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戰疫第一線的“定海神針”

袁靜:戰疫第一線的“定海神針”
袁靜:戰疫第一線的“定海神針”

袁靜(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 主任醫師)

戰疫事蹟: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市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點收治醫院。作為深圳市三醫院感染科專家,袁靜在抗擊新冠病毒醫療攻堅戰中,充分發揮骨幹作用,從一月中旬該院收治第一例確診病人以來,七十多個日日夜夜,她帶領全科室所有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救治病人拼盡全力,不斷總結救治經驗,攻克一個個醫學難關,想方設法挽救病人,護航生命。她和其他深圳抗疫一線醫學專家一道,共同總結、發表的多版新冠肺炎臨床診療“深圳指南”,在醫學界受到廣泛好評,為全國新冠肺炎患者臨床治療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探索。2020年3月,袁靜獲評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無論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情況,袁靜總是特別淡定。“她是我們的定海神針。”市三醫院感染二科護士長王燕這樣評價。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底氣和從容,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袁靜帶領著醫護人員沉著應戰,將一批又一批病人送回平安的“彼岸”。

作為深圳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和重症救治專家組的成員,袁靜被稱為“風暴中心的感染科主任”。早上七點半到醫院,在疫情最高峰的時候,她一天只休息不到4個小時,幾乎每天都要接一兩百個電話,處理無數條微信,時常在半夜被緊急電話叫醒。

“對於所有的患者,我們始終盡全力救治。戰疫初期,對於新冠病毒並沒有太多瞭解,病人不斷增加。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我們開始累積一些經驗和方法,對整體救治形成了一個保障。比如,我們每天都會對每個危重症患者進行重點巡查,多學科會診研究調整治療方案;在一般的患者中,我們通過在一些關鍵節點的提前干預,使得普通型轉向重症的病人逐漸減少。”袁靜說。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袁靜率領的醫療團隊和醫院的科研團隊“臨床+科研”雙管齊下,在尋找各類抗病毒治療藥物、治療方法中,摸索出一定的經驗,在國內率先從部分確診患者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陽性,為新冠肺炎傳播途徑研究和防控策略調整提供了有價值的發現。通過臨床上的不斷實踐和總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一月底就推出了新冠肺炎臨床診療方案“深圳版”,與“國家指南”相比,該方案對疾病加重的時間節點和風險因素及防治策略等進行了重點描述,這些都是來源於臨床專家在一線的寶貴經驗總結。

今年大年三十,袁靜在各個病房的穿梭中度過。晚上十點多,食堂送來的餃子早已經涼了,她才從辦公桌上匆匆拿起吃下。想起父母從四川老家趕來深圳過年,自己卻還未見上面,她拿起電話,才問了一句,電話那頭的父親便說道:“你去忙吧,我們理解。”聽著父親的話,袁靜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還沒來得及擦乾眼淚,電話又響了,她再一次投入工作中。

袁靜對病人的心理狀況非常關注,若是病人總是愁眉不展,必定會影響康復。患者張阿姨剛入院時,焦慮、恐懼得睡不著覺,問得最多的就是“我還能不能好?”最危險的時候,她上了有創呼吸機、曾在一個月內兩次氣管插管,一度生命垂危。袁靜在查房時知道了張阿姨馬上要過60歲生日。她想:六十大壽,那可是件大事!於是科室醫護人員為阿姨準備了蛋糕,在3月10日這一天,“生日快樂”的歌曲響起,袁靜和醫療組專家,帶著蛋糕、鮮花走進病房。張阿姨激動得熱淚盈眶。這是她入院的第45天。

雖然蛋糕不能真的吃,蠟燭不能真的點燃,但在歌聲和祝福聲中,張阿姨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認真地許下了心願。3月19日,張阿姨痊癒出院。

最近,袁靜在忙臨床之餘,還在致力於另外一件事:為海外華人華僑進行新冠病毒防控知識在線直播講座,對海外疫情防控開展“雲支援”。“病毒不分國界,我們應該合作抗疫才能最終戰勝病毒。”袁靜表示,目前深圳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不斷增加,一定要和全世界分享、探討戰疫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為其他國家的防控措施提供參考。希望全球團結一致,儘早迎來抗擊新冠戰疫的全面勝利。

“戰疫兩個多月了,感覺越來越好,因為患者一個個出院了。”袁靜說,曙光就在前方,“現在,看見外面陽光明媚,小鳥兒也在歌唱,樹芽變綠了,心情也隨之變得開朗。當然,現在國際的疫情形勢還是比較嚴重。但是我們堅信,只要該隔離的都隔離了,就問題就不大。盼望著疫苗能夠儘快生產出來。”

深圳特區報記者 戴曉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