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在中國古代,往往越是著名的人物,往往都有一個字號,例如我們常見到的孔子,名丘,字仲尼;蘇軾,字子瞻;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張良,字子房;關羽,字雲長;古人取這些字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是為了給自己再取個名字嗎?

我們先來討論古人對“名字”的考究,其實在古代社會,“名字”代表“名”和“字”,“名”就是這個人的本名字,這個人生下來取的名字就叫他的本名,比如劉備生下來父母就給他取名劉備。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那麼“字”又是什麼意思呢?“字”一般而言都是男子成年後,為了給自己取個名號而相處的二字名號,這是古代的流行文化,一般用於士大夫和貴族階級,還有少部分有追求的知識分子;取字號其實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為了和平民區分的原因。

大家看,張飛一介武夫,為何也要取個字號,那是因為張飛其實是個讀書人,一個典型的當地士族讀書人,張飛家族裡每個人都有字號,這就是彰顯自己和普通人不同的一種區分;民間擁有字號的人一般都是受人尊重的,這也不代表誰都能取字號。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首先你要麼得有個強勢顯赫的家族,要麼你得有一定的名氣,或者說你是士大夫、貴族背景出身,具備其中一項,方可取字號;關羽當初是沒有字號的,後來和劉備結義後,通過劉備的貴族背景影響,關羽獲得了一些名氣,因此取字號“雲長”。

“字”是成年的宣言

“字”也是成年人的一種宣言,特別的文人成年後,給自己取得一個類似名號的叫法,而文人和文人之間的溝通,也是直呼對方的“字”,而非喊對方的名,直接喊對方的名字,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尊重人家。還有一個就是直呼對方“字”,其實就是認可對方的名氣和身份;而很多剛成年的文人,給自己取字,往往旁人是不會喊他的字號,而是喊他的本命,這其實就是別人還沒有真正認可你,還有真正認可你,別人才會直呼的你字號。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古代文人的這種成人禮是古代社會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儀式,人們以有字號而自豪,但一個朝代往往擁有字號的屬於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雖說也有題字號,但是沒人喊,慢慢地字號就暗淡下來了,還是用自己名字方便。

“字號”是封建社會等級的象徵,蘊含濃厚的禮儀文化

“字號”也是一個人等級的象徵,在我國古代這個禮法嚴格的王朝,一般而言,本人自我介紹時候,往往會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對別人直呼自己的字號,這是古人對禮節的重視,而別人和這個人說話時候,就會直呼他的字號,這就是對這個人的禮貌。

雖然是小小的稱呼,卻蘊含著極為濃厚的禮儀文化沉澱,也是考驗一個人是否含有中層以上階級的文化素養和禮節擔當;而遇到了長輩稱呼晚輩、長官稱呼手下、皇帝稱呼臣下,往往輩分高的可以直接直呼他的名字,這並不是居高臨下,而是一種禮節。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據瞭解,東漢末年,幾乎能說上得上名字的貴族文人武將都有字號,但下至一些衙役、小官員往往是沒有字號的,都是直接有一個名字;這也是社會的等級制度,如果你不是貴族、也不是著名文人、更不是士族,那麼你就只有一條途徑可以題字,那就是名氣和升遷,前面說到,有了名氣就可以題字,並且題字還得是名士給你題,你自己是沒資格題字的。

題字相當於一種冠名權

而升遷也是一種可以獲得題字的辦法,一般由郡守以上的官員來題字,郡守這個資格足夠給別人題字了;題字也是一種冠名權,一般老百姓是沒資格獲得冠名權的,如果私自給自己題字,那你可能是要吃官司的。

我們來看看漢朝初期的,劉邦一行人從最開始都沒有冠字權力的,其中等級最高的蕭何也沒有題字,到了後來,一行人慢慢的積攢成為了一方勢力,那時候這些人就得到了楚懷王賜予的題字權,這些都有自己的字號,所以我們知道,題字只能由名士或者大貴族來進行題,這才有真正的價值。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題字也有講究;大家是否發現沒有,三國時期的武將、文臣、君主的字號都不同的,例如劉備、劉表、劉焉等人,他們都或多或少帶著皇家血統,而曹操是因為祖父是宦官勢力,也因此搭上皇家貴族血統列車,也因此字號都是比較正統的,帶上德、玄等字號。

而曹操字孟德、張飛字翼德,這些人雖然也帶“德”字,但前號字體搭配德會顯得較為低配一些,大家細品玄德、翼德、孟德,很明顯是玄德這倆字搭配的極好;並且“名”和“字”產生是有先後的,一般而言,自己的“名”為正體,古人取字是為了搭配名,也有是為了對名的補充或者融合。

“名”和“字”相互呼應,相輔相成

名和字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呼應彼此;還有的是“字”“號”兩個字是接近或者是互相搭意的,例如屈原的字平原,平這個字和原這個字是同一個意思,結合屈這個姓氏,就搭配的特別相得益彰。還有的就是字號雙字彼此搭配,劉備的字玄德,玄代表深刻,德代表德行,意思就是說此人的德行品質十分的內涵深刻,德行很讓人尊敬。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張飛的翼德呢?指的是此人的品德例如雙翼一般,有特別重德行;而曹操的孟德,則是例如孟子一樣的品德,曹操年輕時候十分喜歡孟子;也因此取字孟德是有一定的含義的;這是字號意思相近或者是意思搭配融合的取字方法。

還有的人取字是取兩字相反的意思,例如韓愈字退之,韓愈的名為愈,代表超過的意思,而他的字確實退卻的意思,用名和字相互搭配採用其中庸之道的諧和,這也是韓愈一直信奉的中庸之道的一個原因。

而金庸群俠中的楊過的字號就有意思,過這個之代表超過、錯誤,而他的字號卻叫改之,意思就是有過錯就改正,楊過的這個字號是郭靖給他取的,郭靖對楊過包含希望,希望他別像父親一樣,犯錯了也不改,楊過對這個字號很有感情,他的一生也一直在糾正自己犯下的過錯,所以楊過的字號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名”和“字”要意思相應,除了以上三類外,還有人取字名和字意思相應,比如我們知道的蘇軾這個人,蘇軾字子瞻,取字來源於孔子的“登軾而望”,而瞻的意思就是展望,所以蘇軾取字子瞻也是這個意思;“軾”和“瞻”意思彼此相近,也彼此搭配。

還有的就是名和字互補,岳飛的字號叫作鵬舉,岳飛的“飛”字和“鵬”字進行互補,意思就是代表著岳飛的遠大的志向;而吳承恩的字號汝忠,這個承恩就是承受恩惠,那麼汝忠就是忠誠報答,名和字互補成為上承受恩惠,下報答忠心。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另外,除了這些取字的含義,還有人取字來源於諧音、輔音;比如胡適字適之,既有諧音,又能夠名和字相輔相成;另外的一些字是為了表達謙卑,比如常常會在字的中加入“子”、“元”。這兩個字的意思其實就是晚輩謙卑的意思,最常見的就是曹丕、曹植、司馬光這些人,這些人統統把字都加入“子”,曹丕字子建,曹植字子逮,司馬光字子實;通過用子這個字來表達一種謙卑的態度。

以相貌來取“字”

另外的有的人利用自己的相貌來取字,“甫”一般通指自己的俊美的相貌,王安石和弟弟都是晉朝出了名的大帥哥,他們的字就叫“介甫”、“純甫”等,一般這個甫字還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你只要是用這個字,那麼別人首先會觀察你的相貌,如果你的相貌達不到別人所認為的俊美,那麼別人就不會稱呼你這個字號。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也因此,取這個“甫”必須要有強大的外貌和自信,而一般的帥哥也不會起這種字號,因為取這種字號給人感覺你重視外貌,而輕視能力,也因此,取“甫”字的字號一般人是絕對不會用的。

還有一類就是有一些人對自己過於自信,認為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是絕無僅有的,於是對自己的字號就起的特別的自豪,例如三國的楊修,這個人是神童,但取字號卻是敗筆,首先自己取了個德祖的字號,而當時的主公曹操叫孟德,你楊修這直接觸犯到主公的臉面了,搞半天,我類似孟子的品德還比不上你個品德祖宗,也因此,曹操非常討厭楊修。

結尾

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要是想躋身上流社會,首先就得給自己題個字號,沒有字號的人是不受到古代上流社會的青睞的,但給自己題字號也要注意分寸,別自己太過張揚,取個“祖”、“甫”之類的詞語,那麼小心別人喊都不會喊你的字號,因為你達不到這個字號的要求,別人就不會理你。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載歷史傳承

其實古人的“名”和“字”代表著多重蘊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洞見出古人審美價值取向和哲學思想,這更多地受儒家中庸之道與和諧思維的影響;“名”和“字”能表達古人的文化心理,以聖人先賢的名字取名,這是對知識的敬仰和對文化的追求。

“名”和“字”中見出古人講求禮節,這也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文明傳承,也能反映出時代的文明程度,體現中華民族對他人的尊重,對英雄的崇敬,對聖人先賢的敬仰。當然,古人的“名”和“字”也見證著歷史發展過程,其反映出的古代社會等級觀念,避諱現象,以及倫理道德觀念,映射出古人當時生活的社會狀況和社會心理,這些對文明傳承有其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