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上週有個海外科技圈的消息,很是讓國內的網友們震撼了一把——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這幾家美國互聯網界的中流砥柱企業,似乎要被老美自己人給“拆”了?!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在當地時間的10月6號,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下屬的反壟斷小組委員會在經過了長達16個月的調查後,為美國國會出具了一份反壟斷調查報告。

  根據這份近450頁的報告所指出的內容來看,包括谷歌、亞馬遜、蘋果、Facebook在內的幾大科技企業正在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來不斷消滅競爭、扼殺創新,極大地損害了美國互聯網科技領域的行業生態。

  以谷歌作為例子,根據反壟斷小組的調查顯示,作為世界上應用最廣的搜索引擎,谷歌長期以來都存在“通過在搜索結果裡優先展示自己的產品來打擊競爭對手”,進而使一切谷歌系或與谷歌存在利益關係的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到優勢地位。

  至於蘋果那就是更加變本加厲了,由於iPhone的應用商店本就完全由蘋果所掌管,因此整個ios系統的應用生態圈都被蘋果以一己之力完全控制,無論是開發者還是用戶在蘋果面前都根本不存在話語權這麼一說。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為此,這個小組在報告的結尾部分給國會開出了堪稱一劑猛藥的解決措施——直接對美國的《反壟斷法》進行大幅度修改,從而在對企業併購增添更多限制(減緩行業內形成寡頭一家獨大局面的速度),同時給予聯邦政府對如谷歌、蘋果這樣的壟斷型大型企業進行分拆或業務剝離的權力(把已經形成的寡頭企業人為地分拆成多個獨立企業)。

  拿上文提到過的蘋果來說,就是把他家的App Store 商店業務剝離出來,變成一個與蘋果無關的獨立企業,讓iPhone的硬件生產與軟件生態建設這兩大權力分離到多家企業的手中,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難想象,這個消息一經發布後就在美國本土引發了極為熱烈的公眾討論。

  而當這個消息傳到國內時,咱們大陸網友則是一邊感慨“美帝果然是真瘋了,連自己人都打”的吃瓜,一邊“無端聯想”起了大洋這頭的另外一家咱們自己的企業……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不過在小柴看來,這起事件的重要性倒未必有網友們想象的那麼誇張。

  畢竟這次被點名的幾家企業,幾乎每家都不是第一次被扣上“壟斷”的大帽子了。

  從喬布斯在2007年發佈iPhone開始,蘋果就沒少因為類似的事情被告上法院過。

  幾乎每年都能湧現出不少美國民眾以“反托拉斯集體訴訟”的方式,跑去法院指控蘋果壟斷iPhone應用市場,其中在去年5月份其中一組人還在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下首次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勝利,直接導致蘋果股價當天大跌5.8%。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亞馬遜就更是日常被人控訴“壟斷”,甚至時不時還會在美國以外的地方被人以“反壟斷”的名義拉出來打靶。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也許是“狼來了”的故事聽過了太多遍了,如今甚至連最容易一驚一乍的資本市場都能對此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心態了……消息放出來也有幾天了,被點名的四大巨頭股價基本都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波動不說,谷歌的股價甚至還漲了一點。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沒錯,這一次指控幾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小組確實在放狠話這一點上,比起往常那些只是滿足於罰點錢了事的組織要強上不少(歐盟就曾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以反壟斷的名義罰了谷歌24億歐元和43.4億歐元)。

  但坦白說,拿“拆分”來嚇唬大型企業這種事,在美國過去又不是沒發生過。

  在當年著名的“微軟拆分案”中,當時美國地方法院的法官傑克遜甚至都直接作出了要對壟斷企業微軟進行“一分為二”的判決了,結果卻在判決作出的第二年慘遭打臉,被美國司法部親自發聲明撤銷判決與指控。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當年的微軟可是一家憑藉自己在PC操作系統上的優勢,正兒八經大搞壟斷競爭的“邪惡”企業,比爾蓋茨因為採用了各種如今看來都堪稱匪夷所思的騷操作把競爭對手按在地上摩擦,以致於被世界互聯網界人士視為公敵。

  在早年間谷歌剛剛成立的時候,他們還喊出過這樣一個口號“Don't be evil”,現在國內一般把其翻譯成“不要作惡”,但事實上在那個年代這個口號真正的意思其實是“不要像微軟一樣”,當年的微軟到底有多無法無天從這裡也就可見一斑了。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連當年被道路以目,是個人都知道微軟真的是在搞壟斷競爭,而且還被美國法院法官正兒八經下達了“拆分”判決的微軟,最終都能在一番運作後成功起死回生。

  那麼在2020年的今天,美國政府能同時對谷歌、蘋果、亞馬遜、臉書四大巨頭一起動手的幾率有多低,大家應該心裡都有數了。

  畢竟在2000年的時候,老美還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真要拆個微軟也出不了什麼亂子,因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乘虛而入取而代之。

  但在2020年就完全不同了,在中國已經崛起的當下,如果老美真的自亂陣腳對谷歌等一干企業動刀子,我們的騰訊、阿里等公司,是真的有可能抓住機會一舉改變世界互聯網格局的。

  話說到這裡,肯定就有讀者感到疑惑了。既然這樣一分析下來,美國政府不可能在眼下這個時間點對谷歌蘋果等企業下手,那麼又為何要搞出這麼一個反壟斷調查出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概率還是與一個月後的美國大選有關。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眾所周知,現任的美國大統領懂王自打上任開始,就一直和硅谷的那一票科技圈精英互相看不對眼。

  2016年大選結果出來前,整個硅谷幾乎都把注押到了希拉里身上,連國內的網絡上都到處都是關於《希拉里如何贏得整個硅谷支持》的文章。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經過了第一屆的四年任期之後,特朗普與硅谷科技圈精英的關係卻並未得到好轉。

  就在上個月,支持民主黨的彭博創始人、億萬富豪布隆伯格甚至搞出了“斥重金為數萬重刑犯代繳罰款,從而讓他們獲得投票權去選拜登”的騷操作。

  

美帝要自廢武功,拆分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

  
連一個布隆伯格都能搞出這樣的騷操作,那麼當掌握著搜索引擎(谷歌)、社交媒體(臉書)、移動通訊設備(蘋果)、線上購物(亞馬遜)等重要渠道的偏民主黨科技精英作起妖來,那還不得上了天啊~

  如果把這次的反壟斷調查視為懂王對他們的一次提前敲打,那麼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反壟斷”這頂大帽子一扣,基本上每家大型科技企業都沒法完美規避掉,只要想找總能從這個方向找到點把柄。

  當然,就憑懂王剩下的這點任期,確實不太可能真的把谷歌、蘋果這種體量的企業怎麼樣,但是搞點大新聞讓他們市值縮水一波還是沒有問題的。

  科技企業本質上依然還是企業,還是要以利潤為最高追求,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企業管理者硬要一意孤行,因為個人的政治偏好而搞點什麼小動作引來懂王藉此下手,那麼當企業市值縮水、股價大跌時,他在憤怒的公司董事會面前時恐怕將很難下的來臺。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這個歸屬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下屬的反壟斷小組委員會,會挑選這樣一個時候跳出來發佈報告。

  都經過了足足16個月的調查了,卻偏偏在這最後一兩個月的時候憋不住了。

  明眼人誰不知道這一陣子美國政府高層一心一意都在琢磨大選的事,哪來的閒工夫管你幾家企業壟斷不壟斷的事。

  如果真想搞點什麼大動作,肯定要等到11月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新任總統才有這個心思來理你,所以挑在這個時候跑出來註定是雷聲大雨點小。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