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考研分數線已經公佈了,這回水落石出了,心裡踏實了。之前猶豫不決的,已經著手準備留學申請了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

如果你打算趕2020年秋季末班車,那麼,你要特別抓緊時間了!!!

1、英國讀研和國內讀研有哪些不同?

相比國內的普遍為期3年研究生,英國的研究生只需要1~2年。特別是中國學生申請的比較多的“授課型碩士”,只需1年即可畢業。在時間上完勝國內。

想一想,當你一年碩士畢業後回國,在真實世界中快速成長,你的小夥伴們卻還在象牙塔裡給導師做苦力;

當你已經在職場遊刃有餘,你的小夥伴才剛一臉懵懂的從學校裡畢業。

如果你想看看更大的世界,如果你要成為一個擁有全球視野的人,英國留學是你的不二之選。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不過也正是因為時間只有一年,導致了很多人認為英國的研究生有點“水”。

其實,能學到多少東西和學制幾年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並不是說你在國內讀3年的研究生就一定比留英碩士學的多。

來看看英國研究生的苦逼經歷,你就知道他們學的多不多了:

風中百合1962:正式上課第一天佈置了一百多頁的reading,然而我特麼讀了還不知道在講什麼。連我們班英國姑娘都說confusing...我還要找工作,今天剛剛聽了一場Deloitte的,接下來tutor meeting、workshops、每週有seminar、我們組有個大project,嗯、整個Autumn Term就兩節,然而內容前兩週就差不多以上吧。

永遠也找不到我:開課第一週。幾乎每天都是七點後才能回家。十一月前要寫四篇論文。然後明年一月之前還有四篇。從圖書館回家都是小跑到車站。時間不夠用,真的不夠用。

你會喜歡這操蛋的生活:

座標華威大學,每節課上課前都要讀六十多頁英文文獻 一週閱讀量趕上國內大學四年閱讀量熬夜成狗 打印太貴天天對著電腦讀 那個皮膚毛孔掉頭髮 誰說英國水我真的要打人了

久途與十年:開學周就六本資料要讀,一週大概三天課,剩下兩天全泡在電腦跟前讀老師給的reading list,累如狗,各種group report, presentation,individual essay,exam,說水的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英國研究生和國內研究生還有一個大的區別是,去英國讀研沒有一個統一的考試(類似於國內考研)。

你能申請到什麼level的英國研究生,主要取決於你本科四年的成績(GPA)和本科院校被英國大學的認可程度。

英國大學更看重你在大學4年裡的日積月累,而不是在最後一年的衝刺。英國碩士也不是想讀就能讀的,如果你的均分達不到要求,存款再多也沒用。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2、申請時間表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個最簡單版本的時間規劃表 2020年1-2月 初試結束,複試之前
① 準備申請文書個人陳述/推薦信/成績單② 遞交申請③ 學習雅思/PTE 注1. 今年申請英國留學的人數也是歷史新高,有很多專業已經截止,所以建議大家儘早申請,不要等待初試成績出來以後再進行遞交留學申請。
注2. 英國大學是可以“無雅思申請”,等拿到offer在規定日期前考出雅思或其他語言成績即可。
注3. 如果雅思/PTE成績達不到學校要求,也可申請語言課。但語言課位置也有限,特別是熱門學校的語言課需要儘早申請。

備註:還沒考研打算今年考研或者再戰的同學做下時間參考!


2020年2-4月 2月份考研初試成績公佈,緊接著複試分數線公佈。
① 如果達到複試分數線,專心準備面試② 如果沒通過初試,參加雅思/PTE等語言考試,繼續遞交申請,並等待英國大學發放錄取通知書。 2020年4-5月 這個時候基本上留學申請和考研的最終結果都出來了,同學們就可以擇優選擇。


如果打算留學,那就可以確定入讀的英國院校,根據院校規定繳納留位費,並申請學校宿舍。

2020年6月-8月
準備簽證材料,遞交簽證申請。
2020年9-10月


行前準備,開始精彩的留學生活。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很多學生對於本專業不是很喜歡,本科可能是調劑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那麼,研究生想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可不可以呢?有些學生是因為自己學的專業比較冷門,考慮到之後就業問題想換專業讀研究生。。等等情況都有。那想換專業讀研的話需要怎麼做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跨專業的原因

>>>>

找工作


大多數人想到的第一個原因是找工作。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考慮因素,為了以後獲得更好的收入。同時,出國留學一般為1—2年,在性價比方面,略高於本科,大多數學生選擇轉專業到理工類或者商科。


但是你必須進一步區分你是想留在國外還是畢業後回國,以確定你想要選擇的專業。


>>>>

興趣偏好

第二個原因是個人興趣。

許多國內學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都是很盲目的,沒有考慮很多。他們在不瞭解任何形勢以及自己愛好的情況下就選擇了大學專業,或者他們遵循父母的建議。以至於他們讀了大學的一半或者很快畢業了才後悔自己選了這個專業。

所以,有些學生在選擇研究生課程時會轉而申請他們感興趣的專業。


>>>>

名校情結

考慮跨專業的第三個原因是想去一所著名的大學。

這個原因起初有點奇怪,但它與中國的國情非常吻合。因為一些專業有很高的入學要求,但他們的實力還不夠,申請名校的話會很困難。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開始選擇跨申請那些相對容易的專業。還有很多人出國留學,只是為了鍍金,在他們看來,學校比專業更重要,所以他們也會選擇一些更容易的專業來申請。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跨專業的申請要求

每個人的願望都是美好的,但在考慮跨專業問題時,我們必須明白國內外跨學科的要求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首先,國內門檻較低,最多需要幾門必修課,主要是審查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分數。但是,在國外,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甚至不同層次的院校對申請人都會有不同的要求。

相比之下,美國大學的跨學科要求相對較低,學校可以接受不同專業之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轉換。

對於不同年級的學校,跨學科的難度差異很大。例如,美國排名前30的學校進行相對嚴格的跨學科考試,而排名較低或專業水平較低的學校則較為寬鬆。

有些學校對其他專業的GPA要求很高,因為如果你沒有相關的實習經驗,只能從GPA看到你的學習能力,所以你的GPA得分越高越好。

託福成績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建議能夠考到大約100分,但如果你

想申請前30名甚至更好的學校,託福成績必須達到至少110分。


跨專業的申請準備

>>>>

選修課

無論以前的本科專業是什麼,學校一般都要求你學習一些相關的專業基礎課程。在這方面,一些精英學校的要求可能更高。例如,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商業分析專業中,學校要求申請人在申請前學習統計學和微積分課程。

>>>>

背景要求

這裡提到的專業背景要求是說你是否具有相關的實習經驗或相關工作經驗,是否參加過相關的學術研究項目或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是否閱讀了大量相關的專業書籍。如果符合上述條件,申請跨專業研究生並不困難。

>>>>

學校規定

當然,在申請跨專業研究生時,重要的是要注意在他們申請的學校中是否要求“非專業學生不推薦申請”

跨專業的申請必須注意這三點,每個大學和學院的專業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以及是否可以申請取決於學校的官方聲明。


跨專業的申請技巧

在本科期間,一些大學會允許你在二年級或三年級選擇另一個專業的雙學位,然後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如果你最初是英語專業,但你對金融或會計非常感興趣,那麼當你在大二或大三時,就可以選擇輔脩金融或會計。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許多學生擔心美國大學不承認輔修的專業,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只要你能在成績單上證明你實際參加過這些課程,就相當於承認你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因此,對於計劃未來跨專業的學生來說,將兩個專業的技能重複化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說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於那些處於大三並且沒有輔修專業的學生,也有改變的空間,就是通過相關實習來提升自己的背景。例如,如果你想去美國學習統計或財務,那麼就可以利用你的假期去銀行、證券公司或保險公司進行實習以改善自己。

英國讀研跟國內讀研的區別,你知道嗎?附轉專業讀碩的可行性分析

利用相關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例如,本科專業是自動化,研究生申請需要選擇CS,雖然自動化專業也學習了一些基礎的計算機課程,但這些課程還沒有達到美國計算機科學專業的要求。

此時,建議跨學科的學生參加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考試,以證明你在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如果分數可以取得優異成績,它將在你未來的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準備要趁早

如果你確定申請跨專業的研究生學習,小編建議提前至少一到兩年開始準備。有必要提前對申請學校進行研究,以瞭解學校對跨專業申請以及相關政策的態度。此外,還需要了解申請所需的相關材料和流程,並根據自己的情況計劃時間,來增強自己的個人背景。

有明確目標計劃的學生應該在大學二年級開始準備申請。由於跨專業的申請,學校不僅取決於專業的表現,還取決於申請人的經驗和能力是否與申請專業相匹配。如果你從第三年開始準備,學校的課程加上一些語言考試,時間就會太緊了。

如果你想趕20年秋季入學,然後之前沒有考雅思,恐怕有些來不及,不過也看具體什麼專業,有些專業可能已經來不及,有些專業還是可以趕得上的。如果你想gap一年的話現在準備21年秋季入學申請時間比較充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