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是什麼樣的?

大概是農業部剛出臺禁食貓狗的意向條例,後腳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源慶虐貓事件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更為諷刺的是,範的行為並非出於食用目的,而是拍攝並販賣虐貓視頻牟利,數據是2個月/80只貓被虐殺。

我相信對為此類新聞而憤懣的人來說,最想看到的一定是虐待動物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但很遺憾,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相關法律來裁定虐待、遺棄動物的人(渣),虐待事件發生時,除了個體的譴責與抗議,施虐者竟然不會受到任何嚴懲,這常常是讓人面對此類事件卻充滿無力感的來源。

這種時候如果有人能出面制止這種行為,以合法方式懲戒虐待者該多好?

一部關於動物保護的記錄片,在此想推薦給大家,尤其是給跟我一樣快要被這些新聞造成心理陰影的人,至少讓我們得以獲得片刻治癒,如果略有思索就更好了。

《動物救難隊》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Rescue Ink是一個由8位壯漢和一位女士組成的動物救助組織,中文名譯為“動物救難隊”。跟我們印象中慈眉善目的救助者形象不同,Ins上關於他們的介紹是“made up of a biker gang”,直白來說就是那些在街頭豪放不羈成群結隊的機車黨們。

團隊成員們有做改裝車和開景觀設計公司的生意人,有退休的前警察,有街頭幫派份子出身的健美先生,還有70多歲的紋身師等,他們的特徵都是花臂紋身+壯碩體格+愛小動物,真正的“猛男必看”了。

但是獨樹一幟的救助者畫風和比特犬的暗黑系logo也讓人難以想象這個組織到底是以什麼風格去進行自己動保工作,幾張工作照感受一下: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我承認,當初在視頻網站上看到這樣的反差的確是促使我點進去觀看的起緣,我甚至以為會看到比如“壯漢暴揍虐貓人渣”這樣的爽劇情節。事實證明,我對“動物救助”的概念太粗淺了,一言不合就動手的動保組織絕對沒有說服力。

比如救難隊曾經接到一通很慌張的求助,這是位不幸的女士——她的鄰居威廉虐殺動物多年,還時常把被殺害的動物屍體扔到她家院子裡來。

不得已,求助的女士只能在家裡架起攝像機,日夜不斷地拍攝威廉的虐殺行徑:將小鳥踩在腳下踏碎腦袋、將松鼠砍頭後釘入樹幹、將兔子一次次浸入水缸中溺斃等。

毫無目的,虐殺只為取樂。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求助人也用視頻作為證據報過警,但為什麼在有完整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美國,這麼硬核的證據都沒辦法讓警察上門制裁他?經過調查,隊員們發現這個惡鄰有三個“棘手”的身份:殘疾人、退役軍人、老人。

救難隊隊員們打算直接上門找威廉聊聊。可不管大家怎麼叫門,這個虐殺小動物時無比殘暴的人卻只敢躲在窗簾後面觀望。這讓大家犯了難,暴力闖入在面對這種人(渣)時絕對不可取。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第一次正面接觸,失敗。

這時,出現了第二位投訴該人的求助者,整個事情開始出現轉機。和第一位不堪直面虐殺行為產生精神壓力的求助者不同,這位女求助者由於早期當面譴責過威廉的行為,導致自己和女兒受到了來自他的恐嚇。

有了這個直接的理由,求助人選擇直接去法院起訴威廉。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然而,威廉非常擅長以自己的“退役傷殘老兵”的身份給法官施壓,每次出庭都會“穿上軍裝,拄著助行架”。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欸,這看起來和視頻裡那個四肢健全動作兇殘的虐殺者完全不是一個人?反而更像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可憐老人。

縝密考慮後,救難隊員們決定從這個形象的反差面入手蒐集證據,希望能遞交法官看清威廉的真面目——這部動保紀錄片突然有了一絲偵察懸疑的味道。

大概是老天也看不過去,隊員們偶然得知了威廉每週會定期去當地一個小酒館參加跳舞交友之類的活動,於是馬上決定採取“跟拍”策略,果然一舉成功。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沒什麼難度,幾張證明他腿腳沒問題的照片和一大堆虐殺視頻證據,足以推翻法庭之前對他的同情和判斷。雖然最後依然因為年齡問題被輕判,但至少虐殺者威廉的偽善面具被一把揪下痛快揭穿。

外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的舞伴們知道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背地裡卻是一個冷酷的動物虐殺者麼?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我想,這大概也是日常生活中,虐殺者最可怕的地方吧。

面對讓人痛恨的虐殺者,救難隊隊員們沒有仗著身體優勢動手甚至沒有對他進行言語攻擊,而是有理有據地讓惡人得到了制裁,這才是rescue ink日常工作的行事風格。

除了處理這種極端的虐殺案例,救難隊還接到過關於主人處理不好狗狗日常生活的匿名投訴。上門之後,狗主人米格爾顯然被眼前的大塊頭們嚇住了,一開始還拒不承認自己虐待寵物,最後只能聽話地讓隊員們去到狗狗生活的真實環境裡查看。

眼前的景象也讓隊員們非常氣憤,這個到處是糞便的地下室,一臺破沙發,就是狗狗宙斯的日常生活環境,對於每個人家裡平均有至少一隻狗的隊員們來說,這種養寵方式絕對屬於“虐待”。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團隊裡塊頭看起來最大的big ant直言不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他希望狗主人米格爾能擋著他們的面打掃乾淨宙斯的屋子。

對於這個不是很苛刻的要求,此刻隊員們的“威懾”形象起了作用,看起來極具說服力。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不過一次整理可不行,在手把手教了米格爾科學的飼養方式以後,救助隊員們離開了。他們已經制定好了日後的“突擊檢查”策略,希望以這種長期觀察的方式來考驗米格爾是不是真的能做到自己的承諾。

這個故事有個很美好的結尾。一個月後隊員們連續突擊檢查,發現米格爾已經判若兩人:狗狗宙斯從地下室搬到了陽光充足的客廳裡,非常活潑健康,也在家裡擁有了自己睡覺的小床。而從乾淨整潔的屋子和清爽開朗的個人形象上還能看出,狗主人米格爾改變的絕對不止是養狗方式。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養寵物,不應該只是一時興起,當你把它看作平等的生命存在,它們也一定會回饋你積極、健康的生活。

這部紀錄片中還有個非常惡劣的案例,就是一位聽障女孩的小狗被人闖入家中偷走了,這隻小狗是作為女孩的治癒犬而存在,難以想象竟然被人惡意偷盜,這個事件也算是本片中情節最嚴重救助難度最大的存在。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救難隊開始動用所有自己能找到的關係去尋找蛛絲馬跡,比如聯手政府機構開展偵查、聯繫當地參議員告知此事,以及沿路發傳單提醒路人留意,甚至只是隊員們一群人在事發街區來回走動。

用團隊創始人Big ant的話來說,哪怕僅僅是在街區結隊走上一圈,至少能起到警示作用,讓本來以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居民們產生一絲觸動,也讓更多人開始留意這件事。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在這部關於rescue ink的紀錄片裡,還有很多非常典型的救助案例,但確實是顛覆了我對動物救助組織的印象。

國內的流浪動物救助組織,對於流浪動物來說並沒有所謂的“官方救助機構”,你看到的所有流浪動保組織都是私人的,是一群民間力量用免費的時間精力甚至倒貼金錢成本去構築的一座“shelter”。

我也開始習慣捐款捐糧希望盡一份力,慢慢從以前對動保無感到變得由衷佩服所有的救助者們。我的想法很簡單,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雞毛蒜皮,順應生活而活對我們來說不過是本能,那麼,那些把力量放在個人生活範疇以外的人都擁有什麼樣的意志力?這些願意花時間拯救與自己無關的生命的人都擁有怎樣的恆心?

就像rescue ink的故事裡,每一次的成功營救除了隊員們的努力外,還離不開勇敢的求助者、匿名報信的路人、默默支持的網絡力量,以及願意傾聽和立案的職能部門。可以說,每個被拯救的生命背後都是一場接力賽。

可以不愛,請別傷害,這句話已經說濫了。然而現實是,除了虐殺者的扭曲心理問題外,遺棄寵物造成流浪貓狗數量暴增,還有不科學的養寵方式讓偷盜行為鑽了空子等,也是虐待貓狗事件頻發的幫兇。對了,還有數不勝數的不文明養狗事件讓更多無辜寵主形象跌到谷底。為小動物尤其是流浪動物發聲?那麼你會連呼吸都是錯。

“人的事還沒解決呢還關心畜牲?”

“人就是食物鏈頂端,貓狗這種本來就是玩物。”

“流浪動物建議一律捕殺,沒有什麼好說的”

······

可是我個人還非常贊成一句話,對待動物的態度,是一個民族文明的體現。在國家日益強大的今天,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國家能儘早出臺動保法。畢竟,天性殘暴的虐待者是少數,救助者是少數,這個世界上更多的其實是漠不關心的人,他們不聽不看不說,對其他人的發聲嗤之以鼻,也不管向他們發出求助信號的是動物還是人類。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遊走於法律監管之外的惡人,勢必可以藏身於漠不關心的人群中。

就像虐貓者範源慶,在被全民關注的壓力之下竟然還能繼續在微博小號上發表虐貓言論,【山東理工大學】只給出了退學的處理結果,據說範還準備考取海洋大學的研究生。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範源慶背後傳播暴力血腥視頻牟利的黑暗利益鏈已經慢慢被揭開……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範源慶的虐貓同夥,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冉永旭,網名貓咪獵手阿康等多個小號。也已經被熱心網友確定身份。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河北職業軟件技術學院發博稱:對冉永旭虐貓事件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門工作組配合公安機關一起調查核實。

《動物救難隊》這部紀錄片,才是虐貓者應有的下場

這篇文章不僅希望提醒自己保持對社會事件的感知,最重要的是,希望我們不要在瑣碎生活中喪失對弱者的共情能力。

互聯網有沒有記憶沒人說得準,但請你別讓自己成為失憶的人。

呼籲《動物保護法》《禁止虐待動物法》儘快出臺

在那些脆弱的人性,還不至於被全都打碎的時候。

在有更多施虐動物前科的殺人犯和強姦犯出現之前。

對於任何生命來說,生和死都只是一個結局。

真正可怕的是,在經歷死亡之前被迫走過的灰色地帶。

如果我們不會憤怒,如果我們習慣性遺忘,如果我們不嘗試著去發聲抗議,就等於容忍了這段灰色地帶的擴大。

黑暗無法規避,但「罪有應得」該是惡人的結果。

曾經這些事件只是一片雪花,剛出現就化了。

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 #中國正式出臺反虐待動物法# 這條熱搜。

願每個生命都被溫柔以待 !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