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紅色故事之一——王樸:毀家紓難助革命

1948年4月27日上午10時許,王容像平常一樣,到民國路(今重慶市渝中區五一路)宏泰大樓二樓的南華貿易公司找三哥王樸玩。王樸是公司的經理,但這次見到弟弟,卻皺起了眉頭,第一次不加解釋地讓王容到別處去耍。負氣離開之後,王容既急又想不通,又折返回來。這時,包飯的餐館送來了午餐。王容和哥哥等人剛坐下不久,王樸還沒有吃完第一碗飯,門就被特務推開了。王樸知書識禮、又家境殷實,特務為什麼找上了他?

重慶紅色故事之一——王樸:毀家紓難助革命

王樸,原名蘭駿,1921年11月27日出生於原四川省江北縣仙桃鄉(今重慶市渝北區仙桃街道)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王樸自小坦率正直,勤奮好學。1944年夏天,他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地址在重慶北碚)。在這裡,他如飢似渴地閱讀了大量馬列著作、進步報刊,並盡力傳播,逐步樹立了共產主義信仰。這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也開始關注王樸。

1945年7月,為了落實黨中央開闢農村工作據點的指示精神,南方局青年組動員王樸回鄉辦學,開展農村工作。王樸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徵得母親捐資興學的同意,回縣興辦學校。籌辦蓮華小學時,南方局抽調了黃頌文、李青林等10餘名青年來到復興鄉協助辦學,開展工作。1946年7月,為擴大辦學影響,又開辦蓮華中學,校址從李家祠堂遷至遜敏書院,四川省委青年組又派楊仲武、王敏等同志到蓮華中學工作。1947年9月,中共重慶北區工委成立,工委書記齊亮以英語教員的身份化名李仲偉來到蓮華中學,黃頌文任組織委員,王樸任宣傳委員兼管統戰工作。蓮華中學隨即成為北區工委機關所在地,成為江北縣和北碚地區黨的活動中心。1948年初,為爭取蓮華中學的“合法”地位,北區工委接辦私立志達中學,蓮華中學改為志達中學初中部,原志達中學為高中部,王樸任校長。從1945年秋到1949年11月的4年多時間裡,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學校充分發揮了農村工作據點的作用,在發展壯大黨的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培養革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1946年冬,在辦校建點的過程中,經過長期培養和考驗的王樸,被吸收入黨,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

1947年2月,中共江北縣特支成立,王樸被任命為特支委員。7月,成立江北縣工委,王樸任工委書記。9月,北區工委成立,王樸任宣傳委員兼管統戰工作。

就在北區工委成立時,為了配合解放戰爭,在大後方進行武裝鬥爭,川東地下黨急需經費購買糧食、藥品和武器。王樸接受了為黨籌集大筆經費的任務,他決定把家產全部獻給他為之奮鬥的神聖事業。王樸把想法告訴了母親,年近半百的金永華同意將自己半生苦心經營積攢所得、準備留給子孫後代的殷實家產全部奉獻給黨安排使用。從1947年秋至1949年,金永華、王樸陸續變賣了1480石田產和市區的部分沿街房產,摺合黃金近兩千兩,所得款項,一部分作為黨的活動經費,一部分通過中國銀行會計楊志(黨員)存入銀行備用。

大量賣田,引起了社會上一些人士的注意。川東臨委指示王樸以做生意為名籌建一家貿易公司,作為川東地下黨的一個經濟據點。1948年初,王樸在重慶民國路宏泰大樓二樓租了一層樓房,根據黨的需要創辦了南華貿易公司,由王樸任經理,楊志任副經理。同時還從已經創辦的三所學校抽調了幾個黨員擔任會計和辦事員。南華貿易公司一方面以王樸家賣田的款項作資本,經營生意;另一方面,通過公司供給川東地下黨活動經費,並與上海、香港等地打通貿易往來,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繫。開業後,川東臨委工委書記王慕齋(王璞)來此接過頭,提過款,對公司的創辦工作十分滿意。

在黨的感召下,出生於剝削階級家庭的王樸,不但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而且把母親和全家引上了革命的道路。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籠罩山城,黨處於極端艱難的情形下所發生的。這是一種對黨赤膽忠貞的拳拳之心,一種壯懷激烈的報國之志,更是一種無堅不摧的信念支撐!

1948年4月初,重慶市委機關報《挺進報》被破壞,復興鄉也幾次出現特務蹤跡。據打入復興鄉公所的地下黨員王澤泮回憶,4月20日前後,重慶行轅二處的3個特務來複興鄉公所,窺視地下黨活動。在情勢異常危險的情況下,王樸不顧個人安危,仍到場上與王澤泮見面。當王澤泮彙報到敵人瞭解思源中學情況多、瞭解志達中學情況少時,王樸說:“小王要提高警惕,要防止聲東擊西,繼續監視敵人的行動。”一次,王樸還在街上與特務擦身而過,但他從容鎮靜,泰然自若,安全地回到了學校。

北區工委也得到情報,重慶、萬縣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市委書記劉國定被捕。王樸與齊亮、黃頌文在志達中學初中部召開了緊急會議,商量對策。在討論誰留下時,王樸、齊亮、黃頌文各持理由,爭執不下,誰也不願意把安全留給自己,把危險讓給別人。王樸認為自己土生土長,又是校長身份,突然走了影響大,堅決留下工作。在王樸一再堅持下,最後決定由他留守。他堅定表示:“能不能經得起最嚴峻的考驗,我的行動是最好的回答。”

市委書記劉國定叛變後,敵人從他身上搜出一張王樸開出的現金支票,他便供出了川東地區黨組織經濟支持人王樸與苟孔甲(當時在川康銀行工作)的關係。苟孔甲隨即被捕,交待了他所知道的王樸的收支賬目。沒幾天,參與南華公司籌備工作的電力公司員工唐鶴生也被捕。特務要求二人發現王樸進城立即報告。

4月24日晚,王樸與妻子褚群相對坐著,他抱著愛子“狗狗”依戀地說:“城裡還有一攤子要採取緊急措施,我要按照原定的接頭時間到重慶去與王慕齋碰頭,我這次進城去很可能被捕。”隨即拿出一支活芯鉛筆給褚群說:“這支筆留給你作個紀念吧!你留在學校裡擔子不輕啊!也有可能被捕……要是我被捕了,你要聽從組織的安排,老李(齊亮)會與你聯繫的,要努力完成黨交給的任務,要把孩子撫養成人……”

次日清晨,東方剛露魚肚白,王樸如往常一樣平靜,收拾好行李,進城去了。他和正住在城內的母親金永華談了很久。母親叫他到成都躲避一下,他說:“我怎麼能走?我加入了組織,就不是娘一個人的兒子了。”想著今後母親要走的路更是充滿著嚴峻的考驗,王樸噙著淚珠,向母親講了三條意見:一是萬一他被捕了,要放出和平空氣,掩護學校,保護同志,學校一定要辦下去,這是命根子;二是聽黨的話,剩下的田產,繼續變賣;三是弟弟、妹妹要靠組織,不能離開學校。

4月26日晚,王樸分別與苟孔甲、唐鶴生聯繫。第二天一早,兩人便先後向特務告了密。4月27日中午,行轅二處課長雷天元帶著5個特務,包圍了南華公司大樓,於是就出現了文中開頭的一幕。

王樸被捕後,先關押在行轅二處,組織上通過各種關係,千方百計進行營救,均未果。王樸在獄中咬定被人誣陷,敵人除給他冠上“以物資助匪”的罪名外,無更多可靠證據,不得不“勸導”王樸:“像你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社會地位,為什麼要跟共產黨跑呢?”敵人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提出三條要求:一是澄清思想;二是交出組織;三是“參加工作”,就可以還王樸自由。但王樸鐵骨錚錚,在利誘面前,毫不動搖,在“老虎凳”、“電刑”等酷刑面前,忍受著肉體折磨的痛苦,堅守黨的機密。最後,王樸被列入有重大案情的政治犯,轉囚於白公館。

在獄中,王樸始終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關心難友,在獄中生活條件極差的情況下,還把家裡帶來的食品分給難友。他堅持學習,手不釋卷,不斷追求進步,和大家一塊兒學習、討論形勢。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入獄中的時候,他懷著無比嚮往的心情期待著黎明的到來,期盼著五星紅旗在山城迎風飄揚。

不過,考慮到隨時都可能犧牲,王樸設法帶出口信給母親和妻子,囑託他們堅持革命。他在給妻子褚群的信裡說:“小群,莫要悲傷,有淚莫輕彈。你還年輕,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狗狗(兒子的小名)取名‘繼志’,要讓他長大成人,長一身硬骨頭,千萬莫成軟骨頭。讓他真正懂得‘繼志’的含義。”在給母親金永華的信中說:“娘,你要永遠跟著學校走,繼續支持學校,一刻也不要離開學校,弟、妹也交給學校。”學校指的是黨組織所辦的蓮華中學,實際上就是指黨組織。在臨近生命的最後時刻,王樸將自己未竟的事業寄託於寄託於後來人、寄託於黨,其殷切期望和赤子之情,躍然紙上。

1949年10月28日下午,王樸與其他9位戰友一道,被公開槍殺於重慶西郊的大坪刑場。

王樸是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的一生只走過了28個春秋,短暫卻壯麗。他以振興中華、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用熱血和生命書寫對黨的忠誠,無私地為人民的利益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充分體現了為黨分憂、為民造福的擔當精神,必將鼓舞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