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跪求男孩上學一小時,男孩卻不以為然,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當你在孩子面前感到“無能為力”是你長期“嬌慣”的惡果,當你在孩子面前感到“無計可施”是你多年“深愛”的結局,當你在孩子面前感到“低三下四”是你長久“錯愛”的悲情。


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無私的,付出的再多也覺得不夠,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這樣很容易寵壞孩子,形成溺愛。但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父母來說,這種“溺愛式”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對孩子的成長也起不到任何的幫助。


媽媽跪求男孩上學一小時,男孩卻不以為然,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令人氣憤的事件,在一個公共場合,一位媽媽向自己的兒子下跪,原因只是為了勸孩子能夠去上學。可是即使親媽在自己面前跪下,9歲的小男孩也不以為然,反而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舒服地玩著手機。


據瞭解,這位媽媽一直跪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孩子的爸爸也站在一旁,父母倆齊上陣勸兒子回去上學,孩子卻仍舊無動於衷。不僅如此,在親媽下跪期間,這名9歲的男孩還拍照發在了朋友圈,並配文稱:開心每一天。


媽媽跪求男孩上學一小時,男孩卻不以為然,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直到後來男孩的同學看到這一幕,過來將男孩的媽媽拉了起來,這場母子之間的“拉鋸戰”才告一段落。親媽下跪一小時無動於衷,期間還拍照上傳朋友圈,無論哪種,都是十分惡劣的行為。

小男孩的這種惡劣行徑,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對父母在平日裡對孩子的溺愛程度。如果不是平日裡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也不可能導致小男孩做出如此過分的行為。父母的這種“自虐式教育”,也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什麼是“自虐式教育”?


所謂“自虐式教育”,是指對孩子採用的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也被稱之為“怪招教育”。有這樣一則事例:老師通過懲罰自己來警示學生,已經不是新鮮事。《南方都市報》報道:5歲半的小宇趁老師板書時,和旁邊同學說話、做小動作。老師看到後拿起教鞭對著自己手臂狠狠抽了一鞭,胳膊腫起血印子。“你還想讓老師受到懲罰嗎?”小宇含淚搖頭,表示以後課堂上不再犯錯誤。

採用“自虐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1、孩子心理負擔較重


父母採用“自虐式教育”,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喚起孩子的同情心,從而感化孩子,讓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但從另一個程度上來說,父母的這種做法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當孩子做錯事時,內心本就有一定的愧疚感,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採用“自虐式教育”,很有可能加深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孩子揹負上更深的愧疚感。

2、孩子行為變本加厲

對孩子採用“自虐式教育”,主要目的是在於感化孩子,因此起到改正孩子錯誤行為的作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教育方式也略顯“病態”。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自虐式教育”不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甚至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變本加厲。

3、孩子易出現自虐行為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要想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首先要給孩子做好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榜樣,而不是採用一些病態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父母採用“自虐式教育”的行為,很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當孩子內心的這種壓力無法得到很好的釋放時,孩子的內心就會逐漸扭曲,甚至因此出現一些自虐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