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考古勘探發現古代墓葬近900處 為運河文化提供實證

2020-10-25 12:41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組織完成了對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小鎮建設區域的考古勘探,發現區域內古代墓葬近900處,據墓葬形制、埋深、包含物信息等推測,其年代涵蓋宋、金、元至明清等多個時期,為天津運河文化提供重要實證。

2020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進駐到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程考古工地,先期開始對上半年勘探發現的100餘座明清墓葬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已揭露出明清時期墓葬90餘座,出土釉陶罐、白瓷罐、錢幣、髮飾、符咒磚瓦等文物200餘件,同時對墓葬出土人骨標本進行全部科學採集。

天津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小鎮建設區域考古勘探發現的古代墓葬數量總計800餘座,規模之大,類型之豐富,年代跨度之大,分佈之集中在近70年的天津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近70年來天津考古的重大發現。墓葬既有磚室墓,又有土坑墓,既有圓形墓葬,又有方形墓葬,既有中小型墓,又有大型墓,且埋藏深度不一。根據天津及周邊省份相近類型墓葬考古發現對比分析,墓地的年代上限應始於晚唐五代,下限止於明清時期。

天津市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考古專家陳雍在現場考察後認為,必須站在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天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楊柳青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高度來認識此次考古發現,此次發現是對天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和內涵的極大提升、極大補充,同時也是研究古代大運河、楊柳青、天津的重要考古實證。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尹承龍介紹,考古揭露的明清墓葬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明清時期是人類體質微觀演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目前國內考古界與體質人類學界仍然缺乏對明清時期以來人類遺骸的系統收集、保護與研究,為全面認識中國人體質的連續演化規律造成困難。自2004年開始,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等單位合作,啟動了天津明清人骨保護與研究工作,目前已採集明清時期人骨標本逾700例,初步建立起了華北地區最大的明清人骨標本庫並開展了部分人骨的人種學、牙齒形態學、身高推算以及骨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尹承龍表示,天津地區已經建立的明清人骨標本庫樣本多集中於薊州區等北部地區,天津海河以南地區大規模發掘明清墓葬較少,因而缺少這一區域人骨材料積累。此次發掘人骨數量估計在200例左右,這批人骨的科學採集在進一步豐富天津明清人骨標本庫的同時,為進行下一步人骨綜合比對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天津南部樣本,意義十分重要。他說:“目前考古發掘也初步顯示出天津海河以南地區的明清平民墓葬在喪葬習俗、隨葬器物等方面與天津北部地區同期墓葬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地域特點,很有考古研究價值。”

尹承龍告訴記者:“目前發掘的對象主要是對運河文化公園建設工程發現的明清墓葬進行集中野外發掘,後續會根據場地條件、氣候等因素逐步啟動對運河文化小鎮建設區域發現的700餘座古代墓葬進行大規模發掘。”(總檯央視記者 孫強 )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