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作者\青檸味薯片

編輯\小享

李玫瑾教授作為父母的你們,應該都對她有所瞭解。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的課堂經常座無虛席,除了講述犯罪方面的知識,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她的育兒觀也深受廣大父母的喜愛。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李教授的育兒觀如此受到父母的喜愛,那麼來看看今天李教授要給我們說的三個關於孩子的特徵。

她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身上有以下三個特徵"。

作為父母就得好好觀察和留意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的特徵,畢竟從小就能夠發掘孩子的聰明之處是有有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的。

那麼我們就來看下聰明的孩子具備的三個特徵:

1、 "坐不住"類型的孩子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坐不住"的孩子經常會表現為好動,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家長通常認為這樣是不好的。例如: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喜歡和其他小朋友說話,被老師批評、或者在課上摺紙飛機,往窗外飛等。一節課裡注意力的集中時間特別少,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

父母看到這樣的孩子,首先不要立馬批評他,父母應該清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對各種事情產生興趣,所以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引導,告訴他們有時候應該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2、 "人來瘋"類型的孩子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有些孩子和陌生人能夠很親近,他們大多都是自來熟,能夠和陌生人順暢地進行交流。這種類型的孩子一般沒有交際方面的困難,他們擅長與人打交道,通過與他人的交往,能從他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這個時候父母的引導也不能少,因為父母會擔心孩子接觸的人的好壞與否,遇到這種孩子的父母也不必太過關心,學會時刻關注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會產生的問題,學會主動與孩子交流溝通。

3、 "愛表達"類型的孩子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有些小孩可能會是一個話癆,喜歡和別人交談。見到人,就喜歡和別人說話,不管說什麼都可以,完全不怕沒有話題可以說,他們有講不完的話。對於這種小孩,父母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這樣的孩子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聰明的孩子,需要好好的調教才可以,要不然就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家長要樹立孩子的規矩意識,讓孩子既聰明又不出格。

那麼父母要如何建立孩子的規矩意識呢?

1、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的作息,這樣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對於孩子的自律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在家裡父母要規定上床睡覺的時間,以及起床的時間。當然這個規矩的養成需要父母在家裡立下一些規章,如果孩子做到了會有什麼獎勵,比如買玩具等等,或者是沒做到的話,孩子要幫助媽媽做家務等。

2、 父母以身作則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如果是一個有規矩意識的人,那麼他們的孩子也一定會學習父母自身養成的規矩,比如父母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從來不會隨便亂講話,邊吃邊說話等,孩子也就會學習父母,不會一邊吃飯一邊說話了。這種規矩就在無形中養成了。

3、 制定規矩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教授:有這3個表現,你就偷著樂吧

孩子規矩的養成需要父母刻意地去制定一些規章制度,這些制度的內容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制度的強制性要求,會使孩子逐漸養成好的習慣,可能在剛要實施的初始階段會遇到是各種問題,但是隻要堅持下去,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為這樣強制性的規章更加有利於孩子的規矩意識的形成。比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每天吃飯之前,一定要洗手。

結語:

聰明的孩子有的特徵,父母要學會去發現,發現之後更重要的是去培養孩子,讓孩子能夠根據自己的優勢去發展。

這裡是@育兒分享說,一名寶媽,想要學習育兒知識的家長們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更好的育兒知識!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