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中考語文,關於古詩到底怎麼考?如何應對?

下面是精選了幾個核心城市的一模、二模語文試卷,看看古詩命題方式:

授之漁學堂,專注中考、高考,歸納總結中考高考各科的精髓,讓我們的學子得方法,有高分!


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這首散曲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2分)

7.下列對本曲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一點相思幾時絕?”直抒作者纏綿的相思之情。

B.“憑闌袖拂楊花雪”點明離別的季節是暮春時節。

C.“溪又斜,山又遮”寫出離別時女主人眼前之景。

D.“人去也”飽含女主人公難以割捨的離別的傷痛。

6.(2分)元 關漢卿 7.(2分)A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6.加點字“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錢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詩。

B.“爭暖樹”形象地寫出了早春生機。

C.描繪的景色都是詩人在白沙堤所見。

D.詩中表達出作者遊湖時喜悅的心情。

6.(2分)滿足 7.(3分)C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這首小令在元曲中極負盛名,被譽為“_____________”,作者是元朝的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枯藤老樹昏鴉”烘托了村落的古樸恬靜和溫馨。

B.“小橋流水”是遊子對家鄉的美好記憶。

C.“古道西風瘦馬”寫出了遊子悲涼的境況。

D.“斷腸人在天涯”點明瞭遠在天涯的親人因思念遊子而無限悲傷。

6.(2分)秋思之祖 馬致遠 7.(2 分)C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詩中“陰陽”的意思分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對本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寫詩人遠望泰山時驚歎它的雄壯險峻。

B.頷聯寫近望泰山讚歎其神奇秀麗巍然聳立。

C.頸聯寫久望層雲歸鳥而心胸激盪眼眶欲裂。

D.尾聯寫詩人由望嶽而產生登嶽的壯志豪情。

6.(2分)山北 山南 7.(2分)A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水仙子·詠江南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

6.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曲題是_________。(2分)

7.下列對本曲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曲中“淡”字增添了幾許詩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鷗舞再三”句為江南美景平添了幾分孤寂。

C.“卷香風十里珠簾”一句暗示了江南水鄉的富麗。

D.“愛殺江南”作結尾,既突顯主題,又直抒胸臆。

6.張養浩(1分) 詠江南(1分) 7.B(2分)


水仙子·詠江南

(元)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

6.“晴嵐”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曲中直接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晴天空中彷彿有煙霧籠罩

7.愛殺江南。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6.本詞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詞中“滄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7.下列對這首詞的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詞的詞牌名是“訴衷情”。

B.“當年萬里覓封候”寫出了詞人當年遠離家鄉、壯志報國的情景。

C.關河夢斷何處”流露出詞人對將要離開軍隊而產生的遺憾之情。

D.“淚空流”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悲憤和不甘。

6.陸游 濱水之地,古時隱士所居之地

7.C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橫”字寫出水之動態。

B.“繞”字寫出山之靜態。

C.尾聯抒發難捨難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寫秀麗的自然美。

6.李白 7.C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6.從詩題可知,這是劉禹錫寫給___________(人名)的一首___________詩。(2分)

7.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淒涼”“棄置”二詞,飽含詩人的心酸和憤懣之情。

B.頷聯借“聞笛賦”“爛柯人”的典故表達懷舊和思鄉之情。

C.頸聯以“沉舟”“病樹”兩種意象表現詩人的樂觀和豁達。

D.尾聯寫詩人為了感謝友人,準備暫時振作精神來面對未來。

6.白居易(白樂天)(只寫“樂天”不得分) 酬贈(酬謝/酬答,答謝,應答/贈答/回贈)(每空1分,共2分)

7.A


【甲】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乙】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6.【甲】詞是李清照寫的《__________》,【乙】詞是__________寫的《蝶戀花》。(2分)

7.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都表達了女主人公細膩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發愁情的懷人詞。

C.主人公都借酒澆愁而終究無法排遣。

D.都隱含著詞人的惆悵和無奈之情。

6.(1分)如夢令 (1分)柳永

7.(2分)D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6.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晚號__________居士。(2分)

7.對這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孤山、賈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勝。

B.第一、二聯動靜變換,詩人聯想豐富。

C.第三、四聯,描寫早春之景美不勝收。

D.全詩語言絢麗,物象豐富,情感濃烈。

6.白居易 香山 7.A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6.詩歌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錢塘湖就是《飲湖上初晴後雨》中的____________(地名)。(2分)

7.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水面初平”勾勒出湖水平湖堤的早春輪廓。

B.“早、新”二字描繪了鶯和燕新來時的動態。

C.“漸欲、才能”表現出花草欣欣向榮的趨勢。

D.“行不足”表達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戀。

6.(1+1分)白居易 西湖

7.(2分)B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提。

6.詩中“早鶯”“新燕”“__________”等事物充分體現早春的季節特徵。(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歌描繪了西湖早春時節的明媚風光。

B.詩歌表達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C.詩歌以“行”為線索展現西湖的最色。

D.詩歌呈現了早春時節喧鬧的遊湖場景。

6.(2分)淺草

7.(2分)D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曲中的“昏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對“夕陽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點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時間。

B.渲染既溫情又悲涼的特殊氛圍。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渾然一體。

D.烘托抒情主體悵惘若失的心緒。

6.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7.C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蝶戀花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6.上面的詩詞裡,出現了同一個表達作者情感的詞,這個詞是__________。(2分)

7.對《黃鶴樓》和《蝶戀花》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崔詩是近體詩的佳作,柳詞是婉約詞的精品。

B.崔詩寫芳草悽迷動人心,柳詞借春草綿延訴衷情。

C.崔詩繪日景晚景頗具圖畫美,柳詞寫有聲無聲角度多變化。

D.崔詩傳遞出傷感與思念之情,柳詞表達了堅毅與執著之意。

6.愁 7.B

中考語文必考題型之古詩,常考的方式如下!歸納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