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疫情的爆發,使得分數線延遲公佈數十日,苦苦等待,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4月14日,2020年考研國家線發佈,不少學子已經跨過這門檻,眉間的憂慮卻越來越重,這又是為何?

考研作為繼高考後的第二道大坎,不可謂不重要,不僅能提高自己社會競爭力,更能在人生藍圖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年寒窗歲月,終於迎來柳暗花明,可英語一分之差,卻將一片考研人攔在門外,也使得這一年努力付之東流。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熬圖書館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而這一現象在考研中也十分普遍,不少考生專業成績十分顯眼,卻獨獨栽倒在英語上。有位網友留言表示道:總分高出國家線數十分,卻由於英語一分之差,便與目標高校失之交臂。明明能夠與國外友人流暢交流的他,卻始終不明白為何卻栽倒在英語上。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網友英語一分之差

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早在2017年,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就曾建議,將英語學科從高考由必選改為選考科目。自此,關於英語的討論聲便源源不斷,隨著翻譯軟件的智能化,質疑聲也越漸強烈,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地球村趨勢已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英語地位也隨之被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雖然翻譯軟件已經可以滿足日常溝通所需,但就目前而言,仍舊有著不小的侷限性,尤其是在世界商貿等較為正式的場合,翻譯軟件完全無法替代人工。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世界商貿

再者便是文化交流。中國已在歷史長河中度過了幾千年歲月,其文化積澱更是博大精深,許多文字都含潛藏之意,而歇後語,古代詩詞等作為文化精髓更是一語雙關,國外文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國外名言

若僅僅字面翻譯,則是”如果我能在那裡成功,我將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功,這取決於你“,所表達含義已經截然不同。大家不妨在留言區翻譯試試。

你可以讀出含義,卻永遠譯不出文化,而若要進行文化交流,那麼其基礎則是瞭解他國文字。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同時,英語也並非只為日常溝通所存在,更是一項汲取他國科研精髓的重要工具。當推開大學校門之後,目光便已不再停留國內,而是放眼全世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之轉化為自己的成果,其中一條重要途徑便是查閱國外文獻,此時英語便作為一項重要工具所存在,不可謂不重要。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國外文獻查閱

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有網友曾表示,自己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本以為日常交流已是綽綽有餘,可當出國留學之後才發現,英語還需從頭學起。這又是為何?

其實這便是將英語視為知識還是工具的區別。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你是否會將“子曰“時常掛在嘴邊?當路人為你拾起跌落的東西時,你又是否會用”感激不盡“一詞表達感謝?十幾年的英語學習,我們學會了寫會了閱讀學會了寫作,卻依舊不懂如何交流,皆因我們將英語視為知識,而非工具。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論語已是知識,而非交流工具

我們將太多心思花在”主謂賓,定狀補“等語法上面,可若將一段漢語文段提出,又有多少人能講出個所以然?可即便如此,也絲毫未能影響我們閱讀理解以及日常交流。反觀各類英語考試,卻將大量重點放在語法上面,分數雖高,可依舊無法日常交流。


英語差一分,難倒一片考研人,英語是知識還是工具?

網友評論

對於英語的討論聲一直都未停過,其實這並非否定英語重要性,而是對英語歸屬知識還是工具的質疑。小便認為,英語存在的基礎便是為了交流,再此之上,才能稱為知識,可反觀這十多年的學習生涯,似乎卻已本末倒置。對此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