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我就不應該這樣對話。

昨天看了一部影片,讓我百轉千回。

它不是恐怖片,不是驚悚片,不是愛情片,而是倫理片。

更準確的意義,應該是文藝片。

我從網上看過一篇文章,說得就是:如果你沒看懂,很高興,你很幸福。

因為這事,你沒有經歷過。

春潮

《春潮》裡最讓我刻骨民心的是一場母女之間的對話。

它更像一場遭遇戰,女兒防守,母親進攻。

紀明嵐剛剛結束老同學聚會,藉著酒勁回到家。

她從床上把外孫女抱起來,又是唱又是跳。

隔壁外孫女和母親的對話,傳到了郭建波的房間裡。

她面無表情,緊閉雙唇,站起來徑直走向廚房。

母親告訴郭建波:“我不欠你們姓郭的一家”。

她呆呆坐在床邊,沒有一絲生氣。

母親步步緊逼,大聲喊道:“你真以為我是老糊塗了嗎?你把這半年來生活費學雜費,你一分不落給我算清楚!”

她轉頭望向窗外,沒有說一句話。

母親靠著房門,仍舊不依不饒,眼神中充滿了輕視。

她告訴郭建波,那你走了幹嘛回來呢?我真的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

我仍然在想是什麼樣深仇大恨,讓母親變成這樣?

母親在大家眼中,不是最善良、最勤勞、最愛子女麼?

是的一切都變了!

母親關上房門去了臥室,嘴裡扔嘟囔著女兒的奇怪。

她慢慢靠著床平躺下來,伸出手觸摸著床頭一盆仙人球。

她面無表情,眼神中閃爍著一絲哀怨。

她猛地把仙人球握緊,鬆開手血滲出皮膚。

她睜大眼,看著受傷的手掌。

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故事,沒有衝突、沒有狗血、更沒有反轉。

正因為平淡,才讓人不寒而慄。

中國古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無論如何,一旦嫁人,就等於以前的家變了。

同樣,理解這位母女,再次回到婆家的苦楚。

但,郭建波和母親在一起住,並不是“伸手黨”,更不是“委曲求全”

一切的一切,郭建波都想忍住,往肚子裡咽,可是誰,又能忍一輩子呢?

而且這是母親對付女兒的冰山一角。

她們沒有仇沒有怨,可就是有解不開的心結。

1、

郭建波,東北地區某傳媒公司主編,沉穩內斂、正直。

因為新聞行業,需要全國各地採訪。

她不是奔波在路上,就是在撰稿路上。

因為能力突出,總能抓住熱點事件,深得老闆賞識。

這件事情發生在學校,聽了讓人無比震驚。

幾位學生家長,一邊哭一邊在指責學校,找了這個混蛋當老師。

嫌疑人對犯罪結果,非常振振有詞。

他告訴警官,所有孩子中沒有人不喜歡他,即便不喜歡孩子也會告訴自己,而且這些孩子都是自願。

她一邊聽著,一邊記錄。

她突然站起來,拿起包衝這個男人甩去。

建波是一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人。

可,上司並不買賬。

即便你能力在突出也要收斂點。

大概意思就是說,能不報道就不報道。

能少報道,就不要多報道。

永遠不要擺出一副、我正直、我理解、我有同情心、

問題錯了嗎?

沒錯、人都沒錯。

但,做了選擇無法更改。

2、

建波什麼都懂,卻還是要忍。

她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忍了四十年。

別人離婚後回孃家,父母都是百般疼愛。

唯獨紀明嵐,對這個家極盡嘲諷之能。

紀明嵐為什嫌棄這個家?

或許,在心底裡,這個女人就不愛這個家。

他總是考慮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

反正自己痛快,即便是身邊人,痛不痛苦有什麼關係。

飯桌上母親把菜端給姨姥姥,一邊說,一邊提起曾經的丈夫。

她記得和她姥爺在一起時候沒少受罪。

當警察上門調查時,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郭婉婷扭頭向姥姥喊話:“你總當著外人面說你丈夫好嗎?”

姥姥卻說,他要好的話,害怕人說嘛!

外孫女渴望姥姥變好,但卻事與願違。

他希望姥姥向對姨姥姥,別轉臉就發飆。

一句話,沒有說上半句,姥姥又開始發飆。

她手按在桌子上,雙眼盯著郭婉婷。

她本來心裡一肚子火,你媽把我當傻子,你也把我當傻子。

你們吃著我的,喝著我得,還想讓我們對你們好!

都是養不起的白養狼啊!

單純從感情方面來說,不喜歡嫁人女兒住在一起,情有可原。

但,為什麼女兒婚姻也要刻薄。

他們不像母女,更像仇人隨時都可能要對方命。

建波的上司介紹對象,第一次來家裡做客,母親就開始說起種種不幸。

她說女兒大學同學,所有人畢業找工作,嫁人,唯獨她家不成家。

如果母親沒有收留照顧孩子,這母女二人早就和西北風去了。

一個女人到了這個年紀都沒有嫁人的話,就沒了要了。

其實母親做得種種一切都是對愛的不負責任。

她沒有愛,只有獲得。

女兒站在長頸鹿面前告訴建波,這個三頭長頸鹿像不像、我、姥姥、和你、

母親說很像。

她小時候,父親經常帶我來這,一看就是看一天,還給我買汽水和麵包。

婉婷告訴媽媽,姥姥真得是流氓嗎?

母親徑直看著長頸鹿,一言不發。

其實在婉婷的記憶中,母親小時都沒有在她身邊。

他說小時候老師讓寫一篇,我和媽媽,最後寫成了我和姥姥。

母親反駁女兒,當時我在。

女兒記得很清楚,你沒在。

她堅持著維護著,僅有的一絲溫情,把所有的嫌棄和羞辱化作忍耐,但這一切真得值得嗎?

3、

看似鬥爭兩方,母親並沒有勝利。

沒錯,母親步步進攻也帶來可怕的後果。

我恨你!

姥姥把婉婷拉到身邊,告訴她為什麼要跟著姥姥。

因為我 不能把你交給一個,想要殺死你的人。

那時候,你媽媽有三個月身孕了。

她還想把你打掉。

母親到底想幹嘛?

她想把女兒僅存的愛都要拿走。

因為母親,就是這樣自私。

她為了和這個在外面亂搞女人的男人離婚,寫了無數封檢舉信。

她半夜拉著女兒半夜跑到領導面前哭訴,丈夫種種惡行。

又是她,為了嫁個一個城市男人。

最後,母親終於倒下了。

病床前,母親停止了一切的咒罵。

她說就是,你討厭的這個男人,是多麼善良、仁慈。

她第一次來例假時,母親第一句話,竟然是怎麼來這個了。

你眼中的這個男人,教我疊衛生紙、燒熱水給我泡腳。

人生中第一次鼓勵,都是父親給我的。

看起來母親勝利了,但真得是這樣嗎?

她嫌棄的男人死了。

小時候為了獲得外孫女,硬生生把她從女兒身邊帶走。

回到開頭,看這樣一段片段。

母親看著同學照片,轉身望著天花板。

他說,這個女兒領養來的。

高中都沒有唸完,都被退學了。

更可氣的是,把僅有的一些存款都被騙走了。

錢拿走了沒關係,人都找不到。

她父親氣急之下,死了。

對這是一場,長輩與父輩之間的關係的電影。

我們每個人總是渴望得到更多的東西。

可,我們未能學會如何付出,導致我們開啟了錯誤的時代。

看起來,愛都是免費的東西,人人有份。

實際看起來,這個愛真得很稀有。

你如何對待,它。

它,就如何對待你。

你愛越多,付出越多,得到會越多。

你愛業越少,付出越少,得到之能越少。

每一份愛,都不是平白無故,更不是多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