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國企按下穩產滿產“快進鍵”

4月16日,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成綿高速公路擴容數字化試點工作推進會;4月18日,長虹新能源鋰電項目開工建設;4月21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市政工程首批次道路竣工......四川國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穩產滿產,盡最大努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3月底,22戶省屬企業復工率達99.1%,其中重要必需領域已全部復工;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66萬億元,同比增長9.3%;所有者權益5864億元,同比增長5.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 185 億元,同比增長19.4%,在應對疫情影響中保持了平穩發展的基本態勢。

重大項目:天府國際機場首批次道路竣工

4月21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市政工程首批次道路竣工通車。“今後從簡陽市貨運大道出發,途經新建成的東西幹道,大約5分鐘的車程,便可到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了。”成都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稱,東西幹道下穿國際貨站隧道工程、東西幹道綜合管廊也均已完成施工。

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建工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穩產滿產。此次竣工的區域包含道路、隧道、綜合管廊和暗渠,是解決機場交通運輸暢通、保障物料快速流動、確保人員通行安全的重要工程。

成都軌道交通建設也處於穩產滿產狀態。其中,第四期建設規劃中的19號線二期工程首臺盾構機已吊裝下井。這是2020年成都軌道交通第一臺開始地下掘進的盾構機。據悉,19號線二期工程線路起於九江北站,止於天府新站,線路長約42. 87公里,設車站12座,停車場1座。

19號線二期將構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之間的快速通道,為“兩場一體”運行模式創造條件,形成由天府新區核心區向西輻射雙流、溫江的快線通道,對於成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大意義。

4月10日,隨著重達700餘噸的箱梁平穩地落在橋墩上,標誌著由中鐵八局二公司承建的川南城際鐵路CN-3標冷水衝雙線特大橋架樑完成。大橋全長1220.079米,結構形式為34孔箱梁+112米連續梁,橋墩最高高度達53米,是標段內連續橋跨最大,箱梁孔數最多的特大橋。

轉型升級:成綿高速公路擴容數字化試點

復工復產以來,四川國企繼續推進轉型升級,其中,頻頻見諸於媒體的“新基建”,也成為了四川國企的投資對象。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制定的《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4月16日,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召開了成綿高速公路擴容數字化試點工作推進會,對在成綿高速公路擴容項目中開展數字交通試點作了進一步的部署。

“數字交通將作為公司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公司將在數字交通領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會同省交科院、廳公路設計院、成綿蒼巴項目公司及川高系統相關單位,全力開展數字化研究工作,努力將成綿高速公路擴容項目打造成全週期、全要素的數字高速。”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同時獲悉,長虹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愛聯與上海海思簽署了有關5G授權合作協議,這也是上海海思在全球範圍類的首傢伙伴授權,標誌著雙方的合作再次升級。雙方將充分發揮5G模組中間件優勢,在新基建投資背景下,共同加速5G在智能製造、多媒體、能源、交通等領域的規模商用,共同構築繁榮的5G生態。

據長虹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長虹將依託”5G產業與應用發展指數”的推進,為千行百業智慧數字化轉型做出新的貢獻。

產業投資:長虹新能源鋰電項目開工建設

4月18日,長虹新能源綿陽鋰電項目開工儀式在長虹智能製造產業園舉行。項目計劃投資19.58億元,分成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已從4月18日起開工建設,2021年下半年投產;二期將於2022年啟動投建,2023年下半年投產。一、二期項目達產後,年銷售規模有望超30億元,實現年稅收近2億元。

該項目將建設高品質鋰電池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未來將成為在全球鋰電製造及技術領域的領先者,做細分行業的世界隱形冠軍。

同為長虹旗下的長虹智能電視生產基地,5條產線正滿負荷運行,超800名員工加緊對公司最新一代人工智能電視進行生產。據長虹多媒體綿陽製造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復工前,該基地的智能電視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五月,總體預期向好。

九洲集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為了做到“重大項目不停工”,在用工方面,加大招聘力度、組織黨員幹部支援生產一線,多渠道解決用工緊張問題,保證“每週六天工作制”;在市場開拓方面,以信息化手段解決疫情助力市場營銷,與華為等特大型企業的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同時整合銀行、供應鏈資源,由復工復產“快進”到穩產滿產。

今年1-3月,九洲集團在綿產值28.6億,同比增長1.3%,在綿稅金1.2億元,同比增長12.3%。3月份營業收入環比增長158.05%,3月份利潤環比增長437.69%。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