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F-80“流星”戰鬥機

當二戰爆發後,英德兩國都抓緊了噴氣飛機的研發。此時的美國深知在噴氣機方面已經被甩在了後面,為了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美國陸軍在得到了英國的噴氣發動機藍圖後,要求貝爾公司研製全新的噴氣式飛機(為了回報美國慷慨的租借援助,英國同意向美國提供最新噴氣式發動機的設計藍圖,該發動機將由通用電氣公司按許可證生產)。1942年10月編號為“XP-59”的樣機試飛成功。後來軍方將該設計方案交給了洛克希德公司,洛克希德公司以極高的效率將原方案進行修改並於1944年1月8日進行了代號為“XP-80”的樣機試飛。1945年初,P-80戰鬥機正式裝備美軍,綽號“流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1948年6月之後,美國空軍規定戰鬥機一律以F字頭命名,於是P-80改名為F-80。F-80戰鬥機是美軍大量裝備與生產的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也是美國第一架平飛速度超過800km/h的量產飛機,同時它還是美國噴氣式戰鬥機中第一種有擊落敵機記錄的型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F-80性能參數

發展歷程

如上文所說,在1942年10月19日裝備兩臺通用動力I-A發動機的XP-59A進行了首飛,並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由於XP-59A為實驗型號,並不具備作戰能力,於是美國陸航開始尋求真正能作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貝爾XP-59A為陸航提供了操作噴氣式飛機的寶貴經驗

因為有著研發XP-59A的經驗,貝爾公司成為了研製新機的不二人選,但是當時的貝爾公司正忙於其他項目,分身乏術,於是陸航便找到了在噴氣推進技術方面有著早期研究的洛克希德公司,並於1942年末將貝爾公司關於單髮型XP-59B的研究工作移交給洛克希德公司,哈爾福德H.1B“小鬼”發動機的規格和圖紙也在1943年3月被陸航一併移交給了洛克希德。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哈爾福德H.1B“小鬼”離心式渦噴發動機

1943年春,洛克希德公司的代表與美國技術航空勤務司令部就如何生產具備作戰能力的噴氣式戰鬥機進行了交流,1943年5月17日陸航司令富蘭克林·卡羅爾准將主持會議,陸航工程部主任把初步磋商的結論正式化。洛克希德公司也被邀請提交一份圍繞著哈爾福德H.1B發動機設計的噴氣式戰鬥機方案,洛克希德公司隨即開始了編號L-140的噴氣式戰鬥機方案的初步設計,1943年6月17日,美國陸航批准了L-140方案,並於6月24日發出來正式的合同,賦予其XP-80的代號,10月16日雙方正式簽訂合同,而合同的關鍵要求之一是洛克希德要在180天內交付首架飛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XP-80外形圖

為了加快進度,F-80首席設計師凱利·約翰遜在威廉·P·羅爾斯頓和唐·帕爾默的協助下建立了工程師小隊,按每週六天每天十小時的日程工作,他們在洛克希德公司B-1工廠風洞旁的臨時建築內辦公,以完全保密的狀態進行著XP-80的設計研發,他們的做法完全避開了公司正常運作時的官僚作風,同時把文書工作和開支降到了最低,這就是著名的“臭鼬工廠”的起源。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這是唯一一張拍攝到“臭鼬”工廠簡陋棚子的照片,前景是XP-80“流星”戰鬥機的機鼻部分

“臭鼬”工程隊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研究,首先設計一個具有低展弦比,層流翼型機翼常規尾翼,前三點式起落架的總體佈局,然後在機身中部放入哈爾福德H.1B發動機,進氣口設在前機身兩側下方翼根之前,又長又直的尾噴管通向機尾。飛行員坐在前機身的增壓座艙中,配備向後滑動的氣泡式座艙蓋。後機身可以整體拆除以便維護髮動機。武器為集中在機鼻的六挺12.7毫米機槍。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進行總裝的XP-80

由於該項目具有最高優先級,因此XP-80的進度非常快,很快便超越了計劃表,同時考慮到原型機不需要設置增壓座艙,因此可以採用普通座艙以節約工時,但是發動機項目拖了後腿,英國數次推遲交付首臺地面測試用渦噴樣機,迫使洛克希德在地面測試時只能給飛機安裝一臺發動機木製模型。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1943年11月2日,洛克希德終於等來了地面測試的渦噴樣機,裝上發動機的XP-80被卡車從伯班克運到莫洛克幹湖。11月16日陸航正式接收XP-80。至此,洛克希德以143天的成績擊敗了合同規定的180天。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XP-80進行發動機地面試車

多次試飛

1944年1月8日試飛員米洛·伯徹姆駕駛XP-80首飛,但是在升空5分鐘後他發現XP-80的副翼操作過於靈敏,而且起落架無法收起。在上述問題得到迅速解決後,第二次試飛該機就在6242米高度達到了808千米/時的最大速度,成為首架在平飛中突破800千米/時的美製飛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坍塌的進氣道

但是試飛過程中同樣暴露了很多問題,首先是這款原型機的失速和尾旋特性很差(失速前XP-80會無預警或極小預警並急速向右滾轉的現象),其次是燃油管理系統欠佳、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低下。在第五次試飛後,XP-80的機翼和尾翼由鈍翼尖被改為圓形翼尖,並在翼根增加了尖銳的前緣延伸段,平尾的安裝角增加了1.5度。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F-80A戰鬥機,翼尖下面就是較小的洛克希德“原裝”的油箱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F-80C可在翼尖掛載的3種副油箱,分別是洛克希德、三澤、弗萊徹式副油箱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大一點的三澤油箱

結構特點

F-80為單發戰鬥機,發動機被安置在緊貼飛行員後面的機身中,進氣口位於機身緊靠機翼根部前端,尾氣從機身的最後面排出。而在緊貼機身側面有導流槽,因此進入進氣孔後空氣會發生分離,導致發出讓人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F-80在機翼前緣下表面也有一個“俯衝-恢復”副翼。裂開的機翼後緣用於在低速時提供升力。量產版的F-80裝備了增壓座艙,並且配有空調,另外在F-80C中還配備了彈射座椅。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錯失戰機


F-80的服役始於1944年,美國陸航在歐洲部署了四架YP-80A測試機,用來向作戰部隊展示自己噴氣式戰鬥機的性能以鼓舞士氣,並開展學習對抗德國噴氣式戰鬥機的戰術,1945年夏第414大隊的近30架P-80A被航母運往菲律賓準備參加對日最後一戰。但悲劇的是隨機沒有攜帶翼尖副油箱和飛機電池,所有飛機在航母上白白等了30天。等到副油箱和電池抵達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結束,P-80就這樣錯過了對日作戰的良機。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F-80原型機

總結來說

F-80的研製成功,堪稱美國戰鬥機設計史上的里程碑,雖沒有機會在二戰中大顯身手,但是卻是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中的主力,總產量達到6000架。其作為美國空軍的防空力量的中堅,誕生伊始也曾以無人可敵的飛行速度制霸藍天。然而其作為美國研發的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無論是試飛還是部隊使用期間都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包括機動性不佳,在制空權爭奪中表現差強人意,空戰能力不及米格-15(這也直接導致F-80在朝鮮戰爭後期的主要任務由爭奪制空權變成了地面火力支援),直到1950年性能更出色的F-86A“佩刀”的到來,F-80也就慢慢淡出了美國軍方的視線。

戰機傳奇(一)誕生於二戰,“臭鼬工廠”的傑作——F-80戰機簡史

▲1945年3月20日第一架XP-80A因發動機故障而墜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