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田醫案:伏暑痢(現稱壞死性小腸炎)症驗案

伏熱(伏暑痢 壞死性小腸炎)症驗案

伏暑痢(壞死型小腸炎)病例一

郭俊田醫案:伏暑痢(現稱壞死性小腸炎)症驗案


1982年7月1日診治一縣社幹部,發熱腸鳴腹瀉已三天,此後腹痛侷限在臍周,相繼大便次數增多;呈暗紅色血水樣便,一日十餘次,腹疼發熱不能進食,食則即吐,體溫39度8。在某醫院輸液加抗菌素等,用藥治療兩天未有明顯好轉,發燒腹疼如故,患者要求中醫藥治療。

一診:脈沉數,舌質紅,苔薄微黃而燥。精神不振,痛苦面容。觸診:皮膚灼熱,腹軟肝脾未觸及,臍周疼痛,壓疼明顯,無包塊,小便量少,大便呈醬水色稀便,體溫38. 5℃。

辨症:此乃暑熱內鬱,鬱久氣滯則血瘀,瘀阻胃腸致胃腸脈絡損傷而血溢於胃腸。

治則:治宜清熱活瘀解毒,佐以止血。犀地清絡飲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丹皮12克,黃連12克,生白芍12克,連翹30克,玄參15克,焦山楂30克,蒲公英30克,乾薑炭3克,田三七(碎)10克,鮮鳳仙草60克,兩劑水煎,屬其頻飲。

7月2日複診:上兩劑中藥四煎混合後,取澄清液頻飲,一晝夜服盡,症狀明顯好轉,腸鳴腹疼基本控制,稍進稀粥而不嘔,大便一日三次,呈少量暗紅色稀便,體溫降至37.5℃。其它無殊,治療同原方繼服兩劑,每日一劑兩煎混合,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

7月4日再診:腹疼消失,大便一日三次,呈黑色糊狀稀便,體溫恢復至常溫,食慾增加,但不香。治療同原方去玄參,加炒山藥30克,砂仁12克,建曲15克,炒麥芽15克水煎服以鞏固療效。

按:伏暑痢,此乃暑邪內伏,屬於現代醫學謂:“壞死性小腸炎”。多發生於處暑前後;其特性,“腹熱如焚,大便如醬”等症,為暑熱之邪內鬱,鬱則血瘀,瘀阻胃腸,使腸道脈絡損傷,而血溢於腸道,故大便如醬。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生地黃、黃連、玄參、蒲公英、連翹以清熱解毒。乾薑炭溫暖下元而止血止疼,鳳仙草,田三七、丹皮、白芍涼血活血化瘀止血。現代藥理研究:鳳仙草含有多糖,蛋白質,氨基酸等有清熱、解毒、利尿、活血化瘀之功。鳳仙草與田三七同用,以助三七活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伏暑溼熱痢(壞死性小腸炎)病例二

1987年10月24日診治一男性患者60歲。

自述曰:腹疼下痢已25天。驟然發燒惡寒,測體溫40℃,相繼腹疼加重,大便次數增多,呈水樣血便,一日20餘次,即住某醫院治療,經補液加抗菌素等,發燒基本控制,但腹疼下痢不減,腹滿不能進食,稍進食腹疼即便,大便程暗紅色,一日十餘次,要求中醫藥治療。

刻診:形體瘦弱,精神不振,不欲食,心肺(一),腹部呈舟狀腹,觸其腹,腹軟,肝,脾未觸及,臍周壓疼明顯,無明顯包塊,血壓110/79mmhg(14,6∕10,5kpa)。體溫37 5℃。實驗室


檢查:大便常規:軟便帶粘液。鏡檢:白細胞(+++),紅細胞(++)。

一診:脈沉緩無力, 舌質淡紅,苔厚膩佈滿舌面。

辨症:此乃伏暑溼熱鬱阻中焦, 脾溼不化。

治則:治宜芳香化濁,佐以清熱解毒。藿樸夏苓湯和香連丸加減。

處方:藿香15克,川樸12克,半夏12克,枳實15克,大白12克,老叩仁12克,白芍15克,砂仁12克,黃連12克,木香6克,丹皮12克,吳茱萸6克, 延胡索12克,金銀花15克,荷葉30克,兩劑水煎服,一日一劑,三煎三服。

二診、患者自述:上藥服第一劑後熱退,大便次數減少,一日2至3次,第二劑藥服盡,腹疼下痢皆止。食慾增加,舌苔退至白薄,但舌根部厚。實驗實檢查:大便軟色黃,紅,白血球均為(一)。治療仍以原方去吳茱萸,金銀花。加焦楂30克,炒山藥20克,繼服一劑以鞏固療效。

按:此兩例伏暑痢患者,雖不是同年,但發病季節相同,病症相同,但中邪深淺,病情輕重不一,以及治療方法等都不相同,此患者溼邪較重,故用藿香,川樸,半夏,老叩仁,砂仁以芳香化濁祛溼。枳實、大白、木香以消滯疏通氣機,黃連清熱化溼厚腸胃與金銀花,丹皮同用以清熱涼血解毒止痢。吳茱萸,延胡索散溼止疼並能抑制黃連之苦寒,以防苦寒傷胃,鮮荷葉祛伏暑之熱並能升清降濁,導溼下行,故熱去溼化則病除。鮮荷葉祛伏暑之熱並能升清降濁,導溼熱以下行,熱去溼化,則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