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中華文化底蘊人,指的是“大中華文化圈”範圍內的人群。以中國大陸為核心,香港、澳門、臺灣是第二圈;第三圈則是歷史上曾經受到中國文化重大影響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緬甸琥珀為什麼獨佔我心……

來自白堊紀的精靈

緬甸琥珀資源主要分佈在緬甸克欽邦密支那到德乃地區,就是之前緬甸衝突之地。緬甸琥珀形成於6500萬年-1.3億年前,算起來正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屬於白堊紀的精靈。所以,如果要復活恐龍,從緬甸琥珀中尋找恐龍的些許氣息,還是有可能的。

相比于波羅的海琥珀形成於大約3000-6000萬年,墨西哥和多米尼加藍珀的2000-3000萬年,撫順琥珀的3500-5700萬年,緬甸琥珀大約是四海八荒裡“年份最高”的琥珀了。

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琥珀裡的“硬漢”

世界上琥珀不少,但最適合雕刻的無疑是緬甸琥珀。緬甸琥珀因為成礦年代久遠,是至今世界上被發現的珀種中最硬的一種琥珀,硬度可以達到摩氏3。所以,緬甸琥珀,到目前為止是雕刻師最喜歡的珀種,珀質緊密,擁有真正意義上寶石火彩。

成礦年齡僅次於緬甸琥珀的撫順琥珀硬度大約是2.5左右,海珀更次之,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琥珀的硬度是最低的,也被稱為“最軟”的琥珀。

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緬甸琥珀陽光下的“機油光”

緬甸琥珀中的部分珀種,在太陽光下會展現出像藍、像綠、像紫的顏色,並且這些顏色會隨著光線的角度、強弱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緬甸琥珀特有的“機油光”。緬甸琥珀基本上都有機油光寶石光,柳青珀還有紫色機油光。

此外,緬甸琥珀中的某些珀種還有吸光現象。用強光照射珀體,馬上撤開光源或從珀體上劃過,珀體仍能留下光影幾秒鐘,這就是吸光現象,緬甸人稱之為嘎拉散。不過,這種留光現象,並非緬甸琥珀特有,墨西哥琥珀也具備這種特徵。

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緬甸琥珀顏色為什麼那麼深?

緬甸琥珀是由水杉科植物樹脂經過萬千歲月磨礪而成,水杉科樹脂較海珀的松科樹脂要粘稠,凝固速度也要慢很多,所以,形成的硬樹脂顏色偏深而有樹脂緩緩流動形成的流淌紋。

緬甸琥珀是典型的礦珀,長期深埋地層,受到土壤中其他礦物質如黃鐵礦、硃砂、錳等沁入而呈現更深的顏色。

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為什麼中華文化底蘊的人喜歡緬甸琥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