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黃V、獲原創,我準備這樣寫我的育兒領域

本文價值:

非常感謝您打開本文。

閱讀到文末,你將收穫:

1.知道新用戶加黃V、獲原創經歷;

2.修改個人賬戶的操作和注意事項;

3.瞭解創作風格的確定的思路。

4月在@可樂媽育兒媽媽的指導下,入住頭條號,感謝我的引路人。

4月12日,官方通知新增興趣認證信息,也就是加“黃V”成功,官方溫馨提醒專注內容質量,持續創作垂直領域優質、原創內容。

4月16日,“我的育兒日記”話題問答獲得“熱點青雲”獎勵,獲微頭條獎金100元,這是入住平臺的一大驚喜。


加黃V、獲原創,我準備這樣寫我的育兒領域

首次獲得熱點青雲

4月21日,官方通知開通“圖文原創”功能,可以在發佈原創作品時聲明“原創”,可以獲得更好的推薦。

4月,在頭條平臺進步、成長的幾大里程碑。

三次修改賬戶設置信息

在這一個月內,我對自己的賬號暱稱進行了二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在思考今後創作的思想主線和調性。

  • 註冊時賬號資料

註冊時用戶名:蝦米的育女心經;介紹:職場二胎媽媽。

註冊初衷,因為我有兩個可愛的女兒,11歲和3歲,陪伴她們成長的過程,升級打怪,酸甜苦辣交織,隨時時間的流失,陪伴的記憶也在慢慢消失,有些美好的往事,似乎因為記憶存貯空間的不足,而在腦子裡自然的刪減,去接納新生活的錄入。

進入這個平臺,我想要把陪伴孩子的一些生活記錄下來。

經過課程培訓,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單純的去記錄親子生活,那這裡是備忘簿、流水帳單,如果沒有深度的思考、精心的提煉,記錄的意義並不太大。所以,我決定修改註冊賬戶資料,理清創作思路,找準個人定位,體現個人價值特色。

  • 第一次修改賬戶資料裡的個人介紹

第一次修改賬戶資料時,我保持用戶名不變,主要豐富、完善了個人介紹,內容為:職場二胎媽媽、 時間管理 、育兒諮詢。

對這三個方面定位後,我對今後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內容展示和創作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

建一個工作與養娃的記憶庫。工作和帶娃是近10年來,甚至未來10年的主旋律,有感而發能成為我不竭的創作輸出源泉,記錄生活、分享感悟,慰己慰人。

分享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工作與養娃如何平衡,升職、生娃兩不誤如何做到?是擺在很多職場媽媽面前的難解大題。人的精力是有限,媽媽也是人,不是超人,更不是神。

所謂絕對的平衡無法做到,合理的做好時間管理,蝦米媽媽如何在工作和家的天平上保持動態平衡,成就人生的小美好,想和大家做分享,為焦慮的職場媽媽們帶去慰藉,更提供實用的方法。

交流育兒經驗和媽能量。10多年前首次當媽,從當時的迷茫、擔憂、焦慮,到不停的看書、學習、請教、實戰,成為兩個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親身經歷的煎熬感受,破除迷茫困惑的心得,收穫歡笑幸福的現在,是從理論到實踐的檢驗,是一個職場媽媽的修煉手冊,更是一個職場媽媽的真實圖鑑,和大家分享出來,帶更多的新手媽媽快速成長。

第一次修改賬戶的時間,是在“黃V”即將審核的時候,修改完,頗感後悔,怕因此受影響。

修改提交後,系統是要審核的,在等待審核的時候,心裡有些忐忑,怕會影響官方加V。

修改的第二天早上,看到系統通知審核通過,放心了,也沒有影響到加V。

還是想要提醒新用戶一點:如果參加了官方的統一認證培訓,在未獲得優質認證及授原創前,最好不要隨意修改,賬戶名稱的不一致,可能會有影響。

每修改一次賬戶資料,7天內無法再次申請。

  • 第二次修改賬戶資料裡的個人介紹
  • 第二次修改是在過原創後,我將用戶名修改為:蝦米媽媽職場育兒說。個人介紹保持不變。

    計劃將這個用戶名一直沿用下去,內容的創作圍繞我的個人介紹進行寫作。

    本次修改提交審核後,很快獲得了通過。

    如果你對修改賬戶操作有什麼疑問想破解,可以私信我哦。


    加黃V、獲原創,我準備這樣寫我的育兒領域

    我的育兒創作領域寫什麼?

    我是誰?

    蝦米媽媽是一個愛好文學的理工女,小時候是個“數學學渣”,陰差陽錯選擇理科。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雖然大學學習理科的過程異常艱辛,但從未後悔,這種知識上的彌補讓人生的體驗更完美。

    參加工作15年了,戀愛、結婚、生娃、買房、買車,每一件人生的大事,在該完成的時候水到渠成的完成。工作從入職小白、到一步步晉升,從生產一線熬夜女工,到科室管理人員,曾在首都總部借調,那是職業生涯鼎盛時期,開拓眼界,思維解放,看到了世界的繽紛美好,也深知工作能力是你打開自我價值世界的鑰匙。

    所以,即便在帶娃過程中最艱辛的時刻,我從未動過捨棄工作的念頭,提升能力、平和心態、探索生活技巧,只要心中有愛,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的未來創作,主要圍繞職場媽媽育兒展開。

    育兒寫作,對於蝦米媽媽並不是初次,當大女兒出生的時候,我在當時國內的一個育兒論壇寫育兒日記,每週至少一篇,連續堅持了了五年,每年被評為優秀育兒博主,會收到平臺獎勵的成長相冊一本。

    那些文字、那些照片,終將成為我和孩子一輩子的美好記憶。

    中間的擱淺,因為工作上崗位的變動、越來越忙,再加上應二胎政策,生了二寶,工作和個人愛好只能有所取捨。

    當媽後,學會選擇和捨棄,選擇體力支撐範圍內,最需要去完成或者乾的事情,不必糾結、不必難過,也是媽媽們需要的一種智慧

    我要寫什麼?

    我15天內用6篇作品過了原創。這是跟著平臺成長的加速度。

    覆盤這6篇文章的內容,隸屬於不同的類別。

    有媽媽感悟、有育兒睡覺、玩耍、學習分享,還追了一個熱點。

    內容很散,頗像一個大雜燴,如果以這樣的風格寫下去,未來只能孤芳自賞。

    我會看了自己之前育兒論壇博客,幾百篇文章,基本記錄了孩子成長軌跡的方方面面,還分享了育兒技巧和乾貨,第一個孩子學到的、想到的育兒理論,在第二個孩子養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第一個孩子看書養,第二個孩子也沒當豬養,而是用經驗養。

    第一個孩子養育時手忙腳亂,第二個孩子養育時泰若自然。

    這些當媽的成長經驗總結出來,對新手媽媽來說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我看到育兒領域的文章,在寶寶餵養方面內容很多,對於媽媽育兒心理分析很少。

    我的創作方向將從我的結婚開始、從備孕、懷孕、孕期、面對新生兒護理、幼兒教育方面,剖析媽媽們的心理,找出原因,分享方法。

    不管是是產後抑鬱症,還是面對學齡孩子的吼娃媽媽,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當媽後,要管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

    基層孕媽的不易、工作上的夾擊、體力的透支、隔代教育的矛盾、夫妻關係的摩擦,蝦米媽媽都懂你。

    內容輸出三大方面:

    一、咱當媽的人,有啥不一樣系列

    將結合自身經歷講述懷孕後,媽媽在身體、心理上的變化,揭秘變化的原因,分享應對攻略。

    二、職場媽媽時間管理術

    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和你分享如何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的高效生活,勞逸和結合、鬆弛有度,幹好工作、過好生活。

    三、育兒乾貨分享交流

    育兒路上,我踏過的坑,用我的經歷給你填坑,我走過的彎路,成為你育兒路上彎道超車的本領,有料的育兒生活、有趣的親子互動,有愛的家庭教育共同分享。

    蝦米媽媽:職場二胎媽媽,一手工作,一手帶娃,我懂職場媽媽的不容易,有育兒的甜蜜幸福,也有育兒的經驗乾貨,還有直擊心靈的育兒情感分享,關注我,一起做育兒路上的智慧媽媽。

    加黃V、獲原創,我準備這樣寫我的育兒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