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1

  • 張愛玲和炎櫻:有一種友情,只存在於青春年少時。

少女時期,張愛玲在香港大學就讀,最好的閨蜜便是炎櫻了。

十幾歲時候的友情,沒什麼應酬和利益的成分,更容易交心。

兩人同進同出,親密無間地看電影、逛街、買零食,談學業、聊服裝,互相交換少女心事。

之後幾年,張愛玲寫書,炎櫻幫她畫插畫、拍攝照片。張愛玲不善言辭,每逢公眾場合,她總要拉上炎櫻。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1944年8月,張愛玲與胡蘭成憑藉一張婚紙,結了婚。證婚人便是炎櫻。

時光輪轉,在美國的時候,為人活泛的炎櫻越過越滋潤,也是憑藉著她的人際關係,張愛玲才得以進入救世軍辦的貧民救濟所。

此時,兩人的距離已悄無聲息地拉開,為以後的所有埋下了隱患。

1956年,張愛玲與賴雅結婚,離開了炎櫻居住的紐約。其後,炎櫻曾經給張愛玲寫過好幾封信,張都未回覆。

炎櫻總是在信裡誇耀她掙了多少錢,誇耀自己多麼美麗多麼受男士歡迎。

她全然不顧好友此時落魄灰暗的心情,這種得意洋洋的炫耀,任憑是誰,都無法忍受,恨不得立馬絕交吧?

炎櫻到老,也還是個直腸子的人,也完全沒有張愛玲那般的細膩敏感與體貼,她自說自話,還對好友對她的不理睬而感到委屈莫名。

之後,兩人漸漸疏離,及至斷交。

有研究顯示:友誼也存在七年之癢。每隔七年,我們一半以上的同性親密友誼會消失。

每個人在青春年少時,大概都有過一個炎櫻。她帶給我們無憂無慮的快樂和青春浪漫的恣肆。

然而這種友情,只存在於青春年少時。中年之後,一顆心已千瘡百孔,回首當年的簡單明朗,再看現在的莫名疏遠和冷漠,無端生出無限感慨。

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喜歡就靠近,厭倦就分開。讓那份純真的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2

  • 張愛玲與潘柳黛: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40年代,潘柳黛與張愛玲、蘇青、關露並稱上海文壇四才女。

張愛玲對這位敢獨自闖天下的女生是頗為敬佩的,有段時間,她都視潘柳黛為座上賓。

有一次,潘柳黛和蘇青跟張愛玲約好去赫德路公寓一起吃茶。

打開門,只見張愛玲身著晚禮服,渾身香氣襲人。潘以為張愛玲是要上街,張愛玲卻說,就是在等你們來家裡吃茶。

在張眼中,這也許是尊重,但是在潘心中,這種行為卻榨出了她骨子裡的自卑,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潘柳黛

從這樁小事中,就可以看出張愛玲跟潘柳黛其實是兩個三觀不同的人。

但如果彼此可以懂得,可以理解和寬容,或許也能成為不近不遠的朋友。但潘柳黛的妒忌之心,強行把張愛玲推出了朋友圈。

她的好友蘇青漸漸與張愛玲靠攏;胡蘭成狂熱追求張愛玲,洋洋灑灑寫了篇《論張愛玲》,大肆吹捧她;上海灘颳起了張愛玲旋風,她開始大紅大紫。

那種光芒,難免讓本來同為四大才女的潘柳黛心理失衡。

潘手裡握有張的第一手八卦資料,於是她不惜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愚蠢方式,極盡挖苦之能事,嬉笑怒罵,字字句句用手一推,就能擠出一瓶酸得掉牙的醋來。

她寫了篇《論胡蘭成論張愛玲》,說張愛玲與李鴻章的關係就好像太平洋裡淹死一隻老母雞,上海人喝黃浦江的自來水自稱“喝到雞湯”的距離一樣,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

她還肆意評價昔日好友:

尤其張愛玲的脾氣,在這幾個人當中,比較是有點怪的。......張愛玲的自標高格,不要說鮮花,就是清風明月,她覺得好像也不足以陪襯她似的。

自此,張愛玲與潘柳黛這位“敵人”徹底鬧崩。

幾年後張愛玲到香港,有人告訴她潘柳黛也在此。

張愛玲只是冷漠地說:“誰是潘柳黛,我不認識。”

很讚賞張愛玲的做法,如果三觀不同,就不必委屈自己去強融。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張愛玲

友情的事情,順其自然,合得來就處,合不來就散,只是,友誼走到窮途末路之時,也不要口出惡言,尤其不要四處散播對方的隱私,說她的壞話。這樣做,除了顯得自己人品低劣之外,其他毫無益處。


3

  • 張愛玲與蘇青:真正的朋友,是明瞭你一切缺點,還能支持你的人。

張愛玲的閨蜜中,我最喜歡蘇青。

就像范瑋琪歌中所唱:“我們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了春天。”張愛玲就是那秋天,孤標傲世,生而傳奇;那麼蘇青便是夏天了,轟轟烈烈,煙火人生。

張愛玲的文字清冷而豔麗,明明看起來繁花似錦,偏生又隱隱透露出那一抹殘忍的幽藍,一紙蒼涼的血腥刀光。

而蘇青的文字有著人間煙火氣,有血有肉,活色生香。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表面上看起來就像夏天和秋天一樣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對俗世的清醒認知,以及對人生的熱愛和悲憫。

當時,張愛玲如日中天,而蘇青的《天地》雜誌急需壯大,非常需要知名作家的稿子來撐場面。

蘇青給張愛玲寫去的求稿信也是新穎別緻,“叨在同性”這幾個字讓張愛玲動了心,第二期就有《封鎖》登場。

1943年—1947年,都是屬於張愛玲的。

蘇青很激賞張愛玲,張愛玲對蘇青亦不薄。

在女作家座談會上,張愛玲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蘇青脾氣耿直,說話直來直去,容易得罪人,清高孤傲的張愛玲卻說:“但是像蘇青,即使她有什麼地方得罪我,我也不會記恨的。”

真正的朋友,便是明瞭你一切缺點,卻還能喜歡你,支持你的人。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蔡康永曾說:“好友是價值觀類似的人,是另外一個自己,是我們人生的濾勺,幫我們濾掉雜質,讓我們更純淨地做自己。”

張愛玲和和蘇青彼此見證,彼此成就,共同創造了屬於她們的文學時代。


4

  • 張愛玲與鄺文美:成年人的友誼,是刪繁就簡的過程。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蘇青也漸漸淡出了張愛玲的生命。

1952年,張愛玲到了香港,在美國新聞處謀得一份翻譯的工作,與1949年便舉家遷移到香港的鄺文美成了同事。

閒來無事,兩人常來常往,張愛玲與鄺文美的丈夫宋淇也相談甚歡。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宋淇鄺文美夫婦

鄺文美欣賞並且愛惜張愛玲的筆力和才情,為了能時時陪伴張愛玲,她以無暇照顧家庭為由婉拒了宋美齡的邀請。張愛玲對此很是感激。

1955年11月,張愛玲遠渡重洋去了美國。

在張愛玲困頓的幾十年裡,她都會把發生的事,事無鉅細地去信跟鄺文美傾訴。

她倆長年保持書信往來,現存的信件就達600多封。

在信中,兩人相談甚歡,從工作到生活,從藝術到人生,簡直無話不談。

老年之後,兩人同為病痛所苦,通信內容也多了對彼此病情的交流,瑣碎的閒言細語中,滿滿都是牽掛和關懷。

成年人的友誼,都是刪繁就簡的過程。

我們漸漸懂得,哪些朋友適合陪伴一陣子,哪些朋友適合陪伴一輩子。

張愛玲四段閨蜜情,告訴我們女生友情的四個真相

時間是把篩子,幫我們篩選出人心的重量,感情的分量。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去世了,她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鄺文美和宋淇。


人生短暫,朋友貴精不貴多。

真正的朋友,必須要有相互認同的根基;

真正的朋友,能明瞭你一切缺點,還能默默支持你;

真正的朋友,能在我們面對人生的悽風苦雨的時候,竭盡全力來幫我們遮風擋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