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天府新區、兩江新區56天裡深聊了3次

每經記者:鄢銀嬋 每經編輯:張海妮

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天府新區、兩江新區56天裡深聊了3次

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第二次聯席會議現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鄢銀嬋 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未放緩成渝兩地的深度交流節奏。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要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過去的近4個月裡,成渝兩地的合作交流頻次屢被打破。4月23日下午,四川天府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召開了“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並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推進產業聯動發展等七個方面攜手深入合作。

這已是過去兩個月裡,兩個國家級新區第三次就合作事宜公開聯手。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蒲勇健認為,兩個新區應加強產業融合協調發展,在招商引資方面互相配合、避免競爭,整合資源,組建聯盟,共同做大做強。

從“雲上約會”到現場交流

時間倒退到約兩個月以前的2月28日,彼時,全國疫情防控正處於攻堅階段。一場“屏對屏”“線連線”的會議在兩江新區管委會的會議室裡召開。

當天下午兩點半,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段成剛和其他相關人士來到視頻會議室,對著大屏幕相向而坐。屏幕另一端是天府新區管委會主任劉任遠及其他相關人士。

這是兩個新區就如何合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的第一次聯席會議,當天雙方便確定了加強規劃戰略協調、推進交通互聯互通等六項合作重點任務。

20多天以後,政府層面的規劃便下沉到基層。3月25日,“新業態·新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在兩江新區舉行。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踴躍參與,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熱點話題,開展對話和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的互動早已有之。2019年7月,兩江新區黨政代表團前往天府新區調研,在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示廳、麓湖生態城等地實地調研後,兩江新區黨政代表團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發展速度快、發展勢頭好,公園城市等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值得學習。”

今年1月,天府新區戰略研究局等4個部門到兩江新區考察,與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等部門一道,謀劃雙方合作思路和重點任務。

此外,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均已成立了內陸開放門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辦公室,以更實效通力協作。

記者也在4月23日下午的會議現場看到,參會人員囊括了雙方街道、招商、投資服務、文創科創、產業發展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而為了進一步打通雙方人員交流通道,段成剛還在會議上建議休會10分鐘,以方便雙方人員互加微信。

事實上,重慶市政府也頻頻就成渝雙城經濟圈釋放強烈信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僅3月下旬以來,重慶不僅召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動員大會,還在重慶市委五屆八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關於立足“四個優勢”發揮“三個作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專家建議:招商引資多配合、少競爭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蒲勇健表示,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是國家級新區,雙方的合作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要推動力量。

那麼兩個新區下一步具體會如何合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當天簽署的戰略協議,內陸開放新模式、交通互聯、產業聯動等成為關鍵詞。

具體而言,在攜手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方面,協議明確要共同開展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大體制機制創新,聯合建設國際合作協作區,協同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財務、採購、結算等功能性機構,特別是聯結“一帶一路”建設的高能級總部、商會和行業協會,聯合打造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總部聯盟。

交通互聯互通上,協議明確將依託雙方在中歐班列、航空樞紐、國家物流樞紐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全面加強航空協作、鐵水聯運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運營中心。

對於產業聯動發展,雙方將打通兩地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研究梳理重大產業項目清單,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擴大兩地在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開展聯合招商協作,為雙方企業開闢投資綠色通道。

“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能更好地整合利用起來,這對兩個新區都有很大的意義。”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認為,另一方面要優化口岸功能,統籌成渝兩地開放口岸建設,要加快建設成渝城市群立體綜合大口岸體系,提升兩地保稅港區、綜保區和保稅物流中心開放功能,擴展進口指定口岸功能。

此外,協議中在產業聯動發展方面提及的“開展聯合招商協作”也被認為是跨出了一大步。據瞭解,重慶和成都在產業發展上一直暗自角力,特別是在汽車、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競爭較為激烈。“在招商引資方面互相配合、避免競爭,整合數據、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資源,組建產業聯盟,共同做大做強。”蒲勇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新區還有意通過人員打通的模式切實推動合作。段成剛表示,兩大新區要建立兩地領導定期互訪、幹部互派機制,建立部門、園區間的全方位合作對接機制。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