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攬儲搞團購 拼團存款利息高

銀行攬儲搞團購 拼團存款利息高

廣經觀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

家住廣州天河區的孫小姐告訴記者,近日發現某銀行推出了存款拼團,如果5個人以上一起拼團,三年期存款年利率從3.85%提高至4.125%,很吸引。

今年以來,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已兩度調降,銀行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銀行的存款利率堅挺,部分銀行還玩起了“拼團存款”變相加息攬儲,而廣州甚至出現年利率高達4.5%的一年期存款產品。不過,從銀行業內到專家,均認為存款實際利率下調是趨勢。專家還派定心丸:“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不管是存款基準利率調降還是存款實際利率下降,都難以引起通脹。”

銀行為攬儲推出拼團存款

“之前我的閒錢主要投資銀行保本理財,但是現在保本理財越來越少,而且收益也很低,只有3%多一些。而銀行大額存單門檻很高,必須20萬元起。而這種拼團存款,起存僅1000元,利率卻跟大額存單差不多,於是我趕緊呼朋喚友一起拼。”孫小姐進一步解釋說。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不僅網購商品可以拼團享優惠,近期越來越多的銀行也推出拼團拉存款,而且,不僅有小銀行的身影,連國有大行也加入進來。

記者在某大行手機銀行看到,該行推出了四款拼團存款,有三個月整存整取2人團、六個月整存整取2人團、一年期整存整取3人團以及三年期整存整取2人團。如三年期的,單人起存金額5萬元,年利率為2.75%;2人團的拼團起存金額是2萬元,年利率提高至3.8%。

拼團存款存爭議未必能走遠

拼團存款的吸引力,一方面在於降低了起存門檻,另一方面是利率高於單個客戶的定期存款利率。但這類產品是否合規?會有什麼風險嗎?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銀行線下業務受到衝擊,銀行也加大線上營銷力度,拼團拉存款就是銀行借鑑互聯網的營銷模式,也是變相加息攬客。該人士指出,這種方式在業內是有爭議的,等於通過拼單方式變相降低了高息存款產品的門檻。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殷燕敏提醒,3月份3年期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3.29%,目前看,拼團存款3年期的利率相對於平均水平確實高了,但也在市場報價利率範圍之內,並未超出市場最高利率,目前有銀行三年期利率直接給到客戶4.125%,不過起始金額比較高。

殷燕敏同時提醒,參與拼團要注意鏈接是否為銀行的真實營銷活動,不能確定的最好打客服電話進行確認,以防有人冒用銀行名義獲取客戶相關賬戶信息。

定期存款利率逆勢上揚難持久

業內人士及專家均認為,存款利率逆勢上揚難持久。

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貸款利率實質性下降,從去年下半年一年期LPR的4.2%到現在3.85%,實質性下降了0.35個百分點,而且目前有銀行對優質貸款客戶的利率是LPR不需要加點。但銀行的存款基準利率不變,很多中小銀行還因為攬儲的原因而上浮中長期存款利率,比如部分中小型城商行五年期的定存利率已經接近5%左右。如果按最新的五年期LPR利率計算,利差規模已經急劇縮小,甚至還略有倒掛。

“長期以來銀行主要就是靠存貸利差賺錢,利差的縮小將極大影響銀行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隨著貸款利率的下行,高息存款難以持久,銀行撐不住。”該人士說。

“去年我們淨息差下降了5BP,今年大概率還會下降,估計在10BP左右。”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在2019年年報業績發佈會上坦言,2020年既要面臨資產端收益率下行,又要管控負債端成本,壓力較大。

中銀國際預計,2020年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將有下行,負債端成本率改善空間有限,難以完全對沖資產端收益率的下行,行業息差收窄壓力加大。預計2020年息差較2019年收窄7-10BP左右。據測算,2020年上市銀行息差每下降1BP,將使得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速下降0.4/0.6個百分點。

去年,央行明確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貸款基準利率逐漸淡出。去年8月以來,LPR已多次調降並不斷加碼。4月20日LPR為:1年期LPR為3.85%,較上期下降20個BP;5年期以上LPR為4.65%,較上期下降10個BP。這是年內LPR第二次下降,降息幅度為去年8月LPR改革以來最大的一次。

殷燕敏也認為,隨著央行降準,貨幣市場保持寬鬆,貸款端利率通過LPR的下行引導市場利率向下,存款端利率也將難維持高的利率水平,接下來銀行的存款利率預計會有所下降。

專家: 存款降息難以帶來通脹

市場對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呼聲較高,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當前金融脫媒嚴重,理財渠道增多,單靠市場機制降低銀行存款實際利率並不容易。因此,存款基準利率需適時適度下調,才能更好地帶動LPR報價中銀行點差部分收窄,繼續釋放LPR改革潛力,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對於市場擔心的存款降息會否帶來通脹問題,溫彬認為不必擔心。“CPI方面,3月同比上漲4.3%,漲幅明顯回落,通脹拐點得到確認。推動上一輪CPI上漲的主要因素是肉價上漲,目前豬肉供需壓力緩解,食品價格趨穩,加上近期油價的下跌,國內通脹中樞將繼續回落,為貨幣政策打開更大空間,降準、降息仍有必要。鑑於銀行負債成本較高,調降存款基準利率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十分必要,當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