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子到佛門聖師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記李叔同先生

#我在頭條學院的成長日記#

先生一生建樹頗多,在文學、音樂、戲劇、翻譯、畫作等諸多領域均有極深之造詣。

在文學領域,先生是林語堂眼中最有才華的天才,也是朱光潛最敬仰的高士之一;在音樂領域,先生的《送別》,詞屬婉約,清新雅緻,情真意摯,曲意清幽,悽美婉轉,相得益彰;在戲劇領域,先生女扮男裝出演茶花女,在日本風靡一時,那驚鴻一瞥令松居松翁驚讚訝嘆——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先生還是中國第一位使用五線譜作曲的音樂家,更是國人演話劇的揭幕人……

民國才子到佛門聖師

先生青年時登臺演出舊照


先生無論做什麼都傾盡心力、才智與情愫,將之演繹為極致,使其光輝璀璨而奪目。先生有許多名字,在文藝界名廬,在風月場名惜霜,在翻譯界名廣平,後逢喪妣之痛,更名為哀……這麼多名伴隨先生62年光陰,62年中,先生在人生舞臺上扮演諸多角色,並將每一個角色扮演到極致。讀先生這些名字,恍如縱覽先生一生,又如面睹先生之英貌,聆先生之教誨,先生不經意間留下的瓊瑤玉屑,長存與天地,盪漾於我心。

民國才子到佛門聖師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先生15歲讀史,疾筆錄下"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遁入空門後,又自號晚晴老人,取義李昌谷"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晴,是人生暮年心境開豁,柳暗花明的喜悅,是靈魂的超託與昇華。晚晴正是先生暮年心境的真實寫照。

先生於靈隱寺剃度時,日籍妻子聞訊趕來勸阻,先生不從其勸,執意出家,妻子大慟哀問,慈悲對世人,緣何獨苦於我?先生不答而別。世人多以此斷先生薄情寡義,謾罵先生不負責任。殊不知先生曾於出家前預留薪俸,並自己鬚髮,託老友轉交妻子,並送其回日本。且先生還曾長期資助留學日本的貧困學生劉志平直至其學滿為止,期間多次叮囑他不必言於他人。如此之人豈是無情之輩?

先生晚年宣揚抗戰,每登堂講業,必懸手書楹聯於壁"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在先生看來,以佛之覺悟普度眾生,激勵僧俗兩界一志救國實為重任,先生也為此力行不止。

有老友曾問先生為何棄了半生浮世繁華,出家持戒,先生答惟放下而已。正如先生坐化前留下的詩作所云:問餘何適,廓爾之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先生大智慧也。

先生姓李,諱文濤,字叔同,佛家法號弘一。

#弘一法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