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吉林省各地青少年一起讀起來!

讀書是人類最古老的習慣之一,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讀書是一種慢生活的方式,是一條對話智者的連線,是一個養性修身的習慣。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同時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今年,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我省各地青少年一起讀起來!

世界讀書日:吉林省各地青少年一起讀起來!

從凜冬襲來日,到春暖花開時,疫情警報仍未解除。 “宅”卻不停讀,御疫有書香!遼源市西安區實驗小學圍繞“世界讀書日‘疫’起來曬書”主題,大力開展讀書系列活動,進一步營造和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文化風尚。

“好書我會讀”環節中, 該校結合各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佈置了相應的讀書篇目,讓學生疫情期間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在“書本穿新衣”環節中,3—6年級學生給自己喜歡的書籍親手製作一個書籤。“一起來曬書”環節, 1—2年級學生曬一曬自己所看的書,體驗閱讀的樂趣,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親子共讀”中,家長與孩子們互相陪伴,共同閱讀、共同進步!“讀書能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知識,歷練語言。希望我們都能做個快樂的閱讀小達人!”該校三年四班學生張田一告訴記者。

世界讀書日:吉林省各地青少年一起讀起來!

4月23日,遼源多壽路小學舉辦了以“學英雄精神 講英雄故事”為主題的閱讀文化節活動,學生進行線上展示和分享。

該校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在家長的幫助下,找了很多英雄故事。他們不僅喜歡自己讀,更願意大聲讀給家長聽。從抗戰時期到現在抗疫,從戰鬥英雄到最美逆行者,三四年級的同學把發現的各行各業的英雄人物事蹟講給家長聽。耳熟能詳的王二小,處處做好事的雷鋒,抗擊疫情的醫務人員,德高望重的科學家——鍾南山、李蘭娟……孩子們從書本閱讀到網絡收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五六年級的孩子或自編詩歌,或寫作文,抒發對英雄情懷的感悟。

“要讓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正版書,綠色閱讀,拒絕盜版。”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長春市文廟小學關工委邀請長春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專家督導組組長、長春市關工委火炬宣講團副團長、長春市文廣新局關工委副主任董潔老師為孩子們進行《戰疫,拒絕盜版,綠色閱讀》專題講座。他說:“我們要發揮小手牽大手作用,開展綠色圖書進校園活動,遠離盜版書籍。盜版書錯誤百出,缺頁少碼,給孩子們身體和精神上都會帶來傷害。再者,盜版書是使用有害油墨製作的,缺頁少頁影響閱讀,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請大家支持正版書。”

世界讀書日:吉林省各地青少年一起讀起來!

4月23日,梨樹縣劉家館子鎮中心小學校的同學們正在進行“家園閱讀”。家長和學生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體味傳統文化豐富的人文內涵,父母和孩子一同閱讀,一同朗誦,一同成長,共同浸潤在濃濃書香中。

梨樹縣劉家館子鎮二年三班的楊子熙同學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我宅在家裡,一本一本看著、讀著我喜歡的書籍,快樂閱讀,健康成長。我和書籍結成了很好的朋友,我開心、我快樂,希望疫情早早過去,祝願大家幸福平安。”

“我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該班級同學王冠博與大家分享他的讀書習慣和心得,“做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讀書效率,而且能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我不但學到了知識,還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梨樹縣劉家館子鎮二年三班老師表示,孩子們通過讀書分享,懂得了書是自己成長中的好夥伴,既豐富了他們的課餘生活,還能讓他們探尋世界的奧秘。孩子們多讀書的願望進一步增強,好讀書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希望讀好書的習慣將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祖維晨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