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好心態勝過100個好方法(二)

作者:王金戰

1個好心態勝過100個好方法(二)

現身說法。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自己就曾是一個差生,經過努力考上了大學,這也是我認為差生不差、經過努力就能夠一鳴驚人的原因。我告訴他們:“我也當過差生,而且是全班倒數十幾名的學生,你們的起點比我要高得多。像我這樣的差生都能考上大學,你們只要努力,絕對能達到比我更高的境界。”

1978年,我當時正上高一,國家宣佈恢復高考制度,而且剛開始報考條件比較寬鬆,不論年齡、不論學歷,只要報名就行,我的班主任就動員班裡排名前五的同學提前參加高考。這五名學生奔走相告,喜氣洋洋,也自然爆發出一種更大的學習激情,那種感覺就像他們已經考上了大學似的。他們的這種氛圍深深地觸動了我,我也動了考大學的念頭。於是我來到班主任的辦公室,哆哆嗦嗦地說:“老師,我今年能不能也考大學?”班主任聽了我的話大吃一驚,就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我,感到既可憐又可笑。他的眼神分明讓我感覺到,我想考大學,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班主任這樣對待我,其實是我本人的原因造成的,誰讓我是排名倒數的學生呢。但我不認為我頭腦笨,因為那個時候,上學都不知道為了什麼。不像現在,一上學就有考大學的目標。我那個時候沒有目標,學習上就沒有追求,但是年紀輕輕,又不想學習,導致精力嚴重過剩。

中學生都這樣,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一旦不把學習當回事了,就會精力過剩。為了消耗掉過剩的能量,或者上網吧打遊戲,或者談情說愛,反正不會坐在課桌前發呆。我上學時沒有網吧,談戀愛也不具備條件,於是就在班裡瞎折騰,搞得班裡烏煙瘴氣,所以班主任特別討厭我。

班主任的眼神使我第一次感到被人瞧不起的滋味,心裡非常難過,好不容易冒出想考大學的積極想法也打消了,灰溜溜地離開辦公室。同時,心裡暗暗做出一個“莊嚴”的決定:繼續過我的“放浪”生活。

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一生。高考日益迫近,班主任就給我們班前五名的同學開動員會,讓他們爭分奪秒刻苦學習,順便把我想考大學這件事當做一個笑話講給他們聽。那五個同學一聽我的“狂妄”想法,頓時覺得受了侮辱,感情上接受不了,回到班裡就開始侮辱我。我記得有一天中午,一個同學走到我跟前,問我是不是也想考大學,我就像做了錯事一樣,急忙否認。沒想到這個學生不肯善罷甘休,指著我的鼻子說:“你今年如果也能考上大學的話,那我就是大學生他爹了!”另一個同學聽見了,也走過來說:“你要是也能考上大學的話,那中國的大學都得關門了,那大學都不能叫大學了!”

我也是血氣方剛,只是想考大學,又沒做什麼壞事,哪受得了這樣的侮辱。就像魯迅先生講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頓覺一種從未有過的激情在心中升騰,“啪”的一拍桌子,站起來指著他們說:“那大學只允許你們考?為什麼我就不能考大學?!今年還不一定誰能考上呢。我本來想放棄這個想法,就憑你們今天的態度,我非要考上大學讓你們看一看!”

當著全班同學,這大話一說出口,我自己都感到後悔,因為考大學不是喊口號就能喊出來的。但是大話已經說出口了,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這才開始把相關的高考資料拿過來複習,這一看,傻眼了,基本都不會!這是我碰到的第一個難題。那時候高中讀兩年,我只是高一,還有一年的課程沒學,所以我也沒著急。可是有一次,我做數學卷子的時候,碰到一個因式分解的題目不會做,我印象中這個題見過,可是不會,難道在高二的課本上?就把高二的課本借來,翻了個遍,也沒有因式分解的內容。我就拿著這個題目去找數學老師:“老師,怎麼這個題高一課本上沒有,高二課本上也沒有,這個題到底在哪兒呢?”數學老師笑了:“這個內容在初一的數學課本上,一個想考大學的學生,連初一的內容都不會?”

我當時非常尷尬,這才意識到原來考大學不只考高中的內容,也考初中的內容,我竟然都不會。於是週末回到家,把塵封多年的基本沒有看過的書全部翻出來,我就坐在書堆裡邊,從初一的數學開始看,越看越興奮,因為我突然發現,有好多不會做的題原來都在初一的課本上,現在一看我就明白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規律時指出,“要學會把一個複雜問題‘退’成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這個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了”,然後再“飛躍上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古人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好多學生,之所以學習看似很用功,但是學習上始終得不到很快的提高,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注意尋找問題的根源。只要抓住問題的根源,就會事半功倍。但是你要不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可能題目做得越多,你的思維越頑固不化,錯誤越根深蒂固。

突破口找到了,但一下子面對這麼多內容,我該怎麼辦呢?我記得有人出過一個題目:在法國的盧浮宮舉行了一個世界名畫展,裡邊展出的每一幅畫都價值連城。突然一場大火降臨,你只能救出一幅畫,請問救哪一幅?最正確的答案是:救離門口最近的那一幅。

這個題目告訴我們,當一個學生想學習的時候,他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各種各樣的難題鋪天蓋地地都來了,怎麼辦?這是對學生的第一個考驗。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因為問題太多,膽怯了,於是僅有的一點激情又被澆滅了。其實只要從最容易乾的那件事開始幹起,你就邁出了走向輝煌的第一步。

我當時成績雖然很差,但是我一看我的突破口找到了,我就把初一到高二的各科課本用鐵絲串成一摞,別人看書是一本一本地看,我看書是一摞一摞地看,果然效果顯著。

我碰到的第二個難題是學習條件太差。農村中學當時用柴油機發電,到了晚上9點就熄燈了,大家躺在用磚頭、乾草做成的床上胡說八道,直到睡著為止。我準備考大學以後,就不捨得這段睡前的時光了,我要抓緊時間學習,但宿舍裡是沒法學習的,怎麼辦呢?農村學校都是平房,下晚自習後,我把教室窗子的插銷悄悄地拔開,然後回到宿舍點完名,再悄悄溜回教室,點著煤油燈,一學學到深夜,那種感覺特別充實。在山東乍暖還寒的季節,教室有窗子沒玻璃,我一個人在教室裡學到深夜,渾身凍得僵硬,但是心是熱的,頭腦是熱的,所以學得特別投入。

結果好景不長,我們校長住在學校,責任心也很強,每天晚上圍著學校巡視,有一天晚上看到我們教室有燈光,就走過去,發現我在那兒學習,就把我給趕跑了,因為我違反了校紀,還勒令我第二天早操時間在全體師生面前做檢討。我一看胳膊擰不過大腿,也不能和校長對抗到底,就想其他辦法。有那麼兩三天的時間,我沒地方學習,渾身煩躁,非常痛苦。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地方,那時農村中學都有菜窖,我一想這是個好地方。於是悄悄地把菜窖改造成簡易的書房,每天晚上跑到菜窖裡邊,點上煤油燈學到深夜。那簡直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人生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了。

在這種忘我的學習狀態下,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到了期中考試,我竟然成了我們班的第一名。班主任覺得不可思議:我要是抄人家的,也不可能抄個第一,頂多抄個第二。他就去問同學,於是發現了我學習的秘密。我的班主任非常感動,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向王金戰學習》,登在板報上。被班主任這樣一表揚,我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乘勝追擊,在當年的高考中,我竟然考上了大學,而且是我們班唯一考上大學的人。

我給復讀班的同學講了我的這一段經歷,給他們一種深深的觸動,更給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


本文來自王金戰新浪博客,作者王金戰,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