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一部沒有李安印記的李安電影

《雙子殺手》:一部沒有李安印記的李安電影

我不是李安的影迷,但我一直認為李安的電影有自己獨特的標誌。他喜歡選擇一種人做主角,一種揹負著生活枷鎖,不能前進或後退的人。他喜歡看到主人公與自己抗爭,偏見,環境,或鳳凰涅盤,獲得新的生活,或孤獨的生活,後悔一生。總之,李安的電影很特別。

但“孿生殺手”突然不具備這種特殊性。如果把李安的名字藏起來,去看內容,基本上是好萊塢常見的商業動作片。但沒有商業動作片應該有的狂野和氣喘吁吁的戰鬥,沒有對立面和對立面的微妙佈局。簡而言之,“雙殺手”相對不成功。

克隆人殺真人,這種情節,即使放在十年前,也不足為奇;特工破譯政府官員的情節,在好萊塢動作片中更為常見。

材料不新鮮,情節更簡單。威爾·史密斯被追殺了。經過激烈的戰鬥,女主人告訴他,殺死他的人是他的克隆人。克隆人聽了他的話,毫不猶豫地轉向他。太簡單了。

太光滑的東西,不好看。為什麼?因為結構不完整。

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結構的作用是提供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人物陷入越來越困難的困境,迫使他們做出越來越困難的選擇和行動,並逐漸揭示他們的真實本性,甚至強迫他們無意識的自我。”威爾·史密斯在《雙殺手》中從未出現過進退兩難,這不能稱之為自我覺醒。他與克隆人的對話與其說是對自己的懺悔,不如說是情感上的懺悔。許多好萊塢大片的主角都曾說過,這種懺悔不會打動人。

克隆人從未遇到過越來越困難的困境。當他找到大老闆大聲喊叫時,觀眾沒有感覺到。這部電影的結構並沒有把他推向絕境。我當時想,如果他一直站在壞人一邊,繼續傷害威爾·史密斯,也許這部電影會更好看。

回顧這部電影,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老威爾和小威爾之間的激戰,而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在陽光明媚的充足陽光下,51歲的威爾·史密斯俯臥在平原上,手裡拿著一把狙擊槍,一列汽車高速駛過,將機器擊斃。那一個完整的鏡頭,非常漂亮。

也許地球並不是最美的,但在燦爛的陽光下,隱藏著殺戮的土地,在殺戮來臨之前,那一刻的寧靜才是最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