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和癌症治療之間 日本醫生怎樣選擇

7月28日,日本《東京新聞》發佈新聞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控制外出,導致就診和體檢人數減少,日本全國腫瘤專科醫院的患者數大幅度減少。

8月3日,日本東京都新增感染人數為258人,日新增人數已經連續7天超過200人。日本全國新增人數也連續5天超過1000人。迎來第二波疫情的日本,不少民眾再度開始了自肅的生活。

自從3月以來,愛知縣的癌症中心接受的癌症患者大幅度減少。其原因是醫療機構、體檢中心對新冠肺炎疫情有警惕態度,自肅縮短營業時間。這種的情況在日本普遍發生,為此,愛知縣癌症中心提醒,“如果推遲就診或體檢,可能會導致失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在防疫和癌症治療之間 日本醫生怎樣選擇

愛知縣癌症中心是日本全國領先的癌症專門醫院。其中98%的患者是通過各地醫院、診所、體檢中心介紹過來的。3月份,新患者為743人,同比減少5.6%,4月為670人,同比減少17.4%,而五月為486人,同比減少33.8%,6月為645人,同比減少13.4%。除此之外。總體來看,4個月內減少了433人,平均減幅為17.3%。

自從緊急事態宣言發佈之後,就診人數明顯減少,而且由於第二波疫情的到來,今後的恢復情況並不樂觀。

從明細上來看,“通過醫院介紹”的客人減少為13.8%,而“通過診所、體檢中心介紹”的客人減少了23.5%。在疫情之中,全國各地的精密體檢中心等機構都自肅暫停業務、縮短時間,導致能接收的體檢者明顯減少。

在防疫和癌症治療之間 日本醫生怎樣選擇

該癌症中心的院長丹羽康正表示,“通常,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症狀時,治療時期推遲了幾個月,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希望體檢中心重新開始正常運營後,大家及時來醫院檢查。”

一旦有症狀,請一定儘早去醫院。國立醫療機構名古屋醫療中心的名譽院長、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名譽總長堀田知光表示,自己在2019年2月感到胃部不適而接受了內視鏡檢查,沒想到在十二指腸部位發現了疑似癌變。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2020年確診為癌症。如果要等到疫情結束,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治療。最後,他在4月份做了切除手術。

霓虹直通車的醫療總監也強調,如果有自覺的症狀,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查明情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希望大家充分意識到早期發現的重要性。癌症的治療就是和時間的競賽。如果發現晚、治療晚,甚至失去手術機會,那麼治療的選擇項就非常少。如果有自覺症狀,一定不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去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