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經常看到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的神密網友評論,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再看看自己家的,一臉的嫌棄。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昨天,在抖音上刷到了一個三歲多的小男孩早上起床後,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等一系列動作自動化完成,乾脆利落,看著都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網友不經感嘆:“人與人的差距原來從娃娃就開始拉開距離了”;“該怎麼拯救你—我的孩子”;“為什麼我家娃刷牙洗臉都推三阻四,誰能出出招啊!”......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一個三歲多的小男孩怎麼會如此自立?

其實,培訓小孩自立能力越早越好!

科學來講,從寶寶3歲開始,家長就要慢慢的耐心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正確的引導方式尤其重要。

3歲是立規矩到培養規矩的關鍵期,規矩的培養有助於寶寶自立行為的養成。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這些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大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選擇是很好的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機會,比如早晨起床穿衣服,你應該問:“是穿黑色的褲子還是紅色的褲子?或者準備兩套衣服,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學會了選擇,將來對自己的職業,生活、伴侶等都會有獨立的思考,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在那裡,迷茫,困惑


2、尊重孩子的努力

當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時,他會集中精力去自己解決問題。比如早晨時間不多了,孩子還在繫鞋帶,你不應該說:“怎麼那麼長時間?真磨嘰”;你可以說:“繫鞋帶很考驗手指的靈活性哦”。

多一點尊重耐心,孩子的表現可能會出乎意料的好。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3、別急著告訴答案

當孩子有十萬個為什麼問你時,先不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答案。比如“媽媽,寶寶從哪裡來的?”,你可以說:“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怎麼想的?”

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己去尋找答案,多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4、鼓勵孩子藉助外部資源

父母是孩子的保護傘,也要孩子知道凡事不能全部依賴我們。比如“媽媽,我想吃棒棒糖,好久沒吃了”,你可以說:“哦,那我們看了牙醫,看他讓不讓你吃吧。”

當我們不能做決定時,可以引導孩子藉助外部的力量解決。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5、別毀掉孩子的夢想

不讓孩子總是失望。比如:“媽媽,我長大了想當老師”,“得了,就你那成績,還當老師,考上大學都是問題” ,你可以說:“哦,你想當老師啊,這個想法真不錯!”

打擊孩子,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心,沒有夢想,豈能遠航?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6、學會閉口,不問太多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不要問太多的事情。比如:"今天學了什麼呢?,你去哪裡了,怎麼現在才回來,你今天開心嗎?”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沉默是金,父母適當的沉默更有利於孩子自我發展。


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事實上,這些所有的技巧都是幫助孩子看到自己是獨立的,有責任感的,有能力的人。所有的這些都是鼓勵他們能夠自立。

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父母要學會做撒手掌櫃,你做的越多,孩子依懶性越強,適當放手,孩子才能變得更自立!

感謝有你,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