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折枝 68cm x 84cm 1995 宣紙 中國墨 混合媒體


石虎是一位兼有功力和修養的藝術家,他在中國畫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於他善於把功力與修養兩者巧妙結合,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繪畫創作的功力,一般是指純熟的造型技巧以及與此有關的技藝手段,功力需不斷磨練方可獲得。假如說功力是硬工夫,那麼作為藝術家的素質與修養則是軟實力,修養更需長期積累,兩者均與人的天賦與勤奮有關。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釵韻 68cm x 84cm 1995 宣紙 中國墨 混合媒體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爾羊 145cm x 75cm 1994 宣紙 中國墨 混合媒體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道情 68cm x 84cm 1995 宣紙 中國墨 混合媒體


石虎沒有進過名聲顯赫的美術學院,他在北京工藝美術學校求學,是這個學校的高材生。那時,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學風正,有一批水平很高、盡力盡責的老師,教學方法講究實用,重視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關注手藝的訓練,引導學生對繪畫質材、工具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傳授內容全面,素描、線描,寫實、寫意,水墨、重彩,兼顧中西。學生從中既能獲得各種藝術技巧,又在藝術品味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青遞圖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白構圖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宮羽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鏡娥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霓蝶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集望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夜華圖


石虎畢業之後,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工作多年,這也是一個人材薈萃的地方,還能近水樓臺地閱覽中外圖書、畫集,從中廣泛吸取養料。80年代中期,石虎便馳名於畫壇,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受到畫界的關注。他的創作方法超越常規,不按當時普遍流行的寫實路子走,多用誇張、變形手法;題材內容也離社會政治內容甚遠。他胸中似乎有另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有畫不完的人物和故事,有傾訴不完的話語和感情。對他的畫,讚賞者不少,非議者亦有之。這是畫界通常的習慣,大凡帶有探索性的新東西出現,總有人用老規矩、舊標尺衡量,評頭論足,說三道四。石虎是位自有主見、一意孤行的人,他以在畫界有高明的知己而滿足,從中得到鼓舞和激勵。例如,中國畫界堅持創新的盧沉、周思聰夫婦,便是支持他的兩位同道。當然,石虎自己也清醒地意識到,他的藝術之路要堅實地走下去,還必須更深入地研究,從傳統中汲取滋養。在“85”新潮一片否定傳統中國畫的聲浪中,他發表已見,認為只要我們辛勤耕耘,中國畫便會前途無量。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雁月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蔽翠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蓮實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伏芝


二十多年來,石虎沒有改變自己的方向,一直行走在探索和創新的道路上。綜觀他的藝術創作,我認為有下述幾個鮮明的特點。首先,他沒有給自己的繪畫創作加上沉重的負擔:意識形態性、論道說教、表達歷史事件……他把繪畫看作抒情、寫意、娛人娛已的手段,自由自在、輕鬆活潑地畫,讓觀眾自由自在、輕鬆活潑地欣賞。他不裝腔作勢、不戴假面具,直率地顯示其真性情。其次,他用意寫的方法,呈現他描繪的對象,人物、花鳥、山水,還有一些情節性的畫面。他用簡而又簡的筆墨、造型、色彩,象徵性地暗示或交代,點到為止。在這些簡筆後面,又隱藏著他的繪畫功力和筆墨神韻,因為這些在畫面上出現的人物和物象雖無寫實的造型,但富有神采。中國畫論中歷來有以形寫神和以神寫形兩種學說,兩者都講究形神兼備,但側重點不同。前者在形中傳神,後者略形重神。顯然,石虎堅持的是後一條路線。他把寫意手法加以強化,在傳統寫意手法中加進了狂草書法和西方抽象畫的元素,通過筆線的運轉,傳達出內在的力感和韻味,創造了自成一格的意寫繪畫方法。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婕蝶圖 紙本重彩 120cm x 90cm 2010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牽牛圖 紙本彩墨 98cm x 88cm 2009


中國畫的大寫意和西方的感情性抽象畫,十分注重繪畫創作的即興性,往往在胸無成竹的情況下自由發揮,即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敏感地發現畫面上偶然出現的因素,即時地加以利用,因勢利導,擴大戰果。偶然性對藝術創作之所以重要,因為它不是畫家預先設計的,往往超越畫家的主觀想象。唯其如此,它更率真、自然。傳統的潑墨、潑彩法,便是利用水或彩在紙面上流動的勢,加以適當處理形成某種形象。西方的一些超現實主義和抽象派畫家,常利用一些偶然的斑點和線的痕跡,加以想象和發揮,使畫面產生出奇不意的藝術感染力。對此,石虎深有研究。平素對自然、對人、對客觀物象的敏銳觀察和在創造過程中充分利用偶然元素,機智地加以伸引,可以說是石虎藝術創作的另一個特點。當然,運用這些方法,關鍵在於適度,在於掌握分寸,適可而止,當機立斷,不斷而斷,才能耐人尋味。讀石虎的畫,可以發現不少似乎是未完成體,用未完成法給觀眾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也用未完成法創建他特有的畫風。藝術家敢於和善於用未完成法進行創造,要有眼光,要有魄力。這又是石虎創作別具一格的地方。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彩墨 76cm x 48cm 2012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彩墨 窗明圖 105cm x 66cm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彩墨 家有菩提 76cm x 48cm 2012


石虎重視繪畫創作的技藝,即質材、工具和手段。他深知不同繪畫材質、工具和手段不僅直接影響繪畫的形式美感,而且對作品的文化內涵產生作用。他的畫有以線為主的簡體,有以色彩為主的密體;有大片留白的,也有滿構圖的……繪畫工具和手段不同,藝術效果迥異,繪畫手段的這種多樣性,使他的藝術創造展示出不同的多樣面貌,但它們都具有共同的意象性審美追求。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人物 紙本水墨 76cm x47cm 2012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水墨 76cm x 48cm 2013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水墨 此華有名曼陀羅 76cm x 48cm 2013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水墨 花意圖 76cm x 48cm 2013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水墨 菩提少女 76cm x 48cm 2013


石虎在意寫中享受著創造性的喜悅,也用這種意寫的畫風愉悅大眾。中國畫界因為有石虎這樣在藝術上標新立異的人物,而顯得更富有生氣與活力。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 紙本水墨 31cm x 28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 紙本水墨 31cm x 28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 紙本水墨 31cm x 28cm 2009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 松壑圖 140cmx68cm 2014年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 自為心靈轉註 木而石 樹而山 無需面面俱到 140cmx68cm 2014年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山水《松枝圖》 蔓藤之婉延 緣始於不意筆墨之馳騁 由引於綿肌直面之空冥 140cmx68cm 2010年


藝術,除了滿足人們多樣的審美需求外,還以其表達語言的異彩紛呈啟迪大眾的思維,推進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革新。這是石虎創新藝術的意義所在。



邵大箴|意寫大家石虎

石虎

1942年,出生於河北徐水縣。

1958年,就讀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

1960年,就讀於浙江美術學院。

1962年,應徵入伍。

1977年,任職於人民美術出版社。

1978年,代表中國遠赴非洲13國寫生訪問。

1979年,出版《非洲寫生》畫冊。

1982年,在南京博物院舉辦個展。

1987年,香港集古齋舉辦個展。

1991年,在澳門市政廳舉辦“石虎心象”個展,同年在香港多次舉辦個人畫展。

1992年,在新加坡、雅加達舉辦“天命年展”。

1994年,參加廣州中國藝術博覽會,同年成立“石虎詩會”並多次舉辦“石虎論字思維”詩歌研討會。

1995年,應邀出任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主席。

1999年,在香港大學博物館舉辦個展。

2003年,中國畫研究院、香港、澳門、新加坡、雅加達巡迴展。

200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石虎藝術大展”。

201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石虎藝術大展”。

自——相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