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於青萍之末的“青雲計劃”繼於筆端之始的“無弗遠屆”

文/周序雨

起於青萍之末的“青雲計劃”繼於筆端之始的“無弗遠屆”

就在剛剛,時隔十天,我拿到了本月第二次“青雲計劃”獎勵,相較於第一次1000元的獎勵,此次300的獎勵雖然少了些,但是依舊會極大的刺激我的寫作熱情,尤其是對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的認可度。

我接觸這個平臺的時間並不長,並且我羞愧的承認,由於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組版和配圖的便捷,我時常拿今日頭條後臺操作頁面做為“網盤”在使用,一些日常的隨筆會習慣性的發出來,承蒙“頭條”的厚愛,不僅便捷了工作,也給予了頗豐的報酬。

此時正值下班高峰期,坐在辦公室等候高峰過去的我,決定趁此機會寫一寫我這些年寫作的心路歷程,相較於那些大V和著名的KOL,我只是一個愛好寫作的普通人而已,本身並沒有想通過寫作這個途徑去換取利益,更沒有那些意見領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粉絲支持,但我依舊認為,寫作,是一個人最好的梳理和總結,這個習慣的養成,會終身受益。

起於青萍之末的“青雲計劃”繼於筆端之始的“無弗遠屆”

觀點一:沒有文筆,只有思維

自我研究生時期,就自我總結出並認可了“沒有文筆,只有思維”的理念,並且至今這個理念愈發成熟堅定,我的工作經常需要接觸到大量的文字材料,並且由於我是一個對文字比較敏感甚至些許偏執的人,難免有時會因為一些詞彙的不準確使用和錯誤與人產生爭執,我的下屬也經常會抱怨我的要求過於苛刻,甚至於咄咄逼人,要求難以完成,此時我經常對他們表達我的觀點,那便是“沒有人天生具有所謂的文筆,並且文筆相對於思維,不值一提,一個人能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用語言或者文字表達出一半,就已經實屬難得,能表達出7成,已經算是優秀,與文章的華麗相比,你的思維才是支撐你文章的骨肉,文章難在理解,這個理解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自身對事物的理解,一個是在自我消化之後,對外人清晰地講出你的理解,並且造成直接的影響。”

縱觀古今文章,能夠流傳於世的,盡皆因思維之清晰,表達之嚴謹,情緒之飽滿,論據之充實,絕不因詞藻華麗而傳世,而是因為樸素,不要小看樸素,樸素的東西,往往最具力量。

觀點二:整理碎片,成為一個有深度的表達者

確實,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的理解,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痛苦與安樂,甚至於什麼樣的情緒都難以持久,可越是碎片,越是顯出“完整”的難得,這個完整也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平面的完整,一個是縱深的完整。

平面的完整,是一張網,也就是你的知識架構,只有完整的架構才會有清晰的邊界;縱向的完整,決定了你的深度;你可以把寫作當做是一次撒網,想要捕到魚,不僅僅要有一張大而平的網,還需要這張網沉的足夠深。

觀點三:作為這個時代的一份子,你總要留下點什麼

“作為這個時代的一份子,你總要留下點什麼”,這是我一直對我的合作伙伴和下屬表達的觀點,身處在這個變革的年代,一切變化的太快,但總有一些情感和規律是不會變的,這也就決定了每個有獨立思想的人,都應該有自己平靜梳理的空間和時間。

雖然我不大認同羅振宇的很多觀點,但是我同意他“未來是一個品牌的年代,個人影響力會成為一種稀缺並且有價值的資源,所以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項擁有巨大潛能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的能力,二是演講的能力”的觀點。

“除非經由記憶之路,人不能抵達縱深”,誠然,梳理一個人記憶最佳的辦法,便是寫作,當你真正靜下心來梳理自己的閱歷、學識與情緒時,你會發現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進入一種“極為自我”的狀態,生命的寬度和深度都被無限制的自由拉伸。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所有的生命都幻化為一張紙,你可以以上帝視角去俯視,去肆意經營佈置你的一生,試問世間,何以有此“極樂”之法。

總結

這個時代,遍地英雄皆凡人,諸神黃昏已來臨,大水橫衝直撞,大魚無弗遠屆,它波瀾壯闊,而又混沌疑慮,充滿希望,又讓人失望,玲瓏初開,百子待落,這個時代,無一倖免...

起於青萍之末的“青雲計劃”繼於筆端之始的“無弗遠屆”

作者周序雨,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學士,管理學碩士,雨溪傳媒C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