,原有紅素漆。後座共有四根粗大的八角石柱,直徑40釐米,柱礎直徑為50釐米。大門石匾陽刻“椒實蕃枝”,為潮州先賢翁萬達之裔孫、康熙己丑科進士翁廷資所題。“椒實蕃枝”這四字出自《詩經》: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借椒樹的子實多,寓意人的子女多,典雅含蓄。“阿婆祠”建築格局為門前廣埕的二進四廳相向,四面八屐,大廳以四柱通木瓜、筒鬥、大退扇的宮殿形式,大門樓屐下還以倒掛蓮花為裝飾。過去稱這種建築形式為“皇宮建”,為祠兩旁二通巷,在後面還有一小片土地,包括外埕大約差不多有一畝一分地,左右是最大的私祠。祠中供著一幅畫像,畫中人物身著典型的明代服飾,面目慈祥,她就是黃作雨生母周氏,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母親。這幅阿婆像是龍湖古寨幾件少有的珍寶之一,經歷了十三代人的傳承保存下來。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阿婆像

“阿婆祠”,不只是對陳規陋習的挑戰,更是孝順的充分體現,不愧是“江夏流芳,孝悌無雙”!和一般祠堂不同,阿婆祠內有座大殿,高大寬敞;而四周牆壁上掛有多幅竹篾畫,描繪著母親撫育幼子的不同時期場景,盡顯建祠之人的一片孺慕之情。殿內雖已經有些破敗,但也可以想象出剛建成時的堂皇典雅與華貴雍容。阿婆祠並不大,走馬觀花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鍾便可以逛完,但它的存在卻有著很大的意義。它不僅是一座祠堂、一棟古建築,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是對陳規陋習的挑戰,一座倡導男女平等的豐碑。阿婆祠的興建充分體現了潮州人敢於向封建禮制作鬥爭,打破了傳統世俗,提高婦女的地位。建造女祠,倡導男女平等的進步精神,也充分地反映了建造者黃作雨的財力和膽色。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黃作雨

四、辣:雨來狐狸分不清,三代無秋一代胡

夏雨來是潮安民間傳奇人物,有關他的故事大多都是口口相傳而來,《潮州府志》、《海陽縣誌》等文獻資料都沒有關於他的記載。雖然正史沒有人物的相關記載,但在龍湖古寨內至今有一條夏厝巷,巷內有夏雨來故居。據龍湖古寨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福昌介紹,夏雨來是龍湖夏厝巷人,實際他的名字叫做夏午菜,字時興。但由於他比較性格孤僻、善耍小聰明,人稱“拔一根眉毛就想到一個辦法”,所以大家稱他為狐狸,後來叫順了就叫成夏雨來。夏厝巷本應該稱為中平巷,但是龍湖人口頭多稱為夏厝巷,據說這改名和夏雨來有很大的關係。夏雨來名貫鄉里,一心要留名後世,就招了一幫小孩子,不時散發糖果,教他們管中平巷叫夏厝巷,不叫的就沒有糖吃。久而久之,小孩長成大人,夏厝巷也被叫順口了。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夏雨來故居

寨內《龍湖志》以民間傳說形式記有《夏雨來故事》九篇;也有人說,夏雨來是明朝進士夏懋學(龍湖寨夏厝巷人)的侄兒。潮州有句俗話,“三代無秋(須)一代胡(大鬍子)”,說的就是夏家的典故。夏懋學父親 夏宏、祖父夏建中都有功名,以前潮州太平路與西馬路頭利源街口有“三世科甲”牌坊,就是為他們樹立的。但三世之後卻出了夏雨來這麼一個刁鑽刻薄的訟棍,用潮州話說,就是“嗝(難)剃頭”,故而有此一說。關於夏雨來的故事很多,但良莠夾雜,真偽難辯,於是故事裡就出現了兩個夏雨來的形象:一個行俠仗義,急人所難,雖常有些滑稽惡作劇手段,卻無異錦上添花,為其人平添幾分可親的色彩,往往令人會心一笑;另一個形象則和戲劇中的惡少相近,仗著官家權勢,憑藉一點小聰明,為惡鄉里,欺老戲幼,他的惡作劇也就多了一份讓人憎惡的色彩。

關於夏雨來,最出名的要數“背石磨”的故事了。話說夏雨來有一個朋友有一天讓家人到夏家借帽子,家人不識字,拿著主人的借條就來找夏雨來。剛好夏雨來在門前乘涼,那家人就大聲呼喝:“喂!夏雨來可是住在這裡?”夏雨來一聽心裡就有氣,但他卻不動聲色,指了指後門,說,“你到後面去,那個坐在門口看書的就是他。”然後夏雨來就返身回屋,換了一套衣衫,拿了本書到後門。家人一見,恭恭敬敬地遞上借條,說:“夏秀才,我家主人要借這個”。夏雨來裝作十分樂意的樣子,說:“哦,你家主人要借磨!”在潮州話裡,帽與磨同音。夏雨來又寫了一張回帖交給家人,然後讓他把石磨揹回去。結果主人一看,啼笑皆非,細問之下才知道家人得罪了夏雨來,又讓他把石磨揹回夏家去。夏雨來的回帖上寫的就是:前門夏雨來,後門夏秀才,罰你把石磨背去揹回來!

鄉土印記:酸甜苦辣的龍湖古寨

一窩老鸛啼鄉愁,三代榕樹牽祖根。正如詩人流沙河在他的詩《就是那一隻蟋蟀》裡所吟唱的:“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螢火;變成鳥,是鷓鴣,啼叫在鄉愁者的心窩”。對於數千年來生活在農耕文化背景下的潮州人來說,鄉愁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龍湖古寨,即便只剩下繁華落盡的無盡感慨,依然是多少潮州人心中的根。葉落尋根歸故里,酸甜苦辣在龍湖。(共6225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